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出口遇阻,俄关税翻倍逼退新车,专家预测遇冷仍可破局

倒是前阵子在微信群里,有个叫老李的家伙,说最近通过白俄罗斯想捣腾几辆中国越野车进俄罗斯边上,结果关口那边说,报废税最近又飙高,基本搞不动了。其实老早就有人在圈子里讨论那个“报废税”,听说现在都七八成了,比去年涨得更狠,从头到尾就不是闹着玩的事。师傅张三在修理厂门口抽着劣质烟,支楞着那套破数据,说2025年出口俄罗斯的关卡都快变成“铁墙城”了——关税最高三十多点,部分车型将近翻倍,好点的电动车也没什么好脸色。

国产车出口遇阻,俄关税翻倍逼退新车,专家预测遇冷仍可破局-有驾

插一句,这会关税涨,谁都知道是闹“再工业化”那套,把什么进口糖果酒类一锅烩全往高了抬。汽车当然更是重灾区。隔壁销售小王上个月还吹嘘自家电动SUV走大路能分批进莫斯科,结果本月就捂头喊停,光审批的材料都要加厚几层纸——新规还卡得贼严,平行渠道的路子被堵得死死的。

不过我看了一份杂志,是村头武师傅借给我的,说今年上半年中国车在俄罗斯市场也没少丢份,只是从六成出头摔到了五成五,跌得还不算惨,老王嘴里的“腰斩”要往后面才是真事。这里边讲究,西面那堆老牌车企退出后,俄本地工厂变相成了中国品牌的“贴牌厂”,原先帮欧车打工的班底,现下抱团帮中车干活。上一回有朋友问吉利那款油电混动,听说俄厂也搞起来了,价格甚至比进口的便宜些,不过那边工艺还不是很地道,内饰偶有扣子松动,倒是后备箱的隔音板有一套很冷门的厚度调节“暗格”,在微信群里传得稀奇。

国产车出口遇阻,俄关税翻倍逼退新车,专家预测遇冷仍可破局-有驾

实际上,别管进口还是本土化生产,销售的账今年也都不咋好看。群里老何前阵子回俄罗斯老家,顺便问了下亲戚,油气钱都少了,连娃儿的牛奶都开始涨价了。财政收入据说少了快一成半,弄得大家买车都捏紧了腰包。

阿三师傅上回闲聊时提了个事故,说他一个俄朋友今年买了国产小型纯电SUV,结果由于新规办手续拖着,一个季度没提到现车,急得老婆直哭。据说俄联邦弄这些认证流程,一刀切,把不少新车锁在港口里,二手市场和灰色渠道也开始蠢蠢欲动,前阵子那谁家的老哈弗卖出价比新车还贵,两年车龄只少一成,真就邪门了。

国产车出口遇阻,俄关税翻倍逼退新车,专家预测遇冷仍可破局-有驾

扯远了。其实卖到俄罗斯卖不动也就那样,整个市场缩水。消息里说是经济撑不住。更狠的是上个月又传了那档子事,特朗普嘴炮说五十天内俄乌要是没谈妥,美国方面会对俄罗斯商品加上百点的关税,还得对买俄油的国家再来一刀。我舅舅调侃,这下连买一扎国产汽油都得先看新闻。

中国品牌倒没死心,车友群里传电动SUV火爆入驻墨西哥和阿联酋,今年头几个月阿联酋进中国纯电比俄罗斯还多。阿联酋这地儿政策实惠,电动汽车注册免费,停车也甭掏钱,充电还能便宜。当地一位叫阿巴斯的修理工说,中国品牌的“热泵空调”配置非常受欢迎,那玩意在沙漠极热天比传统冷风省电不少,在微信群里大家都争着传小窍门;不过有个车主吐槽车载净化器偶尔误报,跟多粉尘的原因有关,这种事手册里都不讲。

国产车出口遇阻,俄关税翻倍逼退新车,专家预测遇冷仍可破局-有驾

墨西哥那边就不那么“温柔”了。在这里多多少少有点东拼西凑的劲头,本地车厂基础还成,替美日代工的多。师傅李四大概瞎聊,说有些新能源车型想规避关税,可以直接考虑在墨西哥落地建厂。有人提,之前某品牌国产小型皮卡就用墨西哥配件造了个特殊规格,好像悬挂调校针对老城区坑洼路——不走标准流程,配置里多了个冷门的“自动地形识别”模式,理论上说正常出口车没有,但批量定制给了当地经销商在微信群炫耀。

对比今年俄罗斯市场“遇冷”,车企对拉美和中东发力不少,有内鬼传墨西哥将来关税也要紧缩。帖子里有人说阿联酋买车讲究电动快充和沙尘防护,而墨西哥更看重底盘强度,连老旧版的比亚迪唐都被“改装派”弄出了两套防盗电路。

国产车出口遇阻,俄关税翻倍逼退新车,专家预测遇冷仍可破局-有驾

唠嗑收尾。上个周末在修理厂门口,大伙儿正聊今年哪些新出的配置最“奇葩”,一帮车主说俄市的新认证流程越来越磨人。倒是那台改装过的国产SUV还躺在院子里,后备箱盖上贴着去年送货用的条码,谁也不知它明年还能不能过关。有空出去喝两杯,顺便听老李讲墨西哥工厂新风机怎么又停了一天……至于中国车以后能不能在俄罗斯再火起来,这事谁心里都没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