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摩托车圈子里有啥大新闻,那无极CU625斩获中量级巡航销量榜首,绝对算得上头条里的头条了。
话说这台车刚发布没几个月,已经顺利滚出了第1万台——速度简直赶上抢春运的火车票。
不少骑士兄弟直接感慨:市场就是最公正的裁判,有没有真功夫,还不是一看销量榜就见分晓?
可细想下来,狠话谁都会讲,摩友的钱包可棉花做不得,那些挥着钞票买单的车主,到底是冲啥下的血本?
CU625到底懂得玩什么花样,能让大家连着两月选它当“销冠”呢?这事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就拿最近的400-650cc巡航数据说话,CU625在六月份卖掉了2,683台,七月份更牛,冲到2,923台,直接把老对手春风450CL-C摁在地上摩擦。
细看六月俩家摩托销量距离,其实差距也不大,82台,顶多是个小意外,可七月份直接拉开了超千台的身位。
这后劲说出来真的服了。
不少车主本来观望着,想着新车稳定不稳定,口碑能不能扛得住,结果人家无极狠狠摆了一个“你买则买,不买我先热卖”的姿态。
而且就在最近第1万台下线,再结合前两月势头,这8月份估计继续领跑也没啥悬念。
到底是啥样的魅力,让摩托骑士们甘愿买爆?
其实翻翻无极这几年的操作,套路远没表面那样简单。
要不是有真东西撑底,CU625也不敢牛到这份上。
还记不记得它的前辈CU525?当年上市后也是横扫同级销量榜,好一番风光无限。
谁敢说千军万马的竞争里,能持续活跃在销量前五靠的只是运气?
这里面,产品力才是硬棋局。
无极干脆换个玩法,把CU625当成CU525的“高阶版”,一边拔高排量,一边打出不同的调性,满足摩友口味的多样化需求。
就这么一手拓展定位操作,让这两台车错位竞争,两手抓全都跑。
说到动力,你要是不做作、只想实在,那就看看数字:CU625这颗V型双缸,578cc的实际排量,最大功率已经干到45kW,最大扭矩也有61N.m。
啥概念?用大白话说,不光能跑、还拉得动,低扭够爽,声音一响直接震懵一条街。
而且标配滑动离合、电喷系统,细节上也不差事。
终于把平衡轴下了本,双平衡轴这整套操作,骑起来抖动降得那叫一个明显——谁开谁知道。
不少以前抱怨震手酸腿麻的骑士,试完一圈直接就放弃了纠结,来一句“太稳了”。
62匹的马力说白了在城市堵车、爬坡、超车、巡航,这动力都绰绰有余。
当然,光有牛掰参数不够,舒适性才是巡航类的老大难,而且这届摩友咋说呢,比谁都会挑剔。
CU625聪明在哪?
那就是把自家CU525上收获好评的那套“魔毯悬挂系统”不带缩水地拿了过来。
你以为这玩意儿听起来玄乎,试一试才发现减震要多体贴有多体贴。
前后减震调教出来真就沿路洒脱,坑坑洼洼也能一扫掸灰的心态,舒舒服服溜达着还省得担心被颠脑浆。
还有啥?
西户卡钳、智能车机、双USB、ABS、TCS,这配套堆料诚意目测都要溢出来了。
说没有羊毛嫌疑也是不信的。
但话说回来,是配齐一堆智商税功能,还是落在每次出行的细节体验上,无极这回算拿捏明白了。
价格?有人调侃说,CU625这定价很“接地气”,但又不至于掉价。
毕竟现在的摩托市场水深火热,性价比夸夸其谈谁都会。
可一分钱一分货,动真格的时候真不是动漫观众喊口号。
说白了,谁都能拍个宣传片,只有前后脚下定金和尾款的差距,才决定了销量榜上的冠亚季军。
CU625之所以能一路高歌,就是“物美价优”外加用心堆足。
讲真,CU625真有那么无敌?
其实业内也不是没有遗憾,比如有些摩友觉得车重了点、操控没那么灵巧,简直“拉着一头牛巡航”。
也有些吐槽油耗偏高,尤其喜欢炸街、拉高转的那一波,油表掉得嗖嗖的。
但说得明白点,谁家摩托敢说自己全无短板?
放大优点,包容缺陷,正是无极近两年的风格,能大方把用户的“差评”收过来优化提升,这份坦诚与改良,也许才是用户买单的理由之一。
比起动不动自我吹嘘的厂家,摩友们更喜欢那种敢把裸数据、使用反馈“贴脸输出”的品牌。
说回产品策略,无极其实从CU525时代就谨慎铺路。
别看当初销量也就是稳居前五,这口碑和品控是真的圈了不少粉。
CU625跟着前排铺好的地砖一步一步往上爬,所以有了今儿个第1万台下线这种“王炸时刻”。
你还记得上市前无极搞的“天使用户计划”不?
免费试车、长测反馈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市场反应一片好评,不仅积累改进建议,还把忠诚客户默默拉一波。
别小瞧这种小动作,圈子里口口相传的力量,足以狠过广告打多少遍。
再想远些,咱摩托圈正变得多元化、年轻态、个性范愈发明显。
无极瞄准这波变化,产品线愈发开挂,选项多得让人有点选择恐惧症。
但说到底,这都是时代风向。
年轻人愿意为贴合自我身份认同、梦想生活方式的车买单,仅仅动力够用、配置在线早就不够格了。
CU625越做越潮,品牌自然越吃香。
而能在三个月之内10,000台下线,背后不仅仅是产能爆表,更是团队的整体执行力与研发、制造一道杠杆撬开了市场新高度。
你要预算有限,觉得625排量过了火力点咋整?无极还贴心推CU525、CU250。
不同配置、不同定位,给你甩出一堆选项,就是让你“连纠结都得有点乐趣”。
假如你现在正好徘徊在巡航摩托的十字路口,那建议还是跑一趟实体店试驾。
光看参数、云分析、看测评视频,其实哪有亲身体验一圈直观?
最后话说回来,得人心者得天下。
无极CU625能一路杀进“冠军群聊”,离不开不断试错和用户共创的勇气。
维护口碑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搞定,得靠产品打动、短板补强、体验升级一点点笼络。
这场巡航圈的激烈拉锯战,对于摩托车企何尝不是一次关于创新、诚意、尊重市场规律的大考?
肉眼可见,未来中量级巡航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卷,大厂和新锐来个你追我赶。
到时候,只有既能凭实力打动老炮,也能用情怀圈粉新手的产品,才不会秒变“过气网红”。
卖得多,是产品力,也是品牌力、服务力和粉丝粘性的总和。
大家伙怎么看?
你是CU625的铁粉,还是另有心头好?
留言聊聊,巡航摩托选车路上你都踩过啥坑、有哪些血泪忠告?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