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都说奇瑞这几年在摸鱼,我觉得不对,奇瑞不是在摸鱼,奇瑞是在憋气。当所有人都下场打水仗,互相滋一脸的时候,奇瑞在水下憋着,脸都紫了,就为了等一个掀桌子的机会。现在,风云A9L月销过万,说明奇瑞这一口气,没白憋。这根本不是什么厚积薄发,这是典型的自爆卡车式袭击,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我们先看一个典中典的问题,现在的插混市场在卷什么?卷价格?卷配置?卷智能?是,是是,都在卷。但这些都是在餐厅里抢菜单,点好菜。奇瑞的路子是,最好的竞争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风云A9L这玩意儿,上来根本不跟你谈那些花里胡哨的,它就干一件事,把一块大到不讲道理的“压缩毛巾”塞进了车里,这块毛巾的名字叫33.68kWh电池包。
这是个什么概念?WLTC纯电续航193公里。我这么说你可能没感觉,我换个说法,这玩意儿就是一台焊死了发动机的纯电车,只不过额外送了你一个能烧油的“移动充电宝”。对于绝大多数在一二线城市挣扎的打工人来说,每天通勤距离往返50公里都算远了,这车充电一次,能让你安安稳稳上四天班。就问你怕不怕?什么续航焦虑,什么充电桩难找,在这台车面前,都成了笑话。它直接用最野蛮、最粗暴的方式,把问题本身给解决了。
这就是奇瑞这个理工男开窍之后的可怕之处。别的车企还在那里秀操作,讲智能座舱的故事,讲自动驾驶的未来,奇瑞一把子整活,直接告诉你,未来太远,先解决眼前的苟且。你跟一个每天都在担心趴窝的人讲星辰大海,他只会觉得你有病。而风云A9L,就是那碗最实在的猪脚饭,管饱,还给加肉。什么8155芯片,什么Carlink,那些都是配菜,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核心就是那块堪比传家宝的巨型充电宝。这简直就是续航焦虑症患者的特供药!一剂见效!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最懂这种痛。每天看着那个掉得比我头发还快的电量数字,心里就发慌。节假日上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队的车,比我小时候赶集的人都多。风云A9L这种车,就是为我们这种人准备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按摩,告诉你“别怕,随便开,大不了烧油,油耗也不高”。这种安全感,比任何花里胡哨的屏幕和氛围灯都值钱。
当然,为了塞下这块巨型充电宝,它也付出了代价。后备箱空间被压缩到405L,讲真,对于一台车长超5米,轴距3米的大车来说,这个数据有点不够看。但这就是取舍,是理工男的思维方式。他们觉得,后备箱利用率哪有电池利用率高?为了解决一个主要矛盾,可以牺牲掉一些次要矛盾。这是一种聪明的疯癫,一种看透了用户本质需求的偏执。
所以你看,风云A9L的定价也很有意思,14.99万起,看着比同级贵一点。但你仔细算算,它给你的那块大电池,在别的品牌那里,至少是两三万的差价。奇瑞就是明牌告诉你,我贵,但是我贵得让你没话说。就像你去菜市场买猪肉,别人的20一斤,他的22一斤,但他的秤砣是金子做的,你买肉,秤砣送你。你说你买不买?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车比作修仙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特么有点那个味道。别的车企都在修炼各种华丽的法术,奇瑞不,它直接走了最苦最累的体修路线,把肉身(电池)练到了金刚不坏。当别人还在念咒施法的时候,它已经一拳打过来了。可能不好看,但真管用。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插混车的命门,不在智能化,就在那几度电上。只要我纯电跑得够远,你的发动机再牛逼,也得给我当摆设。
而且奇瑞很懂,买这个级别车的用户,尤其是家庭用户,他们要的是什么?是面子,是里子,是安稳。风云A9L超过5米的车长,3米的轴距,往那一停,气场就有了。进去一看,空间巨大,后排能跷二郎腿,地台还是纯平的。座椅加热通风都给你配上,高配还有按摩。这些东西,都是实打实的体验。讲真,我最近看牙医,那个钻头的声音,比这车发动机启动的声音都让人安心,至少你知道它在干活。而这些舒适性配置,就是让家人闭嘴的神器。
说白了,这还是理工男思维的路径依赖,打不过就堆料,但这次,它堆在了最关键的地方。它没有去搞那些虚无缥缈的品牌玄学,也没去讲那些遥不可及的技术故事。它就死磕一个字:用。日常用,通勤用,长途用。把用户在用车场景里最痛的那个点,用最蛮横的方式给摁死了。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奇瑞风云A9L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以风云A9L为什么能卖好?因为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老实人终于被逼疯了的样子,而我们,就喜欢看老实人发疯。因为老实人一旦发起疯来,他是真的会拿出所有家底来跟你拼命,不计成本,不留后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很显然,奇瑞这次赌对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