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八月,西部国际博览城的那股新漆混着人烟的味道,还是跟别处不太一样。说是车展,不如说是个大号的生活展,头顶的大灯打下来,地板反着各种新车脊背——丰田亚洲龙这次被整得像星级棋牌室似的,看得惯常蹭车展的几位南门老技师都龇牙,“唉呀这够敞亮,老杨你个大高个进去翘脚么?”老杨撇嘴:“我一米八五坐副驾,腿都能伸直喽,咋,比你们小面舒服。”
坏就坏在,这车坐进去像是包了个小型KTV。真不是唬你,座椅前后的都能电动整调,热乎乎一开,背上就送来一股新疆包子的温度。有趣的,来回听着销售絮叨,说是还能通风带点按摩——我本来不信,后来看车友老陈在展厅里按按,屁股底下咔咔发抖,直喊真事,这功能比什么氛围灯靠谱多了。
灯嘛,这车灯玩得也够精道。什么64色氛围说得都玄乎,大多数人上车都不太管那些花活,其实晚上你开久了,那种软乎的卧室灯调成蓝绿色,迷糊瞌睡阵啊,那叫一个软和。还有个值得一提的,三区空调。这玩意儿小娃跟后座老人要分开过温的时候,你才能体验到它的妙处。老沈是三娃的爹,天天嚷嚷后座“空调不给力”,其实亚洲龙这种分区还自带小口香薰,味儿够淡,但意外的,一路闻着有点安心。
说起那块中控大屏,12.3寸搁那儿,老周头一回见大屏不是虚荣,“嘿,这个屏清楚,字不糊。”师傅其实关心的是反射角度和指纹,“别拿手指头乱摸,久了全花。”但销售一嘴说高通8系芯片带AI能识乡音——广东腔四川话都听得懂。微信群里有个重庆车主还录了声,车机居然能回他“刮煳儿走咯”,一下大家闹哄哄的。
对了,现在车机互联也跟什么华为、百度这堆APP说上了,好像没APP都不叫新车。其实头回用还是晕头转向,师傅调侃:“年轻人哪,别把车开成手机。”
再聊点正经的。自动驾驶那套,名字挺唬人,啥L2+,其实就是堵车跟个车,自动跟实人操作相仿佛。东北的程哥,去年早高峰堵大桥,特意拍了段用DRCC雷达跟车的视频,说自己抽根烟刹个车都不用自己动。老夏,修配厂的老师傅,倒是不屑,“自动泊车卖来忽悠小媳妇儿的,真到地下车库,照样挪来调去,哪有全自动,不过大方向杠杠滴。”鬼探头识别,他听说有人夜里忘修人行道,被及时刹住了,幸好没闹出事。
说句冷门的,横风控制那个东西,在成渝高架桥边开过的人晓得。突然阵风一来,没那个辅助,手抖心更抖。有人传爆胎应急处理,还以为会自动补气,其实最多就是帮你稳住方向,不让你乱飘。修车界流传笑话说,“冗余到飞机标准,咋没人空投个降落伞。”事实上,真正有用的是那点主动安全——只要别把自己当成自家沙发成天懒得管,一般情况能保平安也不容易。
再说这车油耗,成都环线上跑,某车友群测有7个多,高速低到5.2,和老款比,混动加速底劲儿也不是吹的。顺带一提,储物格子新加了无线充,师傅见惯不怪,笑道:“格局都在小细节里。”
有人关心安全气囊布局,记得去年南边出过个疑似二手事故,群里吵吵,老赵一语道破“亚洲龙这代侧气帘长得都快碰到后门玻璃了”。有心人再看底盘,动不动有铝合金下护板,防刮碰上石头。油漆工头回聊,这新白漆跟老款深灰比,还是后者耐脏。
插个题外话,去年武侯祠路堵成一锅粥,我认识一车主亚龙的,临时被边上中介借走开会,说坐这车谈事体面,说不清的面子,真有搞头。也是巧,大半年后,他那台车屁股被小电驴蹭掉半块漆,修理时喷漆师傅感慨:“贵车刮着都不显眼,不赖。”
亚洲龙嘛,毕竟还是那种家里摆正堂外用不会掉链子的那个实诚东西。卖给谁都有点把兄弟送出门的感觉。有人说见惯大起大落,这丰田车型有股子温吞细水的底气——不过到底是不是啥“移动客厅”,估计还得下回老王请客吃火锅,后座躺平了才好说。对了,今年新出款,不少混动二手的已经在朋友圈低调流转,听说有卖家加了点小配置,说是带原厂隐私玻璃,真假只当是成都路边闲侃,信不信全凭各自口味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