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直接拉满配置,理想i8交付配双腔空悬和冷暖冰箱
那天在小区地下车库碰到老李,他正蹲在新提的理想i8后轮边上看气嘴。我问他咋了,他说没事,就是习惯性看看胎压,“这车有胎压监测我知道,但眼睛瞄一眼才踏实”。老李以前是开BBA入门SUV的,换这台纯电之后整个人像换了个性子,说最爽的是不用纠结选配——现在全系就一个版本,33.98万,该有的都有。
我记得刚发布的时候,这车分三档:PRO、Ultra,还有个中间版。低配没冰箱,中配又少了后排娱乐屏,所以很多人干脆直奔顶配去。但交付前厂家突然把三个版本合成一个,把高阶配置直接下放,比如97.8度5C超充电池、双腔空气悬架、二排右侧零重力座椅,还有那个能制冷也能加热的小冰箱都标配上了。销售跟我说,现在唯一要纠结的是花不花那1万块选装后舱娱乐套装——多出来21.4英寸大屏、防眩目流媒体内后视镜、高通8295P芯片这些东西。算下来,即便加钱,也比原来的顶配便宜两万多。
我们楼下还有个年轻妈妈,上周末带娃去外婆家,她特意跟我分享了一段路上的事:孩子一路嚷着看动画片,她提前选装了娱乐套件,结果副驾爸妈也被吸引过去看电影,全程安静得很。这种场景让我想到,以前她开燃油SUV时,要么用平板支撑,要么就只能听歌哄孩子睡觉,那体验差远了。
至于驾驶感受,我试过一次朋友的i8,从地库出来到主干道那段坡路,它空气悬架升降动作很柔和,没有生硬跳动感;踩深一点电门,那4秒多破百的数据不是吹的,你会感觉身体被轻轻往座椅按住。有意思的是,我们修理厂的一位老技师听说它10分钟能充进500公里续航,还嘀咕“这得多少安培啊”,然后摇头笑,说技术真是日新月异。不过他提醒过一句,这种高倍率快充最好别天天用,对电池寿命还是有点影响——这个话题群里还吵过半天,有人坚持快充无碍,有人宁愿慢慢来保养电池,各执一词吧。
外观方面,小区里有人嫌它线条太圆润,但更多的人第一眼就认出这是理想家的设计语言。我倒觉得这种辨识度挺好,不容易撞脸。而且内饰布局简洁,看着不累眼睛,用料摸起来细腻,不会让你觉得为了科技感牺牲舒适性。我还注意到它空调出风口做得很隐蔽,在冬天暖风模式下不会直吹膝盖,这是之前不少新能源SUV忽略的小细节。
昨天傍晚回家路上,看见隔壁栋的大叔正给他的i8擦灰。他笑着抱怨:“买回来才两周,就被邻居借走三次。”理由各式各样,有人想试加速,有人好奇冰箱到底制热效果怎么样。他自己倒是不急,因为每天上下班只跑二十几公里,一周充一次足够,而且夜里小区桩闲置率高,不抢桩不排队,比以前去加油站方便太多,就是偶尔遇到停电,会心慌一下,这也是纯电脚痛之一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