最大的问题不是尚界H5的大定破万,
而是华为"不等了",ADS4.0就是一个重磅提醒,给所有电车和油车厂家一个警钟,既然你们不前进,就自己推动前进进入15万市场!
原本是高高在上的辅助智驾,原本很多厂家还觉得华为在30万价位上下不来,结果突然就干到15万,这意味着接下来智驾将迎来加速普及!
华为这步棋,打的确实狠。
以前智驾技术只在30万以上的车里玩,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维持着这个价格线。平民车主想体验?对不起,钱不够。
现在华为直接把这道门槛踩碎了。15万的车也能有智驾,这等于告诉消费者,那些高价车的"独家技术"没那么独家。
站在车企角度看,华为这招确实够阴。你技术跟不上,还想维持高价?华为直接用实际行动告诉市场,智驾技术的真实成本到底在哪里。
传统车企现在尴尬了。
日系车企一向以可靠性著称,但在智驾这块确实慢了几拍。德系美系虽然在某些技术上有底蕴,但面对华为的本土化智驾方案,优势不明显。最要命的是,他们很难快速把成本降下来。
技术积累需要时间,供应链重构需要成本,整个研发流程的转向更需要巨大投入。华为等于是在用自己的节奏,逼着整个行业跟着跑。跟得上的,可能还能分点汤喝。跟不上的,就只能眼看着市场份额被蚕食。
比亚迪的DM-i解决了续航焦虑和油耗问题,现在华为又要在智驾上掀起普及风暴。
这两波冲击叠加,传统燃油车的优势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消费者会想,同样是15万,为什么不选一个既省油又有智驾的选择?
华为的算盘很清楚。与其等着车企们慢慢觉悟,不如自己主动出击,用价格优势快速占领市场,建立用户认知。一旦消费者习惯了15万就能买到智驾车,再想让他们接受没有智驾的同价位车,就难了。
当然,技术普及是好事。问题是这种激进的市场策略,会不会让一些还没准备好的技术被匆忙推向市场?
智驾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希望价格战不要演变成质量妥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