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关于国产车横渡长江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讨论。
画面里,一辆外形方正硬朗的SUV,在壮阔的三峡瞿塘峡水面上,不依靠任何船只拖拽,仅凭着自身车轮的转动,像一艘船一样在江面上行驶,最终成功抵达对岸。
这辆车就是奇瑞捷途品牌下的新款车型——山海T2。
这个场面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日常认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疑问和感叹纷至沓来:这是真实的挑战还是精心制作的电脑特效?
汽车真的可以当船开吗?
厂家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咱们先来解答最核心的那个问题:这件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答案是千真万确的。
这确实是奇瑞捷途官方组织的一次极限挑战活动,并非后期合成的特效。
但是,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这次成功的横渡,是一场在专业团队保障下、经过精心准备和有限度改装后才得以实现的极限展示,普通消费者购买的量产车在未经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模仿的。
将私家车开进河里,后果不堪设想,这一点必须作为最重要的大前提。
那么,技术上,这辆山海T2是如何实现“水上漂”的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组合拳,缺一不可。
首先,是车辆的密封性和浮力问题。
汽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铁壳子,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浮力,但车身上有太多缝隙,水会很快灌入车内,导致车辆下沉。
因此,在这次挑战中,专业团队必然对车辆的关键部位,比如车门、发动机舱盖、底盘等处的缝隙进行了额外的强化密封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缓水的进入。
同时,为了保证车辆能稳定地浮在水面而不是头重脚轻地翻覆,可能还在车身内部或底部加装了不易察-觉的浮力辅助材料,这就好比给车穿上了一件隐形的“救生衣”,确保了最基本的漂浮能力。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在于它的动力系统。
山海T2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EV。
这一点至关重要。
传统的纯燃油车,发动机需要通过进气管吸入大量空气来燃烧做功,一旦进气口被水淹没,空气进不来,发动机就会立刻熄火,车辆彻底失去动力。
而插电混动车除了发动机,还有一套完整的电力驱动系统,包括大容量电池和驱动电机。
在这次挑战中,山海T2所搭载的鲲鹏超能混动C-DM系统,其电池包、电机等核心三电部件都具备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能力。
IP68是目前民用设备里最高的防水等级,意味着这些部件可以在一定深度的水下浸泡一段时间而正常工作。
所以,在渡江过程中,即便发动机因为进水风险而停止运转,强大的电机依然可以从密封良好的电池包获取电能,持续驱动车轮转动。
这就像一艘船,主柴油机停了,但船上还有备用的电力推进器能继续工作,保证了最基本的动力来源。
最后,是推进方式。
视频里我们看到车轮在水里转动,推动车辆前进。
这其实是利用了轮胎花纹在旋转时对水产生的推力。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四个效率很低的“明轮”。
轮胎不断地向后划水,水就会给轮胎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车子缓缓前进。
当然,这种方式的效率非常低,速度大约只有每小时3公里左右,比人走路还慢,而且只能在水流极其平稳的区域实现。
如果是在水流湍急的江段,车子早就被冲得不知道去哪里了。
因此,选择在三峡库区水流平缓如湖的瞿塘峡进行挑战,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天时地利。
搞清楚了技术原理,我们再来聊聊,厂家费这么大劲,搞这么一场看起来有些“离经叛道”的营销,究竟图的是什么?
这背后其实是一笔非常精明的品牌形象塑造账。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大家都在比配置、比价格、比加速、比智能。
而捷途通过“横渡长江”这一事件,直接跳出了这个同质化的竞争圈,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极其鲜明且有力的标签——“极致可靠”。
它传递给消费者的潜台词非常清晰:你看,我的车能在长江里开,这种极端环境都能应对,那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暴雨积水、泥泞烂路,还叫事儿吗?
这精准地击中了现代消费者,尤其是家庭用户对于车辆安全感的深层需求。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内涝时有发生,很多车主都有过在暴雨中涉水的焦虑,甚至车辆被淹造成巨大损失的惨痛经历。
捷途用这样一种堪称“行为艺术”的方式,向市场证明了自身产品在车身密封性、电气系统安全性方面的强大自信。
这种由极限场景带来的信任感,远比在广告里说一百遍“我们品质好”要来得震撼和深刻。
从营销角度看,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策划,它让山redT2“旅行越野”的定位变得具象化、可信化,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话题度。
当然,营销的光环再耀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
这辆山海T2到底是不是一辆好车呢?
它是一辆特点非常鲜明的车。
它的“方盒子”造型,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无与伦比的空间实用性。
无论是头部空间,还是后备箱的装载能力,都远超同级别的流线型城市SUV。
对于那些热爱自驾游、喜欢露营、家里有老人小孩甚至宠物的家庭来说,这样一台能装、能跑的“移动城堡”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再加上它的插电混动身份,日常在市区通勤可以用纯电模式,成本极低;周末或节假日跑长途则有发动机的加持,完全没有续航焦虑,真正做到了“可油可电,远近皆宜”。
但有得必有失,这种方正的造型也带来了一些妥协。
首先是风阻较大,在高速行驶时,风噪会比一般SUV更明显一些,油耗表现也不如那些追求极致空气动力学的车型。
其次,超过4.9米的车长和接近2米的车宽,让它在拥挤的老城区街道穿行或是进入狭窄的地下车库时,对驾驶者的技术是个不小的考验。
此外,关于车内的智能化体验,虽然功能丰富,大屏幕也很亮眼,但一些用户反映系统反应速度和逻辑流畅度还有提升空间,这或许是目前很多新兴智能汽车普遍需要通过后期软件升级来不断完善的地方。
总的来说,捷途山海T2横渡长江这一事件,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缩影。
它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性能,更是一种源自技术实力和制造工艺的强大自信。
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不再满足于模仿和追赶,而是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产品、引领话题,甚至创造标准。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我们应该为这种进步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也要保持理性的头脑,明白营销展示与日常使用的区别。
我们需要的是一台能在风雨中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旅途中带来安心与便利的可靠伙伴,而这次横渡长江,恰恰就是用最极端的方式,为这种可靠性做了一次最有力的背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