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SU7在多起交通事故中引发广泛关注,包括高速碰撞致3人死亡的严重事故。这些事故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作为同样主打智能化的问界汽车,它的安全表现如何?今天我们就从多个维度深度对比这两款热门车型。
一、被动安全:车身结构的较量
碰撞测试成绩对比
问界汽车:
问界M9在中保研(C-IASI)评测中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获得最高等级的车型之一,并创造了C-NCAP、C-IASI双认证的行业纪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问界M7在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疑似发生弯折,虽然最终评级仍为优秀(G),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小米SU7:
中保研发布的小米SU7碰撞测试中,副驾侧正面25%偏置碰撞评级取得最优秀的级别评价。在标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高速事故中车辆以97km/h的速度撞上水泥护栏,超过了汽车被动安全设计的上限,也在国内汽车安全碰撞测试要求范围之外。
车身结构设计
两款车型都采用了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结构,但在实际碰撞中的表现略有差异。在懂车帝联合北京质检院发起的30款热门车型碰撞测试中,问界新M7取得双G成绩,且所有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在高强度碰撞中均未出现起火情况。
关键对比:
- 问界M9:双认证通过,顶级安全等级
- 问界M7:A柱争议但评级优秀
- 小米SU7:标准测试优秀,但极端工况存在挑战
二、主动安全:智能系统的博弈
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问界汽车:
搭载华为深度赋能的智能驾驶系统,融合视觉、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方案,在城市和高速场景下都有较好的预警和制动能力。
小米SU7:
雷军曾介绍小米SU7 AEB功能实测在135km/h时速下成功识别前方车道静止故障车并刹停,夜间120km/h静止故障车等挑战项目也成功通过。但小米汽车回应称,小米SU7标准版的AEB功能目前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这在实际事故中成为了一个争议点。
智能驾驶辅助配置差异
三、电池安全:新能源车的生命线
电池防护对比
问界汽车:
- 采用宁德时代/弗迪等主流供应商电池
- 多重物理防护+智能BMS管理
- 液冷温控系统确保电池安全温区
- 在多次碰撞测试中电池包未发生起火
小米SU7:
热管理系统
两款车型都配备了先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但在极端碰撞情况下的表现需要更多实际数据验证。问界凭借华为在能源管理方面的技术积累,在电池温控和安全预警上有一定优势。
四、智能驾驶安全:人机协同的考验
驾驶员监测与接管机制
国家标准要求从智驾系统介入请求发出到驾驶员成功接管,应保证10秒以上的时间,但这并非强制执行标准。在小米SU7的事故中,NOA智能辅助在22:44:24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并开始减速,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22:44:26-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整个过程仅有约2秒。
问界的优势:
- HarmonyOS智能座舱集成疲劳驾驶监测
- 多级预警机制
- 强制接管提醒
- DMS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
小米的改进空间:
- 标准版AEB识别范围需扩大
- 人机接管时间需要优化
- 驾驶员教育培训体系需加强
五、用户关心的核心问题
Q1:问界和小米哪个更安全?
从碰撞测试成绩看,两者在标准工况下都达到优秀水平。但问界M9的双认证记录和华为技术加持,在智能安全方面略有优势。不过用户需注意:任何车辆在超出设计极限的工况下都存在风险
Q2:智能驾驶真的可靠吗?
部分汽车公司会强制要求用户完成智驾必修课程的学习,考试通过后才能使用智驾系统,并引入评分机制限制不当行为。智能驾驶是辅助而非替代,驾驶员必须保持注意力。
Q3:如何选择更安全的新能源车?
- 查看权威碰撞测试成绩(C-NCAP、C-IASI)
- 了解智能驾驶系统的传感器配置
- 关注AEB等主动安全功能的响应范围
- 选择有激光雷达配置的高端版本
- 重视品牌在安全技术上的投入和口碑
六、理性看待安全事故
本次交通事故尚待警方调查给出详细结论,但对于小米汽车等新能源车企而言,安全的警钟已经敲响。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
- 加大安全敬畏 - 给安全多上几道保险
- 完善法规标准 - 加快智能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
- 强化用户教育 - 让用户充分了解智能系统的能力边界
- 提升技术水平 - 持续优化AEB识别范围和响应速度
- 建立第三方监管 - 车辆数据应进行独立托管和审查
写在最后
无论是问界还是小米,两款车型都代表了中国智能电动车的较高水平。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智能化而放松对安全的要求。
选车建议:
- 追求极致安全:选择问界M9或带激光雷达的高配版本
- 注重性价比:小米SU7标准版也是不错选择,但需了解其AEB局限性
- 智能驾驶新手:建议选择有完善培训体系的品牌
- 家庭用户:优先考虑碰撞测试双认证车型
记住:再智能的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