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16年终结,途锐在华销量暴跌,11月正式停供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起来挺让人感慨的。

主角是大众途锐,这台车在很多老一辈车迷心里,那可是个响当当的角色。

想当年,它可是跟保时捷卡宴、奥迪Q7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兄弟,后来换代甚至跟宾利添越都有点亲戚关系,可以说是大众品牌里最顶级的“尖货”了。

辉煌16年终结,途锐在华销量暴跌,11月正式停供-有驾

可就是这么一款出身不凡的旗舰SUV,最近传出消息,说可能在今年11月份就要停止向中国市场供货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突然,但仔细想想,又好像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台曾经的百万级豪车,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呢?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年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咱们得先说说途锐当年有多风光。

时间倒退回十几二十年前,那个时候,国内的豪华车市场基本就是德系“三驾马车”的天下。

你要是做生意发了财,想买台好车,但又觉得开个奔驰宝马太扎眼,想低调点,那途锐绝对是首选之一。

那时候懂车的人都知道,这车虽然挂着大众的标,但骨子里流淌的可是豪华品牌的血液。

特别是第一代车型,居然能塞进去一颗W12缸的发动机,那动力,那气场,在当时绝对是独一份的存在。

开出去,懂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有品位、不爱张扬的实力派。

所以,途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那些“隐形富豪”的座驾,销量和口碑都相当不错,保值率也高,买一台开几年甚至亏不了多少钱,堪称是“理财产品”。

可是,好汉不提当年勇。

如今的途锐,日子过得可以说是相当惨淡。

根据一些汽车平台的数据,去年一整年,途锐在全国也就卖了六千多台。

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还行,但你要知道,这可是一款全国销售的进口旗舰车型。

更吓人的是到了今年,平均每个月的销量已经掉到了三百台左右。

一个月三百台是什么概念?

辉煌16年终结,途锐在华销量暴跌,11月正式停供-有驾

现在国内一些热门的新能源车,可能搞个促销活动,一天的订单都不止这个数。

从曾经的“理-财神器”变成现在经销商仓库里的“库存难题”,这种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问题来了,好端端的一款德系旗舰,怎么就没人买了呢?

其实原因挺复杂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它自己没跟上时代的步伐。

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它“老”了。

咱们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这一代途锐,是2018年推出的产品。

到现在已经六年过去了,除了中间有过一些小的改动,整个车子的核心部分,比如内饰设计、车机系统,基本还是六年前的样子。

六年前,那套内饰可能还算得上是科技感十足,可你看看现在,咱们国产车发展成什么样了?

你随便走进一家国产新能源车的店里,中控台上不是一整块大连屏,就是各种智能语音助手,车机芯片的算力比几年前的电脑还强,车里K歌、看电影、打游戏都成了标配。

你再回头坐进途锐的车里,虽然用料还是很扎实,做工也挑不出毛病,但那种感觉,就像是习惯了用智能手机的你,突然又用回了诺基亚的功能机,哪哪都觉得不方便,跟时代脱节了。

其次,是它引以为傲的性能优势,现在也变得不那么突出了。

以前大家买途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它强大的动力和越野能力,觉得花这个钱,买到的是和保时捷同级别的机械素质。

可现在呢?

为了适应环保法规和控制成本,途锐的主力车型早就从当年的V8、W12,变成了现在的2.0T四缸发动机。

我不是说2.0T发动机不好,日常开肯定够用,但问题是,你这是一台起步价五十多万的豪华SUV啊。

当你的发动机和很多二十来万的普通家用车没什么本质区别的时候,你让消费者怎么说服自己多花那几十万呢?

更何况,在电动化的浪潮下,现在很多国产电动SUV,零百加速都能做到三四秒,那种瞬间爆发的推背感,是传统燃油车很难比拟的。

辉煌16年终结,途锐在华销量暴跌,11月正式停供-有驾

当性能不再是你的独门绝技时,你的吸引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竞争对手的维度打击。

以前,途锐的对手是宝马X5、奔驰GLE这些老牌劲旅。

但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对手出现了,那就是以理想L9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家用SUV。

你可能觉得奇怪,一个燃油车,一个新能源车,怎么就成了直接对手?

但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手里拿着五六十万的预算,想买一台大尺寸的家用SUV,他会怎么选?

过去他可能会在途锐和X5之间犹豫,但现在,理想L9这样的车给了他一个全新的选择。

途锐能给的,是德系的驾驶质感和品牌光环。

但理想L9能给什么?

它能给你一个带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移动的家。

后排的孩子可以看动画片,老婆可以躺在座椅上按摩,周末出去露营,车子还能对外放电煮火锅。

这种实实在在的用车体验上的提升,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吸引力远比那个大众标或者所谓的“德味”要大得多。

所以,很多经销商都无奈地表示,现在很多来看途锐的客户,最后都扭头去隔壁订了理想。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了,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造车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碰撞。

所以说,途锐走到今天这一步,看似是它一款车的失败,实际上是整个传统燃油豪华车时代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的写照。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开始用800V高压快充、激光雷达、智能座舱这些新技术来重新定义什么是“豪华”的时候,那些还固守着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老三样”的进口品牌,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思路,跟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那它们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

途锐的离场,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它告诉我们,那个单靠一个品牌、一段历史就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未来的汽车市场,最终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力和用户体验来说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