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自建船队,物流成本降低,出口模式改变

这是怎么回事?比亚迪直接仗着自己的腰杆硬,一口气把8艘船凑齐了,跑步进场“自航”圈。

这才9月,风头正紧的比亚迪已经让“济南号”第八艘巨轮正式上线——就在国际车企还在海运市场被虐得心态崩的时候,人家已经组起了自家的舰队,横着走在全球汽车贸易的波涛之上。

你问,现在的车圈战场里,什么最稀缺?钱?人?技术?都不是!是海运资源啊兄弟姐妹。谁卡在海上,谁就等着错失一波暴涨的海外红利。

站在港口边,那些涂着BYD红标的大船像积木一样一只接一只排开,怎么看都有点气势。

这8只船里头,有4艘顶着9200车位,妥妥的巨无霸,听说一口气横跨亚欧,跑南美、刷东南亚,全球112国都不在话下。

你可能要问,“别的车企就干不了吗?”

难!别说那点子船舶资源,光是从生产线一路送去欧洲泰国,像比亚迪这样能自己说了算的闭环型操作,放眼全中国,真的独此一家。

不信你翻翻账本。

2022年那会儿,国外的海运报价突然就跟坐火箭似的飞天,单辆车成本一下子能干到2000刀。

车还没卖钱,光物流费就能熬吐血。

而现在自家人做自家船,活脱脱能把单车物流开支腰斩,有时多省一半都不算夸张。

这一年如果能多卖百万辆,怎么都能省出来个小目标的钱。

这么烧钱的事,要不是后面现金流爆表,换类似的公司敢这么玩,简直就是“做梦”二字。

比亚迪自建船队,物流成本降低,出口模式改变-有驾

翻回比亚迪这套打法,最牛不是便宜,而是稳。

疫情期间“一舱难求”的惨状不用回忆,谁被第三方运力折腾过谁哭。

你今天想出货,没船。

明天市场好了,还是没船。

工厂、码头、客户全咬着等,就问你急不急。

但这回比亚迪自营航线一拉,各种灵活切换:

泰国新下线的车子,马上装船发欧洲;欧洲销量爆了,就反过来补班次。

整个供应链配合得跟转陀螺一样溜滑。

这不是一般拼人脉、拼关系能搞定的,是货真价实拼硬功夫、拼气场的事。

现在就看比亚迪这样“自建自运”的路子,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格局变化?

其实路人皆知,过去韩系车企比如现代、起亚,往往抱着全球货轮巨头大腿,掌控着谁上船、谁排队,运价说涨就涨,这点非常硬气。

中国车呢?没点话语权,经常寄人篱下,自己好车也容易卡在岸边等风来,一等几周,商机都泡汤。

可比亚迪这波“组团出海”,是头一批大规模打破规则的人。

按现在的大船邮件,单箱成本又低,谁还敢在定价上随便乱来?

更有事——你会发现,过去想当然的国际物流有多少黑幕。

欧洲市场今年7月比亚迪的销量直接翻了159.5%,有人说是车子香,其实运得上、运得快才是硬核。

就像饿了么争外卖速度,菜到了、人就上桌,不然啥饭都凉。

不能有船天天堵着路,那还竞争个啥。

自家舰队说出发就出发,比拼的已经不只是性价比,而是“交付兑现力”。

残酷点说,把以前的价格战升级成了“谁能在世界版图实打实交车”大战。

你再往深一点看,比亚迪干的可不是简单“出口多几船车”这么肤浅。

人家思路是,工厂就在市场边上造,运输也自己掌控,这等于为中国车企在全球画了一套崭新的贸易图。

比亚迪自建船队,物流成本降低,出口模式改变-有驾

泰国、巴西、欧洲组成个新三角,这可是跟着马六甲、新加坡、汉堡之外再开一条新通道。

啥意思?等于说,谁也别想掐住你喉咙,你自己就是交通命脉。

这种“护城河”,就等着别人看得眼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那个行业共识。

比亚迪能有这底气豪掷百亿,根子的确是2025年1到8月海外销量任务都完成八成多,还攒了千亿级经营现金流。

有钱才能修航母啊。

更妙的是,咱这些车厂,往往学美国造电车学得风风火火,结果人家一查——比亚迪是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船队全都自个儿咬紧牙掌控。

和特斯拉、蔚来那种“外包物流”派,活脱脱是两个宇宙。

初看觉得傻——人家特斯拉轻资产不是挺香么?

比亚迪自建船队,物流成本降低,出口模式改变-有驾

可市场真打起来,谁能抗风险?

稳不稳?

说白了,底子硬才有后劲,输一次不会一溃千里。

你可能也发现,比亚迪的船队阵仗一摆,行业老大们都坐不住了。

据称,上汽、奇瑞啥的也摩拳擦掌要造大船。

以往玩车出口的,更看重终端价格/渠道,现在是真的要开始下场“海战”了。

有人说,这是“护城河的升级版”,谁能掌控船,谁就能决定下一轮荣辱。

是不是很魔幻?

以前是“工厂里谁生产快”,现在得比谁会下海。

往长线看,这其实是中国汽车出海格局重塑的起点。

自建船队让出口的每一辆车都能有“VIP待遇”,不到港不罢休。

你再看那些希望崛起的自主品牌,头部有了路,中小玩家跟着仿效,这就像一块多米诺骨牌,谁倒下,后头就跟着改变站位。

曾经的车企们只能指望运气、赌天气,现在要拼的是体系力。

比亚迪自航潮才刚刚起,后面要搞智能物流、绿色环保动力,估计又要再投一波大钱。

你且看,未来中国汽车年出口到千万量级时,船运的每一寸浪花都是较量。

这局“自航时代”说白了,是比亚迪先迈出的第一步,却也可能成为所有中国制造拥抱全球梦想的里程碑。

汽车能不能彻底打入海外不再看别人眼色,靠不靠得住自身能力,将来都得仰仗物流链上的自主权来定。

比亚迪自建船队,物流成本降低,出口模式改变-有驾

没船只会玩打折那一套,早晚被卷死。

有了自己的运输队,才能把中国车真正送上全球消费的舞台中央。

最后有个问题抛给屏幕前的你:

你觉得,比亚迪的这波自建船队,到底是玩“虚”的花架子,还是真把出口逻辑玩活了?

留言聊聊,说不定你的一句话就点破门道!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