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动汽车辐射严重超标

金发碧眼的女主持人一边眨眼且不漏齿的讪笑,一边从不薄不厚的肉唇中吐出了6个字:又是中国汽车。说完这个短句,她又自然上翘了三下眼睫毛,望着对面的女主持。两人对视着耸了耸肩。视频没有开弹幕,固定长镜头定格在媒体报道,她们快速地读着其中的内容。

2025年8月11日。彼尔姆国立科研理工大学的博士们,对理想L9在三种状况下的电磁辐射量,进行了专业测试。静止状态时,车辆的电场强度为0–10 伏特每米(即:V/m),在10–25 V/m的安全标准范围内;制动状态时,电场强度为50–100 V/m,超出了规定极限值25–40 V/m的范围,并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加速状态时,这一数值升高至200 V/m,达到了安全上限的8倍,到这个状态就被认定为对健康有害。

该校道路建设与交通研究所所长、技术科学候选人阿列克谢·谢鲁佳科夫等,很快把他们的测试结论变成了论文进行发表。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新闻通稿,广告天下。与燃油车的电磁场辐射不同,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辐射源是更强大的系统,电机、锂离子电池、逆变器等在使用时会不间断的产生强电磁场,长期使用会带来累积效应。

部分俄罗斯的专家们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衡量了一下。长期暴露在强电磁场中可能引发慢性头痛、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以及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导致神经系统紊乱、抑郁状态,并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2024年,中国车企对俄罗斯的出口爬上波峰。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出口量达到了6.28万辆,同比增幅接近3倍。进入2025年后,中国车企直接向俄罗斯出口汽车的口子被堵的差不多了,但理想汽车的仍处于上升阶段。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倒闭的中国品牌经销店有362家,占死亡总量的79%。在新增的经销商中,理想品牌网点数量达到了31家。把理想L9作为测试对象,成了符合市场现状的选择。

俄罗斯专家学者创新性的研究与测试,发现了中国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乃至电动车电磁辐射的潜在危险,警醒了俄罗斯消费者,开创了汽车工业和公共健康研究的先河,离传到瑞典斯德哥尔摩不远了,《真理报》等媒体也及时给出了评价: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随着越来越多人看到发表在《交通·交通设施·生态学》杂志上的论文,让俄罗斯专家很忙。他们既要对理想L9等中国混合动力车型的整改指明方向,增加电磁防护系统;又要不断提醒消费者,购买中国品牌的混合动力与电动车时不能因噎废食,别忘了索要电磁安全证明。

争吵了一个集空的功夫,网络上的评说俯拾即是。理想L9与中国混合动力车型被划上了等号,丝毫没有看到南方邻居有任何的动作。俄罗斯理想车主俱乐部首先忍不住了,对彼尔姆国立科研理工大学的研究提出了反驳。

他们首先认为专家们混淆了工业环境的卫生标准、家用电器标准等法规,用工业标准要求测试车辆实际的使用环境,属于恶意带风向,制造混乱。同时,他们采用的测试设备只需要1800卢布、即161元人民币就可以在电商平台上买到,这样的玩意不可能准确的测量出汽车上的电磁场辐射强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甚至有的来自网络上的评论,缺乏严谨的学术水准。更多人直接把挪威、瑞典、欧洲的电磁场标准甩了出来,砸到了专家们的脸上。

针对于反驳,彼尔姆国立科研理工大学的专家们也进行了硬杠,专家学者们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我们理解车主俱乐部代表的情绪化反应,但我们的新闻稿是基于一篇经过同行评审并由学术共同体编辑委员会审核的科学论文。

争吵仍在持续,考验国内整车制造商法务部跨国捕捞能力的时候到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