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我在北京某4S店看到问界M7大定破5800台的消息,真有点震惊。毕竟,像这种国庆黄金周销量,传统车企也不一定能轻松拿下。这台车子估计占了几乎整个国产中型SUV市场20%的份额,听销售小刘说,他们店里几乎全靠它支撑起日常销量波动。问界M7算是我们这波的现金奶牛,库存那么少,基本都是预定的,他还跟我半开玩笑地说。说实话,这与我之前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理解有点出入,原以为华为入局只是做技术嫁接,没想到其背后的问界+赛力斯模式发力这般猛。
问界目前累计交付的数字接近100万台,均价稳定在30万上下。如果粗算,按40万卖1辆车,乘以百万,那营收规模完全可以和中型车企的年销售额比肩。不过这个数字也有点大,因为不同地区和不同车型价格差距离太大,我这也只是基于公开渠道的一些估算。尤其赛力斯拿2026年冲业界500强的目标来看,底气其实就来自问界贡献的销量和利润。身边有个业内老司机说,华为真正懂汽车的核心技术是软件和智能互联,但厂家把车做得好不好,还是供应链和制造能力说了算。问界就是把这两块整合的比较合适。
反观尊界,华为在高端市场的表现可谓黑马。S800上市109天,累计大定就破1.4万台。日交付量已经冲到100台,余承东还亲自催产能,打算往150台/天赶,这在现在行驶在40万价位段的中大型SUV里面,算相当硬的实力了。相比问界的家用车型,尊界更像是华为技术深入汽车产业链高端领域的力作,聚焦用户不再是买得起就好,而是买得值。我之前和一家车企研发总监聊过,他说华为尊界的产品力,是用高准确度感知+流畅人机交互+高集成度软件架构构建的,供应链体系同样优化到一定级别,这让竞争对手在高端市场压力山大。不过也不能完全说尊界完全没问题,产能上还有明显瓶颈,毕竟做高端车型技术门槛更高,工艺要求严苛,摸着感觉还是在加班赶工的节奏中。
相比问界和尊界,智界的处境有点尴尬。R7国庆期间大定才2700台,直接被问界M7拉下不少。更闹心的是,7月份华为把智界销售权还给了奇瑞,这直接打乱了原来的推广计划。奇瑞的渠道能力是有的,但能否独立撑起华为技术加持的产品,我心里打了问号。奇瑞一线销售小陈告诉我:华为技术是金子,但如果我们自己配合不上,最后还是没法把产品卖出去,消费者认知还有待提高。这让我想起研发流程中的一个比喻:技术好比一张精细设计的织布图案,供应链就是织机,没有织机高速精密运转,织出的布就会漏洞百出。智界这张布,技术里有,但织机还没调试到最顺畅,能不能织出成品,还得看奇瑞能不能快点进入状态。(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享界和尚界,就更复杂了。享界S9T国庆大定1500台,垫底地位明显,品牌曝光度低得我跟朋友聊车时,竟然有人竟然差点忘了它的存在。尚界H5预售热度挺高,单小时订单破2.5万台,起售价16.98万,把高阶智驾拉到了一个更亲民的价位。但实际国庆期间定单2100台,与热度反差大。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两款车虽搭载核心技术却被断然分割在不同销售渠道,华为把ADS 4配给了尚界这么低价车型,让花三四十万买问界车的用户感觉不划算,这份内耗,实话说,挺心累的。
为啥会这样?核心就是主导权问题。华为给了问界全权,渠道、生产、营销全面参与,产品可以一条线推进。《一位车企高管对我说:主导权像开车的方向盘,有华为在,能把车拉进快车道;没了华为,关键速度和叫板对手的能力都打折扣。》智界、享界、尚界的销售权全由合作车企掌握,上汽、北汽、奇瑞的渠道能力参差不齐,难以复制问界赛力斯的爆发力。这种拉锯战导致五界里技术优势反而成了隐患。
这里面有没有算漏的?我有个没细想过的猜测,叫技术内卷。华为核心技术分配让车企间吃相难看,消费者品牌认知混乱,反而被竞争者趁虚而入,最终不利于整个生态壮大。
算个粗心算的账,假设问界M7保值率能达到50%,40万买车,3年以后还能卖20万,年均成本不到7万人民币,这和不少燃油车、合资SUV的成本非常接近。保养维护方面,因为华为参与的配件质量和软件升级优势,可能还有额外的省心,这点是对消费者阵地的加分。但享界和尚界这样的低销量产品,基础设施和售后投入必然更分散,消费者体验很可能被拖累。
总结来看,华为出海自主品牌车市场的五界,真正站稳脚只有问界和尊界这俩。智界虽然尴尬,但凭后台技术潜力还有翻盘机会。剩下享界和尚界,表现平平,难看到破局曙光。问界和尊界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汽车市场,是技术和渠道的强强联合,谁能当老大谁才能掌握主动。华为要想持续扩展版图,还得正视各种内耗,甚至得劝一劝合作伙伴们,别总盯着华为技术,得一起盯着市场和消费者。
说到这,你想过没有,如果华为未来要真正割裂成独立车企身份,它们还能复制现在的问界模式吗?还是要想想,有没有一条不靠华为牌照也能赢的路?这其实是我最近晚上跟老朋友一边喝茶一边琢磨过的。
话说回来,销量再高,车子到底够不够好开,有没有坑,在不同价位的车型里也大相径庭——前几天朋友刚让我帮他看看问界M5的胎噪问题,他说别看销量大,自己开着还真有点扰民;还有尊界的用户抱怨售后配件有点贵,这些零碎细节,也许才是决定界能不能真正撑下去、让用户愿意留住的关键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