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发动机出点小故障,大家都能理解,谁还没遇到过点小刮小碰?但要是发动机一鼓作气闹到挂了,那心里就得琢磨——这到底是碰上马蜂窝了,还是撞到铁板了。最近,本田和讴歌的车主们就集体遇上了这么个“铁板”,引来了美国交通安全部门的大动作。
这事发生在美国,时间点这两年闹得挺热。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NHTSA,盯上了本田和讴歌两大品牌的车。不是说小范围抽查,而是规模不小——140万辆,堪比一个县的私家车数量。具体到车型,讴歌MDX、讴歌TLX、本田Pilot、本田Ridgeline还有本田Odyssey,全都是搭载3.5升V6发动机的主力车型。年份涵盖了从2016年到2020年这五年,基本属于最近年轻的“新车”。
说说这发动机毛病吧,重点在连杆轴承这儿。你要是不知道连杆轴承是啥,可以简单想成发动机内部的一双“跑鞋”,负责动力传递。这个轴承要是撑不住、磨损严重,发动机就可能熄火、甚至遭到彻底破坏。嚯,大家听着发动机损毁还以为车子进水了,其实就是里头的小零件闹情绪。更糟糕的是,一旦坏了,修理起来不是换块皮带那么简单,整个发动机可能要“推倒重来”,花钱如流水。
说到这里,熟悉本田的人可能会想,去年不是召回过一批车吗?2023年,本田确实因为曲轴制造缺陷,主动召回了大约25万台车。这波毛病和之前的还不是“亲兄弟”,而是“远房亲戚”。NHTSA这次调查的是另一起问题,并不和去年那个召回重合,更不是同一个毛病。这就像家里连续两个孩子感冒,但医生说不是传染的。
牵涉到这么多车型,车主不乐意了。截止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位车主或维修站报告了相关案例,还有七次事故跟这发动机故障有关,要么是撞了,要么出现了火灾。“龙游浅水遭虾戏”,谁想到一台本田,开着好好的,突然风吹草动一阵响,就得大修特修。
本田这些年,靠着“省油、耐用、平民”赢得了大批忠实粉丝。但这事一出来,多少让人“信心有点失足”。当然,事情还没到一锤定音的地步。NHTSA现在只是调查,具体会不会要求厂家再次大规模召回,还得看接下来的数据和检测。平心而论,大型车企遇到技术难题不稀奇,关键在于怎么处理,怎么负责。
纵观美国的车市,这种发动机大面积出问题,带来的影响从消费者信赖,到二手车市场,再到维修费用,连锁反应一个都不少。想想一家四口,买了本田奥德赛,准备自驾游呢结果蹲了维修站半个月,谁心里不得上火?尤其是这些年大家又都讲究安全出行,这种隐患更让人坐立不安。
当然,厂家的态度很重要。本田一向以服务见长,如果这次能快速响应,充分沟通,给出补救措施,想必还是能挽回不少信心。但要是一拖再拖,推三阻四,消费者就得用脚投票了。有点像门口饭店,味道再好,出了问题如果老板瞄着锅作弊不吭声,食客就都要另找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这种核心部件出问题,背后可能牵涉到材料、设计、制造和供应链等一连串环节。过去本田的V6发动机被奉为“省心之选”,谁能想到如今“风水流转”,成了焦点人物。更有不少老司机反映,开了几万公里,居然出现无预警熄火,真是“画蛇添足惹麻烦”。
美国的调查流程也颇为认真。NHTSA先是广撒网收集投诉,随后技术部门介入,拆解发动机分析故障点。对于有维修经历的人来说,碰上连杆轴承咬死这种状况,常常意味着大修甚至换机。消费者面对这种意外,大多是又气又无奈,维修费用动辄上万美元,简直像“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有意思的是,这一批涉事车型,过去在美国市场销量颇高。大家都习惯将本田拿来与丰田比安全、比耐久。这回连轴承都出岔子,就像老虎拉车掉了轱辘,难免让人质疑“厉害的发动机到底跑了啥弯路”。更有些老车主忍不住调侃,“本田是好本田,就是要搭上好运气”。
车主之间也开始了自救。有人网络发帖组团维权,有人直接联系直属经销商,有人开始讴歌和本田的“零件流言”。坊间的大话不胫而走,维修师傅也多了不少“经验之谈”。新买车的人怕碰雷,开旧车的人怕半路翻船,车圈可谓风声鹤唳。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事儿代表了个提醒:买车不能只看广告,更要盯紧质量和售后。有的家庭买车就是为了认准省心,可一旦“省心”的车变成闹心,大家自然要为权益发声。有的车主说,自己开着本田Pilot就等开到退休,这下看着维修单都想提前退休了。
厂家这边,压力也不小。不光是面对美国监管部门的质询,恐怕连全球其他市场也会关注相关发动机的状况。有的配件商开始担心后续订单,有的经销商忙着接待车主诉苦。大家都知道,车企的口碑,往往都是靠关键时刻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百年修得本田缘”,谁都不想最后一朝丢了招牌。
有时候,事情就这么巧合。2023年的曲轴问题还没彻底淡出人们视线,没想到连杆轴承又成新一波风暴中心。本田如此体量的大厂,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毋庸置疑,这回连主力车型都中招,确实让外界有些意外。
从维修师傅的角度来看,这类发动机组装精度要求高,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平时保养能管几年,可一碰上轴承咬死,就算牛刀也难破筋骨。车主只能眼巴巴盼着官方出新招,别让自己变成被修理单“鞭打”的倒霉蛋。
说到底,车企和经销商、车主和维修站,都是汽车生态链上的一环。这次发动机事故,就像给大家上了一堂“质量警示课”,提醒所有人不要对技术掉以轻心。尤其是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零部件复杂度越来越高,厂家要把好最后一关。
这件事的后续还得看调查进度。NHTSA会继续追踪案例,看看是不是需要官方召回。消费者则要看本田和讴歌是否拿出诚意,毕竟大家买的不仅是座驾,更是日常出行的安全感。谁都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但不希望这条路是通往维修站。
最后说一句,买车要眼明心亮,看质量看口碑,不跟风也不迷信。毕竟,出行安心才是王道。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