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

讲真,阿斯顿·马丁又出来整活了,推出了个DB12 S。我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乐。第二反应是,这帮英国老钱,终于开窍了,他们彻底悟了,在消费主义的终极奥义上,他们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他们不是在造车,他们是在进行一场针对全球顶级富豪的大型行为艺术,主题是《如何优雅地掏空你的钱包,而你还得说谢谢》。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这台所谓的DB12 S,核心升级是什么?双涡轮V8发动机,从680马力提升到了700马力。百公里加速,从3.5秒缩短到了3.4秒。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从一个你根本无法感知的快,变成了另一个你同样无法感知的快。这增加的20匹马力,在现实世界中,唯一的应用场景,可能就是当你在比佛利山庄的红绿灯前,旁边停了另一台普通DB12时,你可以在心里默念:“呵,凡人。”然后绿灯一亮,你们俩一起被前面那台送外卖的电瓶车卡得死死的。这0.1秒的提升,够干啥?够你在堵车的时候,多骂一句“坏了菜了”。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但你以为阿斯顿·马丁不懂吗?不,他们太懂了。他们洞悉了富人世界的本质,那不是一个物理世界,而是一个玄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参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号”。S,就是这台车的新法号。有了这个S,你就不是普通的居士了,你是戒律堂首座。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你从筑基初期,辛辛苦苦闭关十年,终于突破到了筑基中期,实力提升了百分之三,但你的道号后面可以加个“真人”了。别人见你,都得拱手作揖。就问你怕不怕?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多花几十万只为快0.1秒,我终于看懂了阿斯顿·马丁的富人玄-有驾

他们还标配了碳陶瓷刹车,减重27公斤。27公斤,一个中型犬的重量。对于一个体重接近两吨的钢铁巨兽来说,这27公斤的减重,就像三体人舰队里有一个士兵今天决定不吃午饭一样,对整个舰队的质量影响,约等于零。但它听起来就很厉害,对不对?“我的车,刹车盘是碳陶瓷的,比你的轻了27公斤。”这话一出口,气场就来了。这减掉的不是簧下质量,这是减掉了你内心深处对阶级滑落的恐惧。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压缩毛巾,遇水则发,让你在社交场合瞬间膨胀。

真正的杀招,藏在细节里。内饰里,那个驾驶模式旋转拨钮,变成了红色的。红色!这简直是天才般的设计。它就像一个情绪稳定器,在无声地嘶吼。它在告诉你,这台车,现在“心态爆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旋钮,它是这台车修炼出的“内丹”,是它的道心所在。当你朋友坐进你的车,你不需要解释那20匹马力,你也不需要科普那27公斤的减重,你只需要不经意地,用一根手指,轻轻拨动那个红色的旋钮。那一瞬间,空气都会凝固。你朋友会懂的,一切尽在不言中。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比喻成修仙有点尬,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贴切。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越来越理解这种逻辑。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那个东西本身,而是那个东西所带来的“确定性”。就像你为什么非要买最新款的iPhone?难道你真的需要那个“灵动岛”去养电子宠物吗?不,你需要的是一种身份确认,一种“我还在牌桌上”的心理暗示。阿斯顿·马丁的S,就是这种暗示的实体化。它在对车主说:“是是是,我知道电车很快,我知道时代变了,但你看,我们还在坚持做这种又帅又没用的东西,而且我们还给它升级了,虽然升级得不多,但这就是态度。你买下它,就等于为我们这种‘不务正业’投了赞成票。”

你看,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了,那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这边比亚迪直接掀桌子,那边小米把餐厅都快爆了,蔚来的乐道更是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拼命,都在“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冲锋。可阿斯顿·马丁在干嘛?它在自己的结界里,慢悠悠地举办品鉴会。外面洪水滔天,结界里香槟杯都不能晃。

这就很魔幻。一边是民粹解构,大家用“老头乐”就能把自动驾驶的牛皮戳破,高喊“冰箱彩电大沙发才是王道”;另一边是品牌玄学,是信仰充值。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本人。而阿斯顿·马丁最值钱的,就是它始终在扮演“阿斯顿·马丁”这件事本身。它必须端着,必须优雅,必须做一些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没啥用的升级。这是一种职责。就为了这20匹马力?你疯了吗!对,就是要疯,就是要不讲道理。

说起来,我前几天在地下车库,看到一台911。车主在旁边打电话,内容大概是他的股票又绿了。但他挂了电话,坐进车里,点火,那一声轰鸣之后,我感觉他整个人都舒展了。那一刻,股票的涨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拥有一台91İ。DB12 S也是一个道理。它不是交通工具,它是一剂猛药,专治各种人生不如意。你事业不顺?来一脚油门。你家庭不睦?再来一脚油门。油门解决不了的,那个红色的旋钮可以。

所以,这台DB12 S的发布,不是一个技术事件,而是一个神学事件。它在巩固自己的基本盘,在对自己信徒们进行精神上的“OTA升级”。它在告诉那些已经拥有DB12的人:“你们的版本,落后了。”也在告诉那些潜在的买家:“一步到位,直接成仙,不要走弯路。”至于那可能超过27.5万美元的售价,那不叫售价,那叫“奉献”。

所以,这车值吗?废话,太值了。因为对于会买它的人来说,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廉价的冒犯。他们买的不是性能,买的不是参数,他们买的是一个选择权,一个可以随时选择“不讲道理”的权力。而这个红色的S,就是权力的印章。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