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电车跑长途,我终于承认,这根本不是消费,而是一种修行

国庆高速上充电排队4小时,前面还有60个号,这事儿不叫新闻,这叫渡劫。

讲真,每年长假,新能源车主高速充电这事儿,都得被拉出来当成一个大型社会行为艺术来展览。今年尤其精彩,1400万辆新能源车一起冲上高速,那场面,三体人看了都得放下水滴过来围观,说一句“你们地球人,真会整活儿”。你说桩不够?覆盖率98%啊朋友,数据多漂亮,PPT上闪闪发光,写年终总结的时候都能多要两个月奖金。但现实是,数据是压缩毛巾,一泼水就现原形了。安徽高速1825根枪,对着50万辆车,平均一根枪伺候27辆车。这哪是充电,这是太监选妃,雨露均沾都做不到,只能挨个劝,“皇上今天乏了,您明儿再来?”

开电车跑长途,我终于承认,这根本不是消费,而是一种修行-有驾

这事的魔幻之处在于,它把一个工业问题,硬生生玩成了一个玄学问题。你以为车企不知道桩不够?他们知道的太清楚了。但卖车才是KPI,是财报,是股价,是给投资人画的大饼。至于基建,那是国家的事儿,是电网的事儿,反正不是他家的事儿。这不叫商业,这叫闪电战,先把用户忽悠瘸了,把市场高地占领了再说。至于你的假期体验?你的心情?朋友,你只是他们PPT上那个增长了300%的数字里的一个像素点,你有什么资格谈体验?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这么个逻辑。

所以你看,车主们都被逼成什么样了?凌晨一到五点,阴间时段,偷偷摸摸进服务区充电,跟敌后武工队接头一样,生怕被大部队发现。导航APP上不是找充电桩,是找“活”的充电桩,跟玩吃鸡游戏跑毒圈似的。甚至还有狠人,从地下通道穿到对面的服务区去充电。这一系列操作,需要的已经不是驾驶技术了,而是特种兵的侦察与反侦察能力。就问你怕不怕?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电车的所谓“前浪”,我看这新闻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因为我早就悟了,现阶段买电车跑长途,本质上不是一个消费行为,它是一种修行。排队4小时,手机电量比车还低,最后充到80%就给你强制断电,这叫什么?这叫天道筑基,防止你道心不稳,贪功冒进。你在车里闻着隔壁飘来的泡面味,听着前后车主的亲切问候,这叫红尘炼心。等你终于充上电,看着电流表跳动的那一刻,那是一种得道飞升的快乐。圆满了,就差在服务区里直接开辟洞府了。

这种痛苦,其实是一种筛选。它在无形中筛选出了最虔诚的信徒,淘汰了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凡夫俗子。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会告诉你这是科技的代价;会买蔚来的人,早就习惯了跟专属服务人员沟通,这点小事,怎么能动摇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去他的提前规划!我的假期就应该随心所欲,凭什么要为了一辆车搞得像次诺曼底登陆?

当然,有人会说,未来可期啊!你看,800V高压快充,国家都发话了,2025年服务区全覆盖,“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跟任意门一样。但这里面有个致命的逻辑陷阱。

我来给你翻译翻译。这就好比以前上厕所,一个坑位,每个人进去要半小时。现在技术进步了,每个人进去只要5分钟。听起来效率高了八倍对不对?但问题是,现在想上厕所的人多了一百倍,而坑位,还是那几个。技术的进步永远解决不了人性的拥堵。你充电10分钟,我也充电10分钟,服务区就那么几个能量奶瓶,你告诉我,这道小学数学题怎么解?到时候就不是排队充电了,是抢充电桩了。那画面,比现在的排队可刺激多了,说不定还能发展成新的全民格斗运动。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又涨价了,牛肉越来越像一种概念。

开电车跑长途,我终于承认,这根本不是消费,而是一种修行-有驾
开电车跑长途,我终于承认,这根本不是消费,而是一种修行-有驾

所以别再跟我扯什么技术解决方案了,技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尤其是人的问题。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老中医,望闻问切之后,开出的方子永远是“多喝热水,注意休息”。因为病根儿不在技术,在心态。

你问我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很简单,两个字:认命。或者,再加两个字:别买。如果你非要跑长途,要么就像那些修仙的道友一样,享受这个“渡劫”的过程,把痛苦当成乐趣。要么,就老老实实开你的油车。但如果你非要一个中国特色的终极解决方案,我觉得不在800V,也不在换电,而在广场舞大爷。

只要服务区引进一批大爷大妈,带着马扎和便携音响,往充电枪前面一坐,开始讨论孙子上哪个幼儿园、菜价涨了几毛、谁家老头又被保健品骗了。什么特斯拉车主,什么蔚来精英,什么理想奶爸,在“最炫民族风”的BGM里,都得乖乖排队,递烟倒水,聊聊家常。秩序,就这么诞生了。这,才是真正的、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中国式解决方案。就问你服不服?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