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要说哪台车的话题度最高,问界M9绝对算一个。
自从华为那位负责人喊出“一千万以内最好的SUV”这句话之后,网上可以说是吵翻了天。
有人觉得这是咱们国产车的底气和骄傲,敢于叫板世界顶级豪车;也有人觉得这牛吹得有点大,毕竟一台五十万级别的车,怎么就敢跟几百万上千万的车去比呢?
那么,这台车到底是真的有那么厉害,还是说营销的成分更多一些?
咱们今天不站队,也不吵架,就踏踏实实地,像普通老百姓一样,把这台车里里外外掰开揉碎了看一看,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又是不是真的强到让人没话说。
首先,咱们从最直观的地方看起,就是这台车的大小和样子。
这台M9往那一停,第一感觉就是“大”,非常大。
车身长度超过了五米二,宽度接近两米,轴距也达到了三米一,这组数据可能很多人没概念,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标准的全尺寸SUV,跟路面上能见到的那些大块头比如宝马X7、奔驰GLS是一个级别的,气场是绝对足够的。
不过,这里有个特别贴心的设计细节,就是它的车身高度控制在了1.8米。
这个高度非常关键,因为现在很多城市里,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或者商场的地下停车场,限高杆就设在1.8米或者1.9米,很多大尺寸SUV开到那儿就得犯愁,生怕一不小心就蹭了车顶。
M9把高度控制住,就意味着它能轻松进出绝大多数的城市地库,解决了大车主一个非常现实的烦恼,这一点确实考虑得很周到。
坐进车里,扑面而来的不是传统豪华车那种真皮和实木堆砌出来的雍容华贵,而是一种强烈的科技感和现代感。
中控台上最显眼的就是那三块连在一起的大屏幕,几乎取代了所有的物理按键,整个中控台显得特别干净、平整。
车里也用了一些木纹装饰板和金属质感的音响罩来提升档次,还有一个挺别致的水晶换挡旋钮。
整体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装修精致的数码产品体验店,而不是一个老牌豪华品牌的会客厅。
高级感肯定是有的,但它是一种属于新时代的、数字化的高级,跟那种沉淀了百年的经典豪华,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再来说说车里的娱乐体验,特别是那个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华为音响系统。
全车配了二十三个扬声器,这个数量听着就很唬人。
它的实际效果怎么样呢?
强项在于营造一种“包裹感”。
当你在车里看电影的时候,声音会从你的四面八方,甚至头顶上传过来,让你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个移动的私人影院里,沉浸感非常强。
对于喜欢在车里听歌看电影的人来说,这套系统绝对能大大提升幸福感。
但是,如果咱们把标准再提高一点,跟那些顶级的音响品牌,比如柏林之声或者宝华韦健去比较,它在细节上还是有差距的。
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声音的“解析力”上,通俗点说,就是还原音乐里最细微声音的能力。
比如听一场交响乐,顶级的音响能让你清晰地分辨出每一个乐器的位置和音色,而M9的音响可能在营造宏大声场上很棒,但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处理上,就显得不够极致了。
说完了这些面上的东西,咱们来聊聊一台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它的安全和开起来的感觉。
这恰恰是问界M9最引以为傲,也是让很多人觉得它“值回票价”的地方。
首先是它的主动安全系统,也就是华为那套智能驾驶辅助。
现在网上流传着很多视频,都是M9在各种复杂的路况下,比如突然冲出的行人或者电瓶车,能够稳稳地自动刹停,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
这个功能叫AEB,也就是自动紧急制动。
可能你开车一辈子都用不上它一次,但只要在某个你走神或者反应不及的瞬间,它帮你踩下了那脚救命的刹车,那这几十万花得就一点都不冤。
更不用说它在城市里堵车、跟车、过红绿灯时提供的辅助驾驶功能,开起来非常顺滑,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帮你开一样,能极大地减轻驾驶疲劳。
在智能驾驶这方面,说它是目前市场上的第一梯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动力方面,作为一台新能源车,加速快是基本操作,驱动这个接近两吨半的大家伙毫不费力,而且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不会有传统油车那种顿挫感。
关键在于底盘和悬挂。
M9用的是空气悬挂,能根据路况和驾驶模式自动调节软硬高低。
在大部分时间里,它给你的感觉就是非常舒服,路面上大大小小的颠簸都被过滤得很干净,车内也非常安静,有一种高级车特有的“隔绝感”。
即便你把它调到运动模式,悬挂变硬,过弯的时候也能提供不错的支撑,不会让你觉得这台大车摇摇晃晃。
但我们也要实事求是,物理定律是无法被打破的。
这么大、这么重的一台车,你不能指望它能给你带来跑车那样的驾驶乐趣。
在一些急转弯或者连续变道的时候,你还是能感觉到车尾的动作会比车头慢一点点,这是大型SUV的通病,它的首要任务永远是保证车内乘客的安稳舒适,而不是驾驶者的激情操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车,问界M9肯定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比如,它虽然用了空气悬挂,但用的是单腔空气悬挂。
而现在市面上一些同级别的对手,已经用上了理论上更高级的双腔空气悬挂。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打个比方,单腔空悬就像一个大气球,能很好地缓冲大的冲击;而双腔空悬就像在大气球里又套了一个小气球,能对路面上更细碎、更连续的震动做出更细腻的反应。
平时在好路上开,你可能感觉不出太大差别,但如果长时间行驶在那种路面不平整的搓板路上,双腔悬挂的舒适性上限会更高。
作为一台旗舰车型,没用上顶配的双腔悬挂,在一些追求极致的消费者看来,确实是个小小的遗憾。
还有就是那个后排的激光投影幕布,听起来科技感爆棚,但实际用起来会发现,幕布放下来后会影响前排座椅的调节空间,如果前排坐的是个大高个,腿部空间就会变得很局促。
而且从观看角度来说,这个大屏幕其实更适合坐在第三排的乘客,第二排乘客离得太近,看久了脖子会不太舒服。
最后就是它的车重,增程版接近两吨六的重量,确实是有点太重了,更重的车身也意味着在能耗方面会比同级别的轻量化做得更好的车型要高一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