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换了辆小鹏M03plusm,之前那辆马自达两厢开了整整15年。问过不少人,实话说,岁数大的车换电动车,心里是忐忑的,没准儿新技术不适应,或者充电麻烦,续航跟不上。但当销售告诉我这小鹏有515公里的续航,我立马动心了——毕竟马自达那车,加满油跑不到400公里,我还得经常找加油站。
说实话,一开始我脑子里琢磨的很简单:一辆车续航能多一点,那长途少麻烦,总归方便。结果交车那天,充满电,仪表盘上那续航显示却只有420公里。心头那个郁闷,嗯,算不上惊喜,甚至带点失望。销售那边解释说的续航里程是工况续航,那是理想状态,我理解,但我觉得直接说420不好吗?为什么非得绕这么一圈?我心里其实有点不爽,感觉被忽悠了。
跟朋友吐槽,他笑我太纠结,说:其实你买车不就是买个心安吗?420公里这续航,对于日常通勤和周末短途旅行已经够用。他说得没错,但是我就是心理有坎儿。后来我查了下网上其他车主反馈,发现不少电动车都存在虚标续航的问题,只不过幅度不一样。看到一条说法,买续航宣称515公里的,有的实际用起来只有350公里,别说是15年老车换新车的心情差距,我觉得小鹏这420还能算扎实点了。
记得我先前去试驾的时候,销售跟我说:我们小鹏的电控技术是目前主流同级中最稳定的,续航数据也比竞品实打实。你别看那几百公里数字,关键是电控效率高,电池管理也靠谱,折算下来花费与性能比很划算。当时我半信半疑,毕竟汽车行业里话不能全听,但后来据我身边修理工师傅的口碑反馈,这家伙的电池和电控确实靠谱不少,少了不少隐形漏电和电耗大的问题。
说起这续航怎么来的,我想给你打个简单比方——研发供应链像做一锅汤,电池厂是底料,电控系统是火候,还有软件调整是调味,稍微哪个环节一差,续航数字就不靠谱。理论和实操有差距很正常,可能厂家给你标的是熬好的清汤最高能达到的量,但上了车真跑,得看你路况、温度和驾驶惯。这种理论值里自带水分,我以前说得有点绝对,不全对,毕竟不少车主反馈小鹏实际表现比预期靠谱,不能一棒子打死,得分人分情况。
另外讲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那天去4S店买车的时候,销售答应帮我预约未来几年电池检测和保养,还拉我去看了备用电池技术资料,说未来换电池会更容易。虽然感觉他们业务挺精,但细节挺暖心,也让我对这次换车还挺有信心。
这车价格我还算做了个粗略心算,420公里续航,电费差不多一元一公里不到,跟油车比起来长远看是划算。我那马自达汽油+维修一年估计得3-4万块钱,现在电动车充电少则几百块电费就能跑一年,经济性上我挺满意。
(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买车这事儿,本来就没绝对完美的,毕竟我不是刚毕业的狂热电动车爱好者,也没太多技术指望,只图个方便和省心。跟几个同事聊,大家心里都有点纠结,好不好用,续航是不是真的达标,售后能不能靠得住。没想到,买小鹏后我还是挺舒心的,就是这推销话术,有点能再透明点更好。
对比市面上同价位车型,像那款墨迹不少的国产纯电SUV,虚标更严重,开着续航一降再降,倒退效率让人没安全感。而小鹏M03plusm算是实操亲测下来让我稍微安心点的那种。我跟销售最后还撕了一下,问他以后续航会不会变得更短,他跳来跳去没给个准话,只说电池健康管理会持续优化,我觉得这回答就有点销售套路。
说实话,我对电动车未来的续航和充电体验还是抱有期待,毕竟关系到用户是否愿意换。你有没有觉得现在买车和买手机有点像,明明明年都能更猛,但一买就成旧款?我就是怕再换,又蹭了个套路。
你们也觉得续航这种数据,是不是应该像汽车油耗那样,有更统一、透明的测试和公示标准?不然大家怎么放心掏钱?而且,这种差距是不是反映了供应链和研发环节中,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一种博弈?卖方给出理想数据,买方又只能靠自己验证。
最后提个猜测,虽然没细想过,小鹏电控优化这么好,未来是不是有可能进一步通过OTA升级,将现有剩余电池的续航提高个几公里?我知道这种想法有点天真,毕竟电池容量是硬件,但软件调校也不小。
开着这车,心里还真是有点纠结:续航够用,价格适中,服务靠谱,但那515公里的宣传,是不是大多数用户的心结依旧没解开?我还在摸索。你们换电动车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什么?续航的数字,还是实际开起来的感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