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 2025 年秋,全球车市忽传惊雷:保时捷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仅余 4000 万欧元,较去年暴跌 99%。
未及业界消化此讯,奔驰、宝马亦相继 “递上降表”—— 奔驰 Q3 全球销量暴跌 12%,宝马则悄然下调全年盈利预期。
昔日纵横车市的 “德系三雄”,竟在一季之内接连受挫。这豪华车的 “寒冬”,当真已至?
一、三雄承压:各自帐下的 “败报”
所谓 “覆巢之下无完卵”,保时捷的惨状并非个例。且看另外两雄的境遇:
1. 保时捷:利润近乎 “归零”
2025 年前三季度,保时捷营收 268.64 亿欧元,同比降 6%;营业利润 4000 万欧元,暴跌 99%。
利润率从去年的14.1% 跌至0.2% ,卖 100 欧元的车仅赚两毛钱。
“昔日卖一辆 911 赚 10 万欧元,如今十辆未必赚得 2000 欧。” 上海经销商叹曰。
2. 奔驰:销量 “溃不成军”
三季度奔驰全球销量 52.53 万辆,同比下滑 12%;中国市场更惨,交付量暴跌 27% 至 12.5 万辆。
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160.16 万辆,同比少卖 9%。其净利润较去年近乎腰斩,颓势毕现。
3. 宝马:预期 “先行折戟”
虽未披露三季度详报,但宝马上半年净利润已降 29%。2025 年中,其悄然下调盈利预期,不复往日豪情。
研发投入仍在加码,仅上半年便超 27 亿欧元,却难见立竿见影之效。
二、祸起三端:豪华车市的 “三座大山”
三雄受挫,非战之罪。实乃通胀、电动化、关税三座大山,压得诸强喘不过气。
1. 通胀劫:有钱人也 “捂紧口袋”
全球通胀肆虐,高端消费首当其冲。美国新车均价破 5 万美元,较去年涨 3.6%,豪华车更是价高难攀。
美国家庭收入增速仅 1%,车价涨幅却是其 6-8 倍。即便富裕之家,也开始掂量 “买车钱”。
中国市场亦不乐观,2024 年百万级豪车销量跌 34.3%,消费者愈发理性。
2. 电动困:烧钱换不来销量
欧洲车企押宝电动化,却陷入 “投入无底洞”。奔驰原计划 2025 年电动车占比 50%,如今已推迟目标,转而续更内燃机产品线。
保时捷押注 Cellforce 电池业务,终因技术卡脖子止损,一笔 5 亿欧元打了水漂。
欧洲电池企业北方伏特,获宝马等巨头投资仍难逃破产,暴露核心技术短板。
3. 关税箭:地缘博弈的 “牺牲品”
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 15% 关税,保时捷在美国无工厂,上半年单关税便多付 4 亿欧元,只能自扛成本。
中国亦调整政策,7 月起将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降至 90 万元,新能源车不再免税,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关税如箭,射的是车价,痛的是利润。” 宝马财务总监在内部会议直言。
三、战局难测:2025 年的 “减速信号”
行业数据更显寒意。2025 年豪华车市场增速放缓至 7.4%,较往年两位数增长相去甚远。
这 7.4% 的增速,实则由 60 余款超 7.5 万美元的车型撑场面,中高端市场早已暗流涌动。
德国汽车行业去年净减 5.15 万个岗位,昔日 “支柱产业” 竟成受冲击最严重的部门。
“寒冬不是速冻,是慢煮。” 行业分析师点评,“熬不过去的,终将出局。”
四、自救之策:三雄的 “突围兵法”
然乱世之中,亦有求生之道。三雄已各自亮剑,图谋破局:
1. 保时捷:“节流” 为先
启动 31 亿欧元重整计划,裁员 1900 人,关闭低效工厂。办公室关灯节电,出差改坐经济舱,省钱到骨子里。
暂停激进电动化,回归燃油车优势,新款 911 成 “救命稻草”。
2. 奔驰:“变道” 求存
呼吁欧盟放宽电动化政策,主张 “内燃机、混动、电动并存”。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直言:“保持技术开放方能保战略独立”。
发力中国二手车市场,借新政 “二手豪车免税” 东风激活流通。
3. 宝马:“开源” 寻机
计划 2025 年投超 300 亿欧元研发,却调整方向,加大新兴市场布局。在印度推低价版 Macan,定价较中国低 20%。
押注混动技术,避开纯电红海,试图在政策与市场间找平衡。
五、曙光初现:寒冬后的 “春信”
虽处寒冬,亦有暖意。2025 年美国电动车销量占比达 11.6%,创历史新高,显示技术迭代不可逆。
中国二手超豪华车市场,因新政预计增长 5%-8%,为车企开辟新财源。
奔驰、宝马等巨头联手呼吁政策灵活,欧盟已显松动迹象,或为行业松绑。
“寒冬是洗牌,不是终局。” 行业专家断言,“能活下去的,将更强。”
六、未来预判:1-2 年的 “战局走向”
展望来年,行业或将呈现三大趋势:
1. 增速趋稳,分化加剧
市场增速或维持在 7%-8%,但强弱分明。具备成本控制与技术平衡能力的车企,将抢占更大份额。
2. 电动化 “缓行”,混动成桥
纯电目标进一步推迟,混动车型成为过渡主力。奔驰、宝马的 “多技术路线” 或将成主流。
3. 新兴市场,成为 “新战场”
中国、美国市场趋于饱和,东南亚、中东、印度将成必争之地。谁先布局,谁占先机。
尾声:寒冬不是终点,是新生
昔年三国乱世,终成三分归晋;今日车市寒冬,亦将催生新格局。
保时捷的 “节流”,奔驰的 “变道”,宝马的 “开源”,皆是乱世中的求生智慧。
利润下滑不可怕,增速放缓亦非末日。关键在于,能否在寒冬中磨利刀,在变局中找准路。
毕竟,能历经百年风雨的车企,从不是温室里的娇花,而是能扛住霜雪的劲松。
这豪华车的 “寒冬”,或许正是下一个春天的序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