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车市场,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各种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这边刚搞明白什么是“智能座舱”,那边又来了个“激光雷达”。
车企们好像都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比谁的屏幕更大,比谁的零百加速更快,比谁的配置清单更长。
但是,咱们老百姓心里可能都会有个疑问:当这些硬件和技术越来越相似的时候,汽车公司最后到底是在拼什么呢?
难道就是参数表上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买车似乎也少了很多乐趣。
最近,国内汽车行业的巨头广汽集团,似乎想用一场特别的活动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举办了一场名为“广汽大讲堂”的内部活动。
一听这名字,可能觉得就是个普通的员工培训会,但仔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事儿不简单。
这可不是几十个人的小课堂,而是集结了集团总部,还有我们熟悉的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传祺等十多家核心企业的骨干力量,总共超过八百人参加的一场大规模“战略研讨会”。
他们聚在一起,就是要深入探讨一个核心问题:怎么才能让那句我们听了无数遍的“以用户为中心”,不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洞口号,而是真正能让每一位车主都感受到、都满意的实际行动。
这场活动的开场就很有意思,广汽的用户洞察部部长李雄上台发言,没有讲太多客套话,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他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体验”很重要,但“以用户为中心”这句话,到底是真的刻在了骨子里,还是仅仅是为了宣传而喊的口号?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直击要害,在场的八百多位都是业内人士,大家心里都清楚,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所谓的“用户思维”有时候确实会流于形式。
李雄这番话,就像是主动戳破了一层窗户纸,他明确表示,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在思想上达成真正的共识,更要在行动上拿出具体的办法,实现“知行合一”。
为了让这个目标落地,他提出了三个非常具体的要求。
第一,在思想层面,要把“用户体验”这个观念,像一个核心程序一样,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里去。
不能等车造出来了,才想起来用户用着方不方便。
第二,在行动层面,要把“用户体验升级”这件事,贯穿到用户和品牌打交道的每一个细节里。
小到打一个客服电话,大到去4S店做一次保养,每一次接触,都要让用户感到舒服和被尊重。
第三,在协作层面,要让“用户数据驱动”成为各个部门之间沟通的共同语言。
设计部门、市场部门、销售部门、售后部门,不能各说各话,而是要看着同样的用户反馈数据来做决策,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这番开场白,为整个大讲堂定下了一个“不来虚的,只谈干货”的基调,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意识到,广汽这次是下定决心要动真格的了。
光有决心还不够,还得有科学的方法。
这次大讲堂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专家。
一位是被誉为中国用户体验行业领军人物的唐硕咨询创始人黄峰,他可以说是业内的“顶级外脑”;另一位则是广汽集团自己的用户体验总监苗德国,他是深谙企业内部情况的“实战专家”。
一外一内,一理论一实践,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黄峰老师首先从宏观的战略层面,为大家描绘了什么是真正的“用户型企业”。
他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三个核心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把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彻底扭转过来,要学会用用户的眼睛看世界。
过去可能是工程师觉得某个技术很酷,就把它加到车里,而现在则应该先问:用户在开车、用车的过程中,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最不方便的地方在哪里?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去开发产品和功能。
其次,他强调企业要和用户建立深度的情感连接。
他用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小罐茶”。
为什么小罐茶能卖得那么好?
它卖的仅仅是茶叶吗?
显然不是。
它通过精致的小罐包装、门店里充满仪式感的服务、广告里讲述的大师故事,共同为消费者营造了一种高品质、有格调的体验。
这种体验,就是一种情感连接。
造车也是一个道理,4S店的环境是不是舒适,销售顾问是不是专业真诚,手机App是不是好用,这些都会影响用户对品牌的情感。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满意的用户成为品牌的“活广告”。
当一个用户对你的产品和服务感到非常满意时,他会很自然地向亲朋好友推荐,这种口碑传播的力量,远比花大价钱投广告要有效得多。
如果说黄峰老师讲的是高屋建瓴的“心法”,那么苗德国总监带来的就是可以立刻上手的“打法”。
他直接拿广汽旗下的一款具体车型作为案例,把前面提到的理论掰开揉碎了,详细讲解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应用的。
他从品牌定位、体验设计、产品功能、市场营销、门店环境,甚至包括周边的服务生态这六个维度,展示了一套完整的执行方案。
比如“周边生态”这个概念就很有意思,它意味着车企考虑的不仅仅是车本身,还包括了与这辆车相关的一切,比如专属的充电服务网络、方便的车友会活动、能和家里智能设备联动的车载系统等等。
这整套方案的目的,就是让用户感觉自己买到的不只是一台交通工具,而是一整套贴心的生活服务。
更重要的是,苗德国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广汽集团已经正式成立了“用户洞察部”,并且正在全力打造一套名为“NPS全面体验管理”的体系。
这个NPS(净推荐值)听起来专业,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通过一个核心问题——“您有多大可能把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推荐给您的朋友?”,来持续地、量化地了解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就好比给整个集团安装了一部“用户情绪雷达”,能实时监测到用户在想什么,对什么满意,对什么不满意。
然后,新成立的用户洞察部就会根据这些最真实的数据,去推动各个业务部门进行改进。
这标志着广汽的“用户中心”战略,已经从一个理念,彻底转变为一个有专门部门负责、有科学工具衡量、有具体流程执行的系统工程。
这无疑是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未来,谁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心,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