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你们敢信?
咱这儿还没把方程豹豹8盼来呢,人家的“分身”Denza B8,已经悄咪咪地跑到澳洲大陆上“蹦跶”了。
而且,那车谍照一出来,我差点儿把手里的咖啡都喷了,那叫一个花里胡哨的伪装服,搞得跟要去参加什么越野伪装舞会似的。
你说这感觉,像不像你家养了多年的老母鸡,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它不仅学会了下蛋,还在国际赛场上拿了金牌?
那种又惊又喜,还带着点儿“卧槽”的复杂情绪,一下就涌上心头。
话说回来,这事儿吧,其实也挺符合比亚迪这些年的路子。
你看它在国内,那叫一个“闷声发大财”,埋头搞技术,搞得跟个闭关修炼的武林高手似的。
结果呢?
一出山,就带着各种“黑科技”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现在到了澳洲,它又玩儿起了新花样,把方程豹这硬派越野的牌子,套了个腾势Denza的“马甲”。
这操作,属实有点儿意思。
这就像是给一个武林高手起了个洋气的英文名,既能让老外觉得亲切,又能保持品牌的神秘感,高,实在是高。
不过,最让我感到意外,甚至有点儿“拧巴”的,是Denza B8的前脸。
在国内,我们见到的豹8,那封闭式格栅设计,简直就是“未来战士”的标配,酷炫到没朋友。
可到了澳洲,这哥们儿的前脸竟然换成了直瀑式中网。
这下好了,直接从“科幻片”跳到了“硬核纪录片”。
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迎合当地人对传统越野车的审美,还是说,比亚迪也在玩儿“因地制宜”的策略?
我琢磨着,这背后可能是个挺有意思的心理学问题。
澳洲那片土地,人们对越野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们可能更喜欢那种粗犷、野性的感觉,直瀑式中网正好符合了这种审美。
这就像是一个歌手,在国内唱着流行情歌,到了国外,为了迎合当地口味,直接换上了乡村民谣,虽然风格变了,但骨子里的音乐素养一点没少。
别看前脸变了,Denza B8的“硬核”内核可是一点没打折。
它跟国内的豹8一样,都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这玩意儿在越野圈里,就是“王炸”级别的存在。
非承载式车身,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辆车的“金钟罩铁布衫”,在面对各种烂路、泥潭时,能更好地保护车身,让车辆在“泥潭里摸爬滚打”时,也能保持稳定。
而且,它还跟比亚迪在海外卖得不错的Shark皮卡出自同一个DMO平台。
这平台,简直就是为越野而生的,所以,Denza B8的越野能力,绝对是杠杠的。
说到这儿,我得给你看看Denza B8的“三围”。
它的车身长度达到了5195毫米,轴距也有2920毫米。
这俩数据一摆出来,我就知道,比亚迪这次是动真格了,不是来闹着玩儿的。
这尺寸,比澳洲那边的“老炮儿”丰田LC还要长上200毫米,轴距也多了70毫米。
这感觉,就像是拳击赛场上,一个新来的重量级选手,直接站在了老前辈的面前,还没开打,气势上就已经赢了一半。
这数据,足以证明比亚迪这次是来挑战权威的,它就是要用绝对的实力,去硬碰硬地跟那些在澳洲越野市场“称王称霸”多年的老牌巨头掰手腕。
再来说说动力。
Denza B8的动力系统,应该会跟国内的豹8保持一致,采用2.0T插电式混动,搭配前后双电机。
这套动力组合,简直就是“怪物”级别的存在,系统总功率550千瓦,总扭矩更是高达760牛·米。
这个扭矩,比丰田LC的柴油V6都要猛,甚至能跟奔驰AMG GLE 63的4.0T双涡轮V8掰掰手腕。
虽然Denza B8的零百加速比AMG GLE 63慢了那么一丢丢,但你得想想,它整备质量超过了3吨。
这就像是一个相扑选手和一个百米飞人赛跑,虽然相扑选手可能跑不过,但他的力量,足以把整个赛道掀翻。
这才是Denza B8真正的杀手锏。
不过,有个事儿,让我在高兴之余,又有点儿小失落。
从澳洲的注册文件上看,Denza B8将不会搭载激光雷达,也就意味着,国内的“天神之眼-B”驾驶辅助系统,在澳洲是无缘相见了。
这事儿吧,就像你期待已久的电影,终于上映了,结果你发现,最精彩的几个镜头,在国外版本里被剪掉了。
虽然有点遗憾,但也能理解。
这背后,可能是法规的限制,也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让车子在当地更有竞争力。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只有权衡利弊。
从Denza B8的伪装车在澳洲路试的动作来看,比亚迪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但又充满决心。
他们不是把车子简单地“运”到海外,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在当地进行测试,去适应当地的道路、气候,甚至是人们的生活习惯。
这种“精雕细琢”的精神,才是一个真正想要“走出去”的品牌应该具备的。
我想起当年,华为在海外市场一步步摸索,最终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巨头。
如今,比亚迪也正在走一条类似的路。
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卖车,而是在输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技术理念。
这背后,是一个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也是一个“中国力量”在全球舞台上自信的展现。
我们曾经羡慕国外的豪车,现在,我们自己的车,也能在别人的地盘上,跟他们一较高下。
这感觉,真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