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最近汽车销量榜,网上就一片哗然。
比亚迪这回居然被上汽压了一头,不少人马上就开始嘲笑:“你看,比亚迪不行了吧?销量都掉下去了!”说实话,这种声音真是一年到头都能听见。
每次谁家销量稍微往下掉一点,就有人开始唱衰,仿佛谁一个月卖得多,谁就能一直横着走。
其实这里面门道多了去了,销量第一和企业真正的实力,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家就拿比亚迪来说吧,虽然这个月“冠军”没拿到,但是人家做的事,比那一两万台销量多太多了。
很多人只看表面数据,其实比亚迪早就不玩“低价走量、冲榜单”的那一套了。
你看这两年,比亚迪一边推新品牌,一边往高端走。
方程豹这个牌子,去年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今年十月份一下子就卖了三万多台,主力那款豹7,一辆车起步价十八万多,最高二十多万,这价格可不便宜,是冲着那些中大型插电混动SUV市场去的。
两万多台销量,说明啥?
以前大家都说中国品牌做不起来高端,现在比亚迪用销量给你打脸。
再说今年新推出的腾势N8L,刚上市三天,网上官方小程序都被挤瘫痪了,三天时间就有一千多单。
这车起步价都奔着三十万去了,还带一堆新技术——什么易四方底盘、兆瓦闪充、高阶智能驾驶……用户不是傻子,三十万买台国产车,肯定得看技术到底值不值。
结果人家下单的热情特别高,这说明比亚迪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被市场认可,不是光靠便宜拉人气。
再看看比亚迪的利润,第三季度能挣七十八亿,比上一季度又涨了两成多,前三季度营收五千六百多亿,增长13%。
这增速其实很厉害,关键是比亚迪把钱都砸进研发里了。
光今年就投了四百三十七亿元到研发,相当于净利润两倍还多。
这钱不是瞎花的,全都变成了用户能摸得着、用得上的技术。
你比如说现在比亚迪搞的DM5.0平台、易三方系统、高速爆胎稳行这些功能,还有800V高压快充架构,没一个是画大饼,都是装车上路了的,用户天天能用得着。
动力方面,比亚迪这次也在“中国心”发动机评选里拿奖了。
仰望U7那台2.0T水平对置发动机,245马力、380牛米扭矩,再加电机,一脚下去2.9秒破百。
关键是,这机器还把插混的老大难——发动机噪音大问题给解决了,结构一变,发动机一矮,车身线条顺了,隔音降噪都快赶上纯电车了。
这些细节,用户开车的时候才知道有多舒服,光看数据根本体会不出来。
其实现在不少中国车企,还在天天盯着销量榜单看,仿佛多卖一百台就是胜利。
比亚迪早就不玩这个了,人家追求的是技术带来的产品竞争力,让用户花的钱觉得值。
每一分钱的研发投入,都是在提升产品底气。
你现在回头看,这两年比亚迪不是没涨价,而是涨价还照样能卖爆,这才是本事。
市面上有些品牌呢,价格没比比亚迪低多少,销量也没起来,为什么?
说白了,还是产品和技术没有说服用户。
有些人买车就盯着便宜,觉得价格低就是好事。
其实现在中国汽车市场谁还靠拼价格?
卖得好的靠的是产品过硬。
比亚迪在这方面,已经给大家做了个样板。
你看,那些喊着比亚迪不行的人,真是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人家背后的投入和技术升级。
再说个实话,车圈很多热闹啊,都是围着数字转的。
其实数字是死的,技术才是活的。
比亚迪这些年投入那么多钱,技术一个个上车,用户开起来体验感、稳定性、舒适度都更上一层楼。
现在谁家能把800V高压、爆胎稳行、NVH做得这么好?
国产品牌里也就比亚迪敢说“我全都有”。
有的品牌还在赶进度,跟着供应商买技术,比亚迪已经靠自家工程师自己攒出了整套家底。
这才是中国制造真正的底气。
你要说比亚迪现在有啥短板?
