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路上的眼泪与成长:一位妈妈的真实故事
那天下午,我看见姐姐趴在方向盘上哭了。这是她第三次科目二考试失败,脸上的泪水和汗水混在一起,把驾校的训练服都浸湿了。"我真的太笨了,"她哽咽着说,"别人都一次过了,就我这么不争气。"
三个月前,姐姐决定报名学车时,家里炸开了锅。姐夫第一个反对:"孩子刚上小学,每天要接送四次,你哪有时间练车?再说你从来没摸过方向盘,能行吗?"就连妈妈也劝她:"都这个年纪了,何必自找苦吃。"
可姐姐铁了心。她偷偷去驾校报了名,每天像打仗一样安排时间:早上七点送孩子到校,八点赶到驾校练车,十点半匆匆离开接孩子;下午重复这样的奔波。那段时间,她的包里总是装着交规教材,等孩子写作业时就拿出来看。科目一考过那天,她兴奋地给我发消息:"看吧,我就说没那么难!"
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第一次科目二考试,她在倒车入库时压线;第二次,半坡起步熄火;第三次,侧方停车超时。每次失败后,她都要在训练场多待两小时,反复练习那个让她失误的项目。教练都看不下去了:"要不今天先到这里?"她总是摇头:"我再练几把。"
其实姐姐的困境并不少见。根据驾考数据统计,35-45岁的女性学员科目二通过率确实偏低。这个年龄段的学员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工作,练习时间碎片化,加上身体协调性不如年轻人,考试时更容易紧张。但令人敬佩的是,这个群体的坚持度最高,即使多次失败也很少有人放弃。
昨天,姐姐突然给我看她的练车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项目的要点:"倒库要看后视镜下沿直角弯要打满方向......"她说这是她第四次备考的"秘籍"。虽然手上的茧子还没消,眼睛下面挂着黑眼圈,但她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光。
驾考这条路,对很多妈妈来说不只是学个技能,更是证明自己的机会。她们在家庭和自我的天平上努力寻找平衡,每一次握紧方向盘,都是在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姐姐说,等拿到驾照,她要带着孩子去兜风,让女儿看看妈妈有多棒。我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