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战略调整!回归燃油车!电动计划要搁浅?

最近车圈可真是热闹,前脚还在喊着“电动化大势所趋”,后脚豪华品牌就开始“反向操作”了。你说这事儿魔不魔幻?宾利突然宣布:不,我们还要继续造燃油车! 没错,那个开着添越、欧陆GT,走路都带风的英伦贵族,居然要给燃油车“续命”了。要知道,几年前他们还信誓旦旦说2035年全面电动化,现在这操作,是不是有点打脸?但别急着下结论,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宾利这波操作到底是“战略倒退”,还是“清醒过来”?

先说重点:宾利不打算放弃添越、欧陆GT和飞驰的纯燃油继任车型了。原本这些车的下一代只会推插混或纯电,但现在,纯燃油版会继续存在。为啥?很简单,市场不买账。尤其是中东和北美这些“土豪聚集地”,人家就爱大排量V8、W12那种浑厚的声浪和油门一踩就来的推背感,电动机的“安静丝滑”反而少了点灵魂。你说你把车做成了“床车”,人家要的是“驾驶玩具”啊!

而且,这事儿真不能怪宾利“不坚定”。你想想,宾利是谁家的?大众集团。保时捷和奥迪这两个“亲兄弟”最近也都在燃油车上“支棱起来”了。保时捷直接砸31亿欧元延长燃油车寿命,连旗舰K1都不电动化了;奥迪也取消了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三大品牌共用平台和技术,大哥们都不玩了,宾利还能硬撑? 这不是战略失败,是现实太骨感。

咱们再来看看宾利这几款“国民神车”为啥非得留着燃油版。先说添越,这车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装逼利器”,开出去,走路都摇头晃脑。但你要换成纯电,重量增加,操控还能这么灵活?V8发动机那种低吼,换成电机的“滋滋”声,是不是少了点味道?动力系统的调校,可不只是参数堆砌,还有那种人车沟通的“上头”感。宾利自己也清楚,L2级辅助驾驶再强,也替代不了V8声浪带来的肾上腺素飙升。

宾利战略调整!回归燃油车!电动计划要搁浅?-有驾

再说欧陆GT,这可是“出片利器”中的顶流。流线型车身、无边框车门、点亮时堪比“灯厂”的矩阵大灯,开出去就是社交货币。但你要它变成电动车,电池堆在底盘,重心是低了,可车重也上去了,过弯的轻盈感会不会打折?车辆悬挂系统调得再好,也架不住多出几百公斤的电池。那些追求驾驶乐趣的车主,会买账吗?恐怕不少人直接“劝退”。

还有飞驰,行政级座驾,后排老板坐着舒服是王道。但前排司机也得有驾驶欲望啊。燃油版的飞驰,动力随叫随到,变速箱逻辑聪明,开起来不像是在开一台5米多长的车。换成纯电,虽然加速猛,但那种线性的动力输出、换挡的节奏感,全没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再先进,也弥补不了驾驶参与感的缺失。

当然,宾利也没完全放弃电动化。2026年开始,每年都会推新的插混或纯电车型,克鲁工厂的电动产线也在建。这说明啥?他们不是“天塌了”放弃电动,而是选择“两条腿走路”。插电混合动力是个不错的折中方案,既有燃油的续航和驾驶感,又能满足城市短途用电的需求,还能应付越来越严的排放法规。这波操作,其实挺聪明。

咱们再横向比比看。保时捷卡宴,电动版Taycan卖得不错,但新款卡宴依然保留了V8燃油版,甚至性能更强。为啥?因为客户要的就是那股“老咕噜棒子”的机械味。奥迪A8,电动版e-tron GT很帅,但燃油版A8L在舒适性和品牌认知上依然“顶呱呱”。相比之下,宾利这波调整,更像是在“倾听用户”,而不是“教育用户”。

宾利战略调整!回归燃油车!电动计划要搁浅?-有驾

再看特斯拉,纯电“神车”代表,但Model S Plaid加速是快,可你见过几个车主拿它去跑山?百公里加速2秒多又怎样,日常用得着吗?而且特斯拉的内饰,跟宾利一比,简直像“买菜车”。舒适性配置和豪华氛围,根本不是一个维度。你说宾利放弃电动化是“凉凉”?我看是他们更清楚自己卖的是啥——是身份,是体验,是那种“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尊贵感,不是冷冰冰的参数表。

所以说,宾利这波“重拾燃油车”,真不是倒退,而是认清了豪华车的本质。电动化是趋势,但不是唯一。在高端市场,情感价值远大于技术参数。V8的声浪、手动挡的节奏、机械仪表的质感,这些才是让人心动的“真香”点。一味追求电动,反而可能丢了魂。

当然,未来肯定还是电动的天下。但这个“未来”到底多远?没人说得清。电池技术、充电基建、用户习惯,都是变量。宾利选择多留几年燃油车,给自己和用户更多缓冲期,这操作,我给个赞。

宾利战略调整!回归燃油车!电动计划要搁浅?-有驾

所以最后,我想问问你:这样的宾利,你还爱吗?你会考虑买一台带V8声浪的添越,还是选择安静丝滑的电动版?面对电动化浪潮,豪华品牌到底该不该“硬刚”?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