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头名,豪车纷纷跌出前三十

据说衡量一个人的幸福感很简单,看他有没有车,再看他开的是什么车。说得好像荣放上了榜第九就能直接换来家庭和谐、人生圆满一样。其实荣放第九,宝马3系第十五,奔驰GLC甚至排到了三十一位,每月开启小型“贵族跌落榜大赛”,仿佛是谁敢先承认自己是豪车谁就罚站。但请放心,榜单换了,段子还在,“我们的生活除了排行榜一无所有”。

汽车销量这事,已经算是中国人新晋全民竞猜项目,跟中彩票一样刺激。每到月初,各种榜单出炉,喜忧参半。有些人看到轩逸甩出了三万台,顿时长舒一口气,仿佛住在三万台轩逸组成的豪华小区里。朗逸紧随其后,2.6万台,博越L和星越L跟在后面,各自揣着两万多的销量数字去上班,“国产SUV的男人都在榜上”,这画面感不要太强烈。

销售排行榜就是这样:表面上它是权威数据,实则只不过是商业社会的自恋镜子。企业拿来鼓励经销商,车主拿来在微信群吹牛,媒体拿来写稿,网友拿来看热闹,反正都挺开心。至于这些数字背后有多少是靠“以价换量”、“批发冲销量”、多少是纯真消费者,大家都默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连自己买车用的是公积金还是老婆的私房钱都搞不清楚,还怎么去研究销量水分。

主流合资品牌如速腾、帕萨特、途观L等经典车型稳定地吐出两万左右的数据,一如既往地证明老牌子还是好用。就像你爸说的“老三样”,哪怕穿越至元宇宙他也信得过桑塔纳、捷达和富康。油腻的中年人,买车像选媳妇,得稳、得省心、得能扛住丈母娘的审查,销量榜就是他们的相亲角。

丰田的双车战略看起来也不是吹的,卡罗拉锐放和锋兰达各自贡献了1.7万台,具体区别大家其实买的时候差不多,都是认“丰田”牌子的底气,至于锐不锐、锋不锋,全靠销售嘴皮子抖三下灌进去。探岳以后,销量就像球迷的心态,看着热闹但难掩焦虑。长安CS75 PLUS继续上演“国产SUV扛把子”神话,猛踩油门冲到1.5万台,网友喊“加油”,厂家喊“加钱”,各有各的梦想。

宝马3系作为豪华品牌的门面,销量超过1.5万台,足够让宝马车主在公司停车场拍抖音时心不慌。有人说宝马是青春的盲盒,买之前以为是自由和速度,买了以后才发现是“保养和违章”。不过榜单上的豪华车,有时候更像那种在朋友圈炫耀自己拿到外企offer的前同事,明明排在十五位却还是能装出天生贵气。

本田CR-V、途岳和逸动等车型也在1.4万至1.5万台区间,各自烧着属于自己的汽油,拉着自己的销量,像小区的健身操队,齐刷刷出场。奔驰GLC,咦,才1.1万台,就连奔驰E级、星瑞都赶着一起。豪华SUV的韧性,仿佛是一种高贵的坚持,不多不少,刚好够大家公司里“豪车区”排排坐。

奥迪Q5L和宝马5系也差不多,销量徘徊在1万台上下,顶着大哥的头衔,却在市场里混成了普通选手。豪华车榜单全员躺平,哈尔滨H6和卡罗拉也开始怀疑这是榜单“跌幅大赛”分会场。卡罗拉、昔日之星,如今只是7000到8000这个令人捏把汗的安全区里苟且偷生。昔日爆款,现在只能靠老用户续命,新用户已经对新能源车型心猿意马。市场的韧性变成了市场的韧带,谁拽一把都能断。

此时,就有人嗅到了荒谬的气息。销量榜像一场本土版“纸牌屋”,各大车企各显神通,背后牌桌无非就是降价、优惠、买一送二十的套路,谁还敢信价签上的数字?有些车1.9万的销量里,可能有9000台是“终身买一送养”,剩下的是送个电磁炉。车企的营销就像当年街边推销保健枕头的爷爷:“睡一个月不疼,睡两个月不醒。”买一辆车,送两年心安,不满意再送你一副人生哲学。

