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今晚我真的三观震碎了。车,要是坏半道上,就你一个人,推不动怎么办?把安全带拉到最长,卡上车门,往肩上一套,你就能一边推车,一边用手够着方向盘了。我天,发明这招的人简直是天才。感觉开了这么多年车,跟白开了一样。
你说气不气?还有更绝的。开远光灯,然后把雨刮的杆子往上抬一下,呲——的一声,两个小喷头就出来洗大灯了。高级感瞬间拉满。是真的,有些事,4S店巴不得你一辈子都不知道。像我这个行家,平时除了常规保养,基本也不太钻研这些盲区技巧,结果今天发现,原来车坏半道上,我还能靠自己应付一下。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些骚操作。比如车门的锁点,拆起来其实很简单。副驾那个手套箱,两边卡扣一掰,自己就能拆下来。空调滤芯,网购几十块,自己换,快得很。你总不可能每次小毛病都跑4S店,光换个滤芯就几百块,实在是没必要。而且,很多人不了解,雨刮器除了用惯了那几种绞尽脑汁的神器外,其实操作也很容易。
反正,我的意思不是说非得DIY,是提醒自己要有点基础常识。要打个比喻,就像生活中学点应急手工活一样,车上也是一样。那些隐藏技能不花钱学,心里总是悬着点事。你要是知道车的机油不用非得非官方加,就能节省一笔。不然每次维护,85%的支出都得交给维修工。有时候真不太敢相信,修车的人里面,有不少是顺便推销的。
主机厂的配件,价格实在贵得离谱。雨刮片原装的,30多块一片,换下来真想砸了键盘。其实自己换很方便,网上最靠得住的评价是:比起店里几百块的全套,自己动手成本少了大半。店里还会忽悠你,说你这个刮片损坏了,要换原装。但实际上,普通的三无货在网上买,质量也挺可靠。
你是不是也有点疑问?像我一开始也觉得,普通用户自己修车怎么可能做到?很多技巧没有那么复杂。拆车门还能顺手搞定,空调滤芯自己换一换,费不了多少时间,还省下一大笔。对了,小妙招之一:把车熄火后,那个雨刮杆用上升起功能,洗灯时不用动手也能让灯洗得很干净,而且更加安全—真的是一举多得。
……其实我只打算聊两分钟,但,又想说点别的。你知道现在的车,其实除了电子配置日益丰富,固件也在不断升级,像我的车,去年搞了个车机固件更新,差点把我气晕过去。明明只是几行代码,结果折腾了个晚上,还得跑人家店里,让人理解不了的技术门槛。
那天我还碰到个朋友,开新一代SUV,价格差不多。说实话,这车内饰好看,但我试了试,座椅调节麻烦死了,塑料感太重。这就让我想起,很多车为了追求外观、配置,反而忘了用起来的舒适性。他还提到,油耗居然比我那辆老车高10%左右,我就一直在想,设计师是不是没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才会搞成这样。
对了,差点忘了问你:你注意到你那台车的轮胎磨损不?哪怕只开了3万公里,心里是不是觉得磨损还好就算了?有些车轮胎磨损不一,可能跟胎压有关,也跟驾驶惯有关(我算过,大约每个轮胎的胎压不一样,影响轮胎寿命)。但你知道么?大部分车主,基本都不在意,经常放着30、40的胎压在那,也没留意过其实际影响。
不管怎么说,车这个东西,还是工具。我们能从中学会点自救技能。像我现在明白了个道理:车子遇点小事,别马上奔4S店,要懂得自己应付,省得折腾一星期,少了点焦虑。网购圈的很多自修指南,我觉得挺实用,买个千元左右的工具箱,配合几个常用备件,出门不再歇菜。
再给你抛个问题:你会想到,你家的车,究竟还有没有那些隐藏技能没发现?像我,干自媒体讲车,也会经常陷入没考虑到的细节,很多车的妙处,就是那点看似琐碎却实用的细节在支撑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