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极氪吵完0自燃,阿维塔就拉着奔驰宝马原地飞升

讲真,阿维塔06这把火,烧得真是艺术。

不是说车烧得有多好看,而是在这个时间点,用这种“一拖七”的壮烈方式,把自己和旁边的奔驰宝马一起送走,这本身就是一场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行为艺术。简直是大型献-身-现场,车主的心在滴血,同行看了估计也得傻眼,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画里气活过来。

一个刚买一个半月,里程刚过一千公里的新车,就这么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把自己修炼成了一颗舍利子,顺便还把邻居家的豪车一起给“普度”了。这哪是自燃,这是要原地飞升,拉着大家一起去西天取经。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哪?不在于它烧了,而在于它烧得“不讲武德”。

第一个疑点,所谓的“24小时电池监控系统”。

按照官方宣传,这套系统就是个赛博保安,24小时三班倒,但凡电池有点头疼脑热,体温稍微一不对劲,它就应该一边“滴滴滴”地给总部打小报告,一边火速发微信通知车主:“老板,咱家电池好像有点emo了,要不要关心一下?”

结果呢?车主APP里都显示车内76度了,这温度,都够在里面低温慢烤一块牛排了。结果这个赛博保安,愣是一声不吭。它在干嘛?它在思考人生吗?还是说,它看到了76这个数字,觉得“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于是陷入了巨大的哲学思辨,最终决定用沉默来对抗这个荒诞的世界?

这就像你花大价钱请了个保镖,结果强盗都把你家搬空了,你问保镖去哪了,他告诉你,他当时正在专心致志地给你念《平安经》。你感动吗?你不敢动。

这套系统,在没出事前,是写在PPT里的金钟罩铁布衫,是让用户掏钱的定心丸;出事后,它就变成了一串代码,一个bug,一个“正在调查”的谜。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老韭菜,早就对这些“智能守护”祛魅了。什么哨兵模式,什么实时监控,最终都抵不过现实世界里一个不讲道理的短路。

我突然想起来我车里那个很久没用的香薰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夏天变成一个定时炸弹。中年人的焦虑,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第二个疑点,火苗可能从副驾窜出,而非底盘。

这就更有意思了。如果真是这样,那电池包可就太冤了。宁德时代估计要连夜给阿维塔磕一个,感谢你没把锅直接甩过来。但这事儿反而更恐怖了。

我们天天防着电池,结果你告诉我,内饰里可能藏着一个“雷电法王杨永信”?一言不合就给你来个十万伏特?这比电池热失控还防不胜防。电池起码还有个底盘护着,这要是内饰电路问题,那可真是任意门,想在哪烧就在哪烧,突出一个随心所欲。

当然,官方没出结论前,咱们不能瞎猜。万一是车主放了什么压缩毛巾遇水膨胀挤压了线路呢?万一是老花镜聚焦阳光点燃了纸巾呢?但问题是,这些场景,不正是所谓“智能汽车”应该考虑到的“极限工况”吗?

你不能指望每个用户都是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工程师。真正的战场,就是这些充满了矿泉水瓶、充电宝、熊孩子和二哈的移动狗窝。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一个道理。你的安全冗余,能不能干得过一个把油门当刹车踩的大爷,你的电路防护,能不能扛得住一瓶被熊孩子拧开的可乐。这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刚和极氪吵完0自燃,阿维塔就拉着奔驰宝马原地飞升-有驾

所以这事儿的根源,从来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尤其是,阿维塔之前还和极氪为了谁是“0自燃”金身吵得不可开交。

这就是典型的“修仙小说主角定律”。一个角色,只要敢在书里说“我这一生,从未败过”,那下一章他必定会被主角按在地上摩擦。一个品牌,只要敢把“0自燃”挂在嘴边,那宇宙间的某种神秘力量,或者说墨菲定律,就会开始盯着你,就等你出糗。

立Flag,然后Flag倒了,这简直是互联网传播的典中典。

为什么车企都爱吹这个牛X?

因为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的存量竞争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家都在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点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氛围下,你说你“比较安全”,等于什么都没说。消费者听不懂。你必须说你是“绝对安全”、“金刚不坏”、“0自燃”。你必须用最极端的词汇,去抢占用户心智里那个最脆弱的位置。

加大,加大,再加大。

安全,安全,更安全。

不燃,不燃,永不燃。

这种洗脑式的重复,就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你不喊,你的对手在喊。对手喊了,销量上去了,你就得跟着喊,甚至要喊得更大声。

但讲真,作为一个品牌,吹这种牛X的风险太高了。

这就好比奔驰。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变速箱吗?都不是。是那个三叉星徽。是这个标带来的“玄学”光环。你买了奔驰,你获得的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我很稳健,我很成功”的心理暗示。这是一种信仰。

同样,电车时代,安全就是最大的信仰。用户买的不是那堆铁皮和电池,是“我能安全地把孩子从A点送到B点”的承诺。

刚和极氪吵完0自燃,阿维塔就拉着奔驰宝马原地飞升-有驾

当阿维塔把“0自燃”的旗子立起来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在构建一种新的品牌信仰。但是信仰这个东西,非常脆弱。它经不起一次公开的焚烧。尤其是这种“买一送七”的烧法。

刚和极氪吵完0自燃,阿维塔就拉着奔驰宝马原地飞升-有驾
刚和极氪吵完0自燃,阿维塔就拉着奔驰宝马原地飞升-有驾

这简直就是把用户的信任放在地上反复摩擦!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马后炮。但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事前诸葛亮稀有,事后猪一样遍地走。

但话说回来,在这场掀桌子的战争里,如果你不喊这种口号,可能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早就被饿死了。所以,这是不是一种无解的循环?为了活下去,必须吹牛X;而吹了牛X,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这可能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吧。

所以,这起事件,对整个行业的教训是什么?

不是要做更安全的电池,不是要做更牛X的监控。这些都是术的层面。

道,只有一个字:怂。

要承认技术的边界,承认现实的混乱,承认概率永远存在。不要轻易地去构建那个虚妄的、完美的“安全神话”。

因为神话一旦破灭,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被这场大火烧得一干二净。甚至,连旁边那7台车的车主,都会变成你一辈子的黑粉。

所以,对我们普通吃瓜群众来说,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很简单。

以后停车场,尽量别停在那些把“0自燃”挂嘴边的新能源车旁边。

这是一个纯粹的物理问题,跟品牌和信仰都无关。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