说实话,这家公司还不算完美。
比如内饰用料,有的人觉得还可以再豪华一点;再比如智能座舱,有些地方体验感还有进步空间。
但总体来说,比亚迪在技术、产品力、市场认可度上,已经走在前头了。
特别是高端市场,比亚迪用实际销量告诉你,中国品牌也能玩得转。
别的牌子还在研究怎么拼性价比、怎么省成本,比亚迪已经在用新技术拉高整个行业的门槛。
有的人总觉得比亚迪这两年“疲了”,其实是标准变高了。
以前只要求能跑、能省油,现在大家要看动力、看智能化、看舒适性,比亚迪都得一个个端上来。
前几年大家都在说中国车靠价格,现在比亚迪直接用高技术产品做支撑,告诉你“我不靠便宜也能卖爆”。
等到整个行业都跟上来,那中国品牌才是真正的崛起。
你要说汽车销量是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不是。
销量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果,真正撑起一家车企走长远的,还是技术和品牌的积累。
你就拿特斯拉来说,初期也不是每个月都销量第一,但人家靠技术做品牌,靠创新做口碑。
比亚迪现在其实就在走这条路。
只不过中国网友太爱看榜单,容易被一时的数据带节奏。
其实每次比亚迪创新、技术升级,都是在帮中国汽车行业整体进步。
比亚迪这公司最大特点就是“稳”,不追风口、不讲故事,专心把技术和产品做好。
你看别人都是先画饼、先预热、先宣传,比亚迪都是货真价实上车,不给用户整虚的。
像“高速爆胎稳行”这种功能,不说则已,说了立马能体验,关键时候就能救命。
这种东西不是炫技,是实打实的安全升级。
再说充电,800V高压架构,把补能速度提上来,这对电动车用户太重要了。
别人还卡在快充、慢充的阶段,比亚迪已经直接提升一大截,用户体验能不一样吗?
你要说这些创新两三个月销量没反应出来,但放在一两年、五年十年后,整个市场的标准都被抬高了。
很多人没注意到,比亚迪这些年一直在啃硬骨头。
你比如说电池自研、三电系统自研、底盘技术自主,哪一样不是砸了大钱、死磕出来的?
现在有的品牌还得靠外部供应商,比亚迪已经形成全产业链优势,成本、技术、品控全都自己把着。
这背后的投入和耐心,才是中国车企未来能走多远的关键。
你说销量被上汽超过一万多台,这事对比亚迪真有影响吗?
其实影响真不大。
比亚迪一年的投入、营收、利润、研发,都是行业前列。
它的车型更新速度、技术迭代速度,也都是行业最快的。
只要它能保持技术领先,继续把新技术快速做成量产,后面谁第一谁第二真不重要。
中国汽车市场这么大,一年三千多万台车,谁也不可能永远占第一,技术和品牌才是根本。
再说,方程豹、腾势、仰望这几个新品牌全都卖得不错,都是高端路线。
比亚迪现在策略很明显,就是不靠“卷价格”,而是“卷技术”。
只要你有新技术,有用户看得见、用得着的产品力,价格高也能卖爆,利润自然更高——这才是高质量增长。
现在大家还在用老眼光看中国车,其实中国品牌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只会低价跑量的小厂子。
比亚迪代表了一批中国车企的新方向——拼的是创新能力、工程师红利,是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只看销量涨跌,永远看不懂中国汽车的本事。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肯定越来越卷,大家都得拼研发、拼体验、拼安全、拼服务。
比亚迪这两年走的路,很可能就是中国品牌未来的主道。
有点像华为手机,最开始大家觉得贵,现在全世界都服气。
等到中国汽车也能让世界认可,那才是真正的胜利。
总之吧,别再盯着每月销量排名下结论了。
比亚迪现在不是装不下了,而是走到了高端技术驱动的新阶段。
它的成绩,不是靠喊口号、打价格战出来的,是靠真金白银投入、靠工程师夜以继日地拼出来的。
有这样一家公司在前面探路,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真不用太担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