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老高又拉着我去他家试了一圈新买的那台250踏板,外头还下着点小雨。他家住在温岭的国道路口,来去货车多得很,电瓶车靠边晃,要不就是小排量的摩托在夹缝里穿。老高原先用的那台150通勤够是够,趟远路就全靠喊累。一上国道,他老跟我抱怨,150冲到八九十码时,已经油门到底,超个车心里直打鼓。老高的原话是,“你别说,风噪一大,脚底板都在麻,150真顶不住啊。”
不过自从换了250踏板,心气都不一样了。有天晚上蹭他回市区,他顺嘴提了句,说油门还富裕着,八十往上一样能走,想急加速也不掉链。虽然我自己摸到过最高快一百二(他说群里有哥们测过能逼到120呐),也就上那会噪音能听出来点大,平时通勤嘛,倒是稳得很。
那天茶余饭后,郑师傅在小区里抽烟,说起踏板这玩意儿也是圈子里的老八卦。他说老有人觉得150更省油,用下来发现其实差不了多少。师傅喷了口烟,摆摆手:“250巡航那油耗也就三升出头,顶天三个五,省啥省,不就那点城乡油价嘛。”再有一点——很多人竟还误会小排量避震就比大排量舒服,结果坐250的厚坐垫软乎得多,郑师傅拍着腿说“腰省不少!”
讲真,有回路上蹭到个小事故——隔壁工地的赵大哥骑150想变道,被后头重载卡车摁了两脚喇叭愣是没提起来速度,幸亏人家踩住刹车。旁边的人都说,250动力裕度还是有用的,回想一下那场面心里打鼓。
价格这事也绕不开。青口的销售小王上次和我聊,说现在主流的150牌子都干到一万三上下了,光阳那台昔日俩小两万的机器,这两年补贴完也就一万三出头。250呢,还飘在二万多,按他说“没怎么卷过,慢慢来,以后估计都横着贱卖。”
老高最近车友群里还搁着盯三阳光阳的降价,一有促销就有人扔出来喊“抄底抄底”的。听说本田将来要跟进,也许能把档次跟价格都拉下来,搞不定就像当年国四普及时那波血雨腥风。有意思的是,250里有台标配了座垫加热,冬天郑师傅开玩笑说“屁股烘烤模式”,虽说有点鸡肋,但年初蹭了下,着实暖哄哄的。
偶尔也听说老车和新车差别——老杨以前骑过进口的小众意大利踏板,说动力虽冲,就是零件巨难买。现在国内这些牌子便宜,好修,出点小故障,楼下修车店一溜烟就能拿下。大排量也不是没毛病:250踏板比150重不少,上次下地库遇到大坡,还是拉了把才下来。
有意思的小插曲——隔壁老刘去年年末把自己那台250卖给邻村的亲戚,二手出价还挺硬,买家就为了动力好点儿。结果骑了仨月,嫌停车挪动麻烦,又转手给了外卖小哥,车子一个月能跑千把公里,倒是把座椅坐塌了。外卖哥说这算精装修豪华房,不要白不要。
市区油烟多,马路烂,郑师傅常挂嘴边一句:“买车不嫌大,骑着不够快。”不过说到底,排量归排量,各有用法。老高隔几天还在群哔哔,“等再降一波价,250估计得比150还像白菜。”
那些老车友信口胡诌的话,或许带点水分,可路上是真遇到过动力不够捉急的场景,想想都还后怕。至于250踏板会不会变白菜价,那只能等厂商们继续撕扯了,咱小区维修铺门口的师傅今早还在念叨:再有半年,估计能按袋买菜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