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现在这汽车市场,新能源车跟雨后春笋似的,国产车的配置单拉出来能吓人一跳,大屏幕、智能语音、自动驾驶恨不得都成标配了。
就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要是有人跟你说,花个十三四万的裸车价,去买一台大众帕萨特,而且还是燃油版的,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人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毕竟眼瞅着就要到2026年了,这台看起来有点“老派”的德系B级车,到底还有没有竞争力?
今天咱们就把这台话题中心的车,也就是帕萨特出众款的380龙腾版,从里到外好好审视一番,看看它究竟是情怀的产物,还是被低估了的性价比之选。
首先咱们从大家最在意的“门面”说起,也就是这车的外观。
第一眼看到这台出众款帕萨特,那股浓浓的大众味儿就扑面而来了。
它用的还是上一代的设计风格,整个前脸看起来特别沉稳、扎实,有点像它那个兄弟车型迈腾B8,但仔细看的话,会觉得帕萨特的气场更偏向于商务和稳重。
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非常耐看,可能你开个五年十年,它也不会显得过时。
当然,大众也知道现在年轻人的口味变了,所以还准备了另一款叫“星空前脸”的版本,把原来一条条的镀铬横杠换成了点阵式的格栅,一下就显得时尚年轻了不少,算是给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一个选择。
再绕到车身侧面看看,这台380龙腾版虽然只是高功率版本的入门车型,但在轮圈上一点没含糊,直接给配了一副18英寸的大轮毂,轮胎用的也是235/45 R18的规格。
这尺寸放在它将近四米九的车身上,比例就显得非常协调,完全没有那种头重脚轻的小脚感觉,整个车侧面的气势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相比之下,这个价位的一些日系车可能还在用17英寸的轮毂,视觉效果上就差了那么点意思。
至于车尾,它也跟上了潮流,用上了现在很流行的贯穿式尾灯,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看起来也挺漂亮的。
不过有个小缺点,就是白天不亮灯的时候,那个灯罩的造型显得有点厚重,不够那么精致。
后保险杠用了一大块镀铬装饰,把排气管给藏了起来,这也是现在很多车企喜欢的设计手法,显得比较整洁。
总的来说,这套外观设计,虽然算不上让人眼前一亮,但绝对属于那种大气、稳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类型。
接下来,咱们要说的就是这台车最核心的卖点,也是它敢在今天依然有底气叫板的关键——它的动力系统。
这台380龙腾版搭载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大众EA888高功率2.0T发动机,最大马力有220匹,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时间是7.4秒。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
说白了,就是它的动力水平和现在最新、价格也更贵的帕萨特Pro、迈腾B9的高配车型是完全一样的。
你拿这个动力去跟同价位的日系B级车比,那些1.5T或者2.0L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在它面前,确实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日常在市区里开,动力随叫随到,上了高速需要超车的时候,那种从容和底气是小排量发动机给不了的。
但是,有得必有失,这么强的动力也意味着它得“吃细粮”,需要加注95号汽油,在油耗方面自然也就不如那些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那么友好了,后期的用车成本会稍微高一些。
拉开车门坐进车里,这套内饰给人的感觉就是“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这依然是上一代大众经典的T字形布局,一切都井井有条;陌生的是,在看惯了现在各种大连屏、悬浮屏之后,这套内饰确实给不了你什么新鲜感和科技感。
龙腾版用的是一个尺寸不算大的液晶仪表盘和一个8英寸的中控屏幕,支持有线的CarPlay手机互联,基本功能够用,但要说体验有多好,那也谈不上。
整个车机系统的反应和流畅度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如果你对车内的智能化体验有很高的要求,那它可能满足不了你。
内饰的用料方面,中控台上方是大面积的软性搪塑材质,门板上胳膊能碰到的地方也用了皮质包裹,在合资车里算是主流水平,但要是跟同价位的国产车那种动不动就全车真皮、麂皮绒的豪华感比起来,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不过,在一些实用和舒适性配置上,这台车又给了人一些惊喜。
比如,它配备了前排座椅的通风和加热功能,这在很多同价位合资车上可是高配才有的待遇,而且它的通风和加热还能同时打开,这点挺人性化的。
座椅本身的侧向支撑做得不错,坐垫的填充物也比较柔软,长时间开车不容易觉得累。
另外,这台龙腾版虽然没有360度全景影像和完整的L2级驾驶辅助(缺少了车道保持功能),但自适应巡航还是有的,跑高速能省不少力。
车内还有一些细节设计,有好有坏。
比如那个又大又粗的传统机械式挡把,有人喜欢这种实在的手感,有人就觉得它太占地方、太老土。
挡把旁边空着好几个按键位,看着有点廉价感。
副驾驶的手套箱空间很大,但打开的时候没有阻尼,“哐当”一下就掉下来了,感觉有点掉价。
最后咱们来看看这台车真正的“王牌”——后排空间。
它的轴距达到了2871毫米,这个数据和新款的帕萨特Pro是一样的,所以后排空间表现非常出色。
一个身高一米八一的成年人,把前排座椅调到合适的驾驶位置后,坐到后排,腿部空间竟然还有接近三拳的距离,这个表现在同级别的合资B级车里绝对是顶尖水平了。
头部空间也足够,不会有压抑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后排头枕两侧还可以像飞机座椅一样向内调节角度,长途旅行时乘客靠着睡觉会舒服很多。
后排的配置也不含糊,有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和控制面板,还有两个USB充电口。
而且,它还保留了那个特别能提升档次感的小配置——副驾驶座椅侧面的“老板键”,方便后排乘客随时调整前排座椅。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比如后排座椅的坐垫填充物感觉比前排要硬一些,靠背的角度也稍微有点直,而且不能调节。
另外,和很多德系车一样,它后排地板中间的凸起非常高,如果后排需要坐三个人,中间那位乘客的舒适度就会大打折扣。
总的来说,这台车的内部空间和一些实用性配置,是它在面对众多新对手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