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最近摊上事儿了,而且是那种想躲都躲不掉的大麻烦。安世半导体这档子事一闹开,整个欧盟的目光都聚焦到阿姆斯特丹,荷兰人就算觉得委屈,这口锅也得老老实实扛着。谁让你当初手伸得那么长呢?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场国际较量的现场直播。中国这边说话也不绕弯子,直接拿芯片出口做文章,搞得欧盟那些造车的厂家心里七上八下。眼瞅着仓库里的芯片存货一天比一天少,这些车企也顾不上体面了,纷纷掉头指责荷兰,场面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
荷兰政府嘴上解释得挺溜,说什么不是冲着中国来的,只是“高层管理出了问题”。这种话骗骗小孩还行,明眼人谁信啊?你把人家的公司抢到手,转头还指望人家乖乖给你供货,换了谁心里都得堵得慌。关键时刻芯片说断就断,德国那边的宝马、大众第一个炸了毛,恨不得直接冲到荷兰政府门口敲桌子。
美国那边早就把局布好了。商务部的新规定一出台,管控得比什么都严。荷兰成了执行这套规矩的马前卒,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私底下只敢在网上跟欧美网友对骂发泄。荷兰外交部长卡雷曼斯嘴硬得很,后台那些文件都快被曝光了,还死咬着不松口,继续撑着所谓的颜面。
这回被卡脖子的不光是芯片,更是整个欧洲的脸面。安世百分之七十的产能都在中国那边,荷兰手里握的不过是几张纸,就算嘴上功夫再厉害,找其他欧洲国家抱团取暖也没啥用,到头来还得看中国那边点不点头。这感觉就像你抢了人家的房产证,结果发现钥匙还在人家口袋里揣着呢。
荷兰首相斯霍夫专门跑到峰会上解释这事儿,被一圈人围着看热闹。话说得客客气气,“芯片危机我们马上处理”,心里头最明白,这锅一旦背上,一年半载都甭想翻身。
欧美那帮老资本家最擅长的就是把烂摊子推给别人。荷兰这回算是当了回活教材,照着美国人的剧本演了一出戏,现在台上台下全是喊救命的声音。
中国压根不吃这套。直接限制安世的出口,等于摁下了欧洲车企的暂停键。区别就在于,荷兰只能干等着,被逼着到处做外交推销,发帖子求点赞,都救不了自家经济部长的处境。
这两天欧洲那些企业天天催着要货,荷兰这边只能一边找借口搪塞,一边盼着天上掉馅饼。什么“知识产权保护”、“工厂转移”,这些纸面上的招数,根本挡不住中国的反制措施。一上桌就被拍得稀碎。
以前西方国家抢别人公司,随便签个字,合同就能变脸。中国这次摆明了不当冤大头,后手才是真正厉害的地方。安世的生产基地稳稳当当在中国手里攥着,荷兰要芯片,相当于伸手要施舍,谈判桌上连大声说话的底气都没有。
闻泰科技从2018年吃下安世开始,到今年被列进美国那份清单,一路被层层“穿透”,荷兰不过是台上的跑龙套,真正的导演还在华盛顿那边坐着呢。欧洲车企却被拖进这滩浑水,一边想保住市场,一边冲着荷兰吼:赶紧把芯片给我弄来!
来来回回折腾下来,荷兰人发现早就没退路了。当初信心满满觉得能搞定,现在成了众矢之的。“自作自受”这四个字用在这儿,还真是一点不冤枉,短时间内想脱身根本不可能。
这场风波一天不平息,阿姆斯特丹的压力就一天散不了。荷兰还想着跟中国讲讲情面,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剩下的只有后悔。眼下到底怎么收场,没人能拿主意,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戴着“欧洲第一背锅侠”的帽子,到处碰一鼻子灰。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的问题不少。荷兰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想两边都不得罪,结果两边都没落着好。欧盟内部本来就各怀心思,这下裂痕更明显了。德国法国那些大国看荷兰的眼神都不对劲,心里琢磨的是:你搞出来的烂摊子,凭什么让我们一起买单?
欧洲车企现在是真急眼了。生产线上少了芯片,车造不出来,订单堆成山也没用。工人在工厂里干等着,老板在办公室里转圈圈,股价一路往下掉,谁不心疼?这些企业本来就被新能源转型搞得焦头烂额,现在又添上芯片短缺这一出,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中国这边看得明白着呢。你荷兰既然敢动手,那就别怪人家不客气。反制措施一出,不光是针对荷兰,也是给整个西方看的:别以为能随便拿捏中国企业,真惹急了,大家一起受着。这招够狠,也够直接,让那些还想效仿荷兰的国家掂量掂量后果。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在旁边看戏看得挺起劲。他们当初给荷兰下套,现在看着荷兰跳火坑,心里指不定多乐呵。反正脏活累活让荷兰干了,出了事儿也是荷兰挡枪,美国坐在后面稳如泰山。这一手借刀杀人玩得溜,荷兰算是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荷兰国内现在也不太平。老百姓对政府的做法越来越不满,觉得为了讨好美国,把自己的经济利益给搭进去了。商界更是怨声载道,跟中国做生意本来好好的,现在搞成这样,损失谁来赔?政客们倒是嘴硬,可压力大得很,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欧盟那些官僚们也在想办法。开会讨论、发表声明、派特使协调,该走的程序一个不落。可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能管什么用?中国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态度,不是几份漂亮的文件。荷兰不拿出诚意来,这事儿就没完。
安世半导体这个公司本身就挺尴尬。名义上被荷兰控制了,实际上核心生产能力还在中国手里。这就好比你抢了人家的方向盘,但发动机还在人家车上装着,你能开到哪儿去?现在中国掐住供应链,荷兰想动也动不了,只能眼巴巴看着。
这场博弈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的问题。全球化这么多年,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想搞脱钩、搞切割,哪有那么简单?强行来一刀,伤的是双方,甚至自己伤得更重。荷兰这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教训够深刻了。
眼下这个局面,荷兰进退两难。往前走,中国那边的制裁摆在那儿,芯片供应指不上;往后退,美国那边不答应,欧盟内部也有一堆事儿要应付。左右都不是人,夹在中间受气,这滋味可真不好受。
有人说荷兰是被美国给坑了,这话有一定道理。可荷兰自己也不是什么小白兔,当初动手的时候可没少算计。现在吃了亏,只能说棋差一招,技不如人。国际博弈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荷兰这回算是交了学费,就看能不能记住教训了。
欧洲车企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赶紧解决问题。他们可不管什么政治考量、战略布局,只要能拿到芯片,让生产线转起来,怎么着都行。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了。只能一边催促政府想办法,一边自己找其他供应商顶着,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这场风波还会持续多久,没人说得准。荷兰想快刀斩乱麻解决问题,可中国那边不点头,什么都是白搭。时间拖得越长,损失就越大,荷兰的处境就越被动。现在全世界都看着呢,看你荷兰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
说到最后,你觉得荷兰还能不能把这事儿摆平?中国会不会松口?欧洲那些车企能撑多久?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大家一起聊聊这事儿到底会怎么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