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最近是越来越魔幻了。
你敢信?
一张P图都嫌糊的照片,就让整个车圈跟炸了锅似的,主角,是一辆可能要把价格干到20万以下的特斯拉Model Y。
讲真,18万9千9,买个带“T”字标的大家伙,这事儿放两年前,你跟人聊,人家都得客气地问你一句:“哥们儿,昨晚喝的是工业酒精吧?”
可现在,这事儿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像个都市传说,一半是惊喜,一半是惊吓。
这事儿得从那几张在上海街头被逮个正着的谍照说起。
那辆伪装车,猛一看,还是那个熟悉的Model Y的胖墩儿轮廓,可细瞅,嘿,不对劲儿。
最要命的改动,就是头顶上那块标志性的全景玻璃天幕,特斯拉车主们引以为傲的“移动观星台”,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平平无奇的铁皮。
我当时就想,这设计师是跟后排乘客有仇吗?
这以后坐进去,头顶上黑黢黢一片,那压抑感,不得跟关禁闭似的?
可你换个角度,站在马斯克的算盘上扒拉一下,这事儿就通了。
成年人的世界,浪漫能值几个钱?
成本才是爹。
一块玻璃换铁皮,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再瞅瞅那轮毂,19寸的尺寸下,透着一股子“钢圈配塑料罩”的务实劲儿。
还有那尾灯,也别搞什么艺术感了,能亮就行。
这三板斧下来,有大神估摸着,一台车的成本能给你砍掉差不多15%。
你再想想,宁德时代的电池价格跟跳水似的往下掉,上海工厂的国产化率又高得吓人。
这么一顿加减乘除,那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数字——18.99万,就显得没那么离谱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降价”,这简直是马斯克开着“价格屠夫”号,直接冲进了国产新能源的鱼塘里,准备来一波“物理超度”。
这一下,网上可就热闹了。
一边是特斯拉的老车主和精神股东们,哭天抢地,觉得这是“品牌堕落”,是“自毁长城”。
在他们眼里,没有玻璃顶的特斯拉,就跟没有了可口的可乐一样,失去了灵魂。
另一边呢,是持币待购的等等党们,眼睛都放光了。
管你头顶上是啥,只要Autopilot的基础功能还在,只要还能用那个遍布全国的超充网络,20万以内买个特斯拉,还要啥自行车?
这就是老马的精明之处。
他太懂这片土地了,懂我们骨子里那种“既要又要”的消费心理。
他扔出的这辆“丐中丐”版Model Y,就像个精准的饵料,专门钓那些预算有限,但又对品牌有点小追求的人。
你看看国内这帮新势力,一个个的,沙发、冰箱、大彩电,恨不得把家都给你搬车里。
可马斯克倒好,反其道而行之,给你来个“家徒四壁”版。
他赌的,就是那个“T”字标的魅力,赌的就是“特斯拉”这三个字在很多人心里,依然是智能电车的代名词。
当比亚迪还在喊着“电比油低”的时候,马斯克可能已经在盘算着,怎么用一辆“铁皮车”来告诉你,什么叫“品牌溢价”。
这场戏,越来越好看了。
上海工厂二期那20万辆的预留产能,可不是摆着好看的。
所以啊,先别急着站队。
这辆传说中的廉价版Model Y,最终会不会来,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来,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汽车这场牌局,打到这儿,已经没有谁能舒舒服服地躺着了。
就是不知道,如果真有一天,一辆卖18万9的特斯拉停在你面前,你心里想的,到底是“真香”,还是“我曾经的梦想,怎么就打了折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