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

现在咱们老百姓聊起天来,除了房价和孩子上学,聊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汽车了。

尤其是这几年,国产新能源车跟雨后春笋似的,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技术、设计、价格,打得那叫一个热闹。

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么多牌子,看着眼都花了,将来这大浪淘沙的,到底谁能留下来,谁又会成为时代的眼泪呢?

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有驾

有意思的是,现在的人不光问专家,还喜欢问人工智能,想看看机器的大脑是怎么想的。

这不,最近一个叫“豆包”的AI就给出了它的一份预测名单,咱们不妨就着这份名单,好好聊聊现在这车市的局势,也看看这些被看好的车企,到底凭啥能入得了AI的“法眼”。

AI给出的这份名单,排在第一位的,大家几乎都能猜到,就是比亚迪。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管是看销量榜,还是看技术新闻,比亚迪如今的地位确实是独一档的。

就拿数据说话,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突破了300万辆,这个数字放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

它厉害的地方在于,不光是车卖得好,更关键的是它把核心技术都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从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到车规级的芯片,几乎全都能自给自足。

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不光总分考第一,而且语文、数学、英语门门都是顶尖,不偏科,基础还特别扎实,这样的企业,你说它的抗风险能力能不强吗?

所以AI把它放在第一,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排在后面的几位,也都是咱们耳熟能详的“老面孔”了。

比如吉利,这位可以说是传统车企里转型最积极、思路最开阔的代表。

吉利的路子走得很宽,它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你看它旗下,既有面向大众的吉利、几何,又有走高端路线的领克、极氪,甚至还把沃尔沃、路特斯这些国际大牌收入囊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品牌矩阵。

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有驾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不同的品牌对准不同的消费人群,从几万块的代步车到上百万的豪华车,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求。

这种多条腿走路的策略,让吉利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显得从容不迫。

还有长城和奇瑞,这两位也是传统车企里的硬汉。

长城汽车在SUV和皮卡这两个领域里,那根基是相当深厚的。

一提哈弗H6,很多人都会点头说“国民神车”;一提坦克系列,那硬派越野的形象就立刻浮现在眼前。

它很聪明,先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做到极致,建立起口碑和用户基础,然后再稳扎稳打地向新能源和智能化拓展。

奇瑞呢,则被称为“技术宅”和“出口大王”。

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有驾

在国内市场打得火热的时候,奇瑞早就把眼光投向了海外,默默耕耘,现在已经连续多年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名,累计出口量都超过了500万辆。

这意味着奇瑞的收入来源更多元,不会因为国内市场的短期波动而伤筋动骨,这条出海之路给它上了一道厚厚的保险。

当然,名单里也少不了新势力的身影,理想和小米就是其中的代表。

理想汽车的成功,在于它极其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它没有去拼纯电续航,也没有去讲那些高深的技术概念,而是踏踏实实地解决了大家庭出行的空间焦虑和长途旅行的续航焦虑,凭借“奶爸神车”的定位,硬是在三十万以上的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而小米汽车的入局,则更像是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行业。

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有驾

雷军带着小米手机积累的巨大流量和成熟的智能生态系统跨界而来,大家对它的期待,已经不单单是一辆车,而是一个能与手机、家居无缝连接的智能移动终端。

它的潜力,更多在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聊了这么多,咱们再回到排在第一的比亚迪身上。

为什么它能如此稳固?

除了我们前面说的技术和销量,更重要的是它在做一件其他车企很少做,或者说没能力做的事情——把顶尖的汽车技术,变成普通人看得见、摸得着、玩得爽的真实体验。

最近比亚迪在郑州新开业的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个赛车场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不是简单地画几条线、铺上沥青那么简单。

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有驾

比亚迪是直接把全国各地最有特色的极限地形,给你浓缩打包,然后“搬”到了城市里。

其中最震撼的,莫过于那个叫“悬天沙坡”的大家伙。

根据官方数据,这个人工沙坡的垂直高度达到了29.6米,差不多有10层楼那么高,坡度更是达到了28度。

因为这个,它还拿下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以前你要想体验那种开着越野车从高高的沙丘上俯冲下来的刺激,得大老远跑到内蒙古的阿拉善或者新疆的沙漠里去,现在,在郑州这个大城市里,你就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快感。

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八大场景体验,豆包预测车企未来存活-有驾

除了这个破纪录的沙坡,整个赛车场还设计了足足八大体验场景。

比如,有专门模拟冰雪路面的“漂移冰道”,让你能安全地体验车辆失控打滑时,电子稳定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有水深不同的“浮水航行池”和“模拟水道”,让你亲眼看看新能源车,尤其是比亚迪的车,在水里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到底怎么样;还有各种模仿野外路况的越野专区,什么炮弹坑、交叉轴、驼峰路,你能想到的越野障碍,这里基本都有。

比亚迪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和成本,去建这样一个地方呢?

说白了,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沟通方式。

以前车企开发布会,都是讲一堆复杂的专业术语,什么扭矩平台、毫秒级响应,普通消费者听得云里雾里。

现在比亚迪换了一种玩法,它直接说:“别听我吹牛,你自己来开。我的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到底有多强,我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到底有多稳,你自己到这个场地里来,把它开到极限,亲身感受一下就知道了。”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比任何华丽的广告词都更有说服力。

它不仅是在展示产品,更是在展示一种强大的技术自信。

当别的品牌还在为怎么把车卖出去而发愁时,比亚迪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汽车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并信任它的技术。

这种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卖文化的转变,可能才是它能够被AI和市场一致看好,并远远甩开对手的真正原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