坊间还有一种说法,说销量榜看得多了,买车免疫力下降。说不定这也是众多自主品牌“越卖越佛”的心理依据。国产SUV越发像网络写手,作品越来越多,“热门”却逐渐变成“平庸”。拼的就是政策、促销和一波又一波的宣传,而消费者只想找个称心如意的座椅,把自己和焦虑都绑在安全带上。厂家还没来得及给你介绍配置,车主已经抢在前头总结:用得着的都有,用不着的你说了算。

排行榜的荒诞之处还在于,不管你买的是宝马还是逸动,最终都得进那个“拥堵区”,红灯前大家齐刷刷熄火,谁也没资格多踩一脚。高速上谁不是两三百米一辆轩逸、一辆朗逸、一辆卡罗拉?有时候觉得中国人选车像选饺子馅,虽然选择很多,但最终还是韭菜猪肉一家独大。

豪车跌出了前三十,可能也怪不上买不起,只怪大家都学会了实用主义。宝马3系、奔驰GLC都在榜单边缘徘徊,这是用事实证明“豪华只是身上的标签,省油省心才是灵魂”。销量榜上的豪车,也许是国产车主朋友圈的滤镜,发两张图加两个词:多钱、几仟公里、空间咋样、油耗高不?剩下的,等你攒够一万赞了再考虑。

可怜卡罗拉、哈弗H6这样昔日神车,一到新能源风口就被犹如“前任被爆前脚绿了”式抛弃。车市换代升级,销量排行榜成了新一轮流量密集的投票箱。你以为在上面高高在上,其实不过是每个月被拉出来跟一帮新玩家比惨。不懂汽车的人看八月销量榜都能感慨一句:贵有贵的落寞,便宜有便宜的拥挤。榜单是用来看的,钱包才是用来花的。汽车是用来开的,梦想才是用来吹的。

汽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头名,豪车纷纷跌出前三十-有驾

当然,也有一种高贵的人,他们不看销量榜,只看品牌“历史”,或者干脆疯狂迷信:“买英菲尼迪因为听过一次广播。”这种人一般装修风格也很另类,车里摆两瓶老干妈就以为是Chanel香氛,真的跟榜单无缘。

其实榜单只是数字,大多数人不过是数字的某个小数点。轩逸销量三万台,朗逸二万六,无数车主其实都是数据里的毛边,既没有人生大赢家的体验,也没有人生大输家的一地鸡毛。排行榜的冷幽默在于,每辆新车上市前,都在梦想成为中国的“特斯拉”,上市后半年就梦见自己成了“二手宝马”。

看着汽车销量榜,感觉像看选秀节目:“轩逸蝉联人气王,朗逸再度冲刺,专业评审团已经决定,博越L和星越L都能晋级,全国人民一起喝彩。”但回头发现自己还在坐公交,榜单上的人生早已和你擦肩而过。宝马、奔驰、奥迪轮流上榜轮流下榜,有时是社会的进步,有时只是市场的无聊。销量榜其实像是朋友圈里的“炫耀空间面积”,你以为换个车就能扩大生命体验,最终还是被堵在立交桥上用手机刷销量新闻。买豪车的表面风光不敌交完首付的那一刻崩溃;买爆款的大排量却抵不过月底加不上油的尴尬。

有时候我怀疑销量排行榜是不是应该像天气预报一样,每天预告点坏消息,比如:“本月豪车继续掉队,请所有宝马、奔驰、奥迪的车主提前备好悲伤音乐。”这样大家就能一起感同身受,不至于月初蜜糖月底砒霜。其实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销量榜只是汽车世界的段子合集。你吹你轩逸,我夸我朗逸,周一到周五互相安慰,周末一起加油“破防”。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学会在排行榜里写小说。

汽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头名,豪车纷纷跌出前三十-有驾

至于那些还在相信销量排行榜自带幸福属性的人,我奉劝一句,销量越高离理想越远。名字挂在榜上,心早就离场。所有人都在对比着过自己的生活,谁都没有时间真的在乎下个月的排名。汽车销量排行榜有个最大的用处:让大家心安理得地嘲笑别人的选择,然后继续为自己的选择找借口。

汽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头名,豪车纷纷跌出前三十-有驾

最后说一句:榜单再亮眼,堵车还是堵在环路,标配的烦恼一辆不少。买多买少,豪车平民车该养的都得养,该修的都得修,最后无非多加几百块钱油。人生的排行榜才是真的没法刷。至于被榜单支配的人,希望你下个月上榜把车加满,路途遥远,别再被理想的销量骗得加不到油。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