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极氪001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性能悬架系统及外观细节上全面升级,实力提升成为40万级纯电轿跑新标杆

嘿,刚才我翻了下极氪001这次的中期改款,真心觉得它在多个点都下了功夫。

比如说,你问我,这次最大变化在哪?我得说,是它的三电性能升了档。用的900V的高压平台,充电从10%到80%,只要7分钟,这速度够快了,基本上谁都不用担心赶上充电站没插对的尴尬。其实我也琢磨过,市面上大部分同价位都还在用700V的平台,速度差不多了,能快到这个程度,得是真下了本钱。我也猜测,可能极氪要在未来强调其快充这个标签。

2026款极氪001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性能悬架系统及外观细节上全面升级,实力提升成为40万级纯电轿跑新标杆-有驾

续航方面也是亮点,容量提高到103kWh,CLTC续航官方标称突破810公里,比之前多了105公里。这个数据我觉得也是经过标定的,但老实讲,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差个10%——20%吧。个人感觉,跑长途(比如我家隔壁邻居开车去杭州,估算50公里/小时),预估实际续航还能稳稳超过700公里,光凭这个,挤进新一代长续航选手行列。

动力方面,双电机最大功率提高到680kW(大概925马力)。测试场我跑了几次,零百加速被我朋友笑着说像开火箭。其实我觉得,达到2.83秒的水平,对普通用户确实鞭长莫及,但用来抓紧红灯变绿灯,几乎没有压力。最高时速280km/h,要是我在高速上试试,估计车内的感觉会像坐在火箭头上。可惜的是,我没那么豪,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只要续航没问题,能安全超速就行。

说到智能座舱,那真是变了个样——我用盲操作试了一下,原本的触控按键换成钢琴键实体按键,感觉更精准,盲操作几乎不用看。之前我用电动旋钮切换音响,心里总有个小心别按错的担心,现在钢琴键的反馈感明显更好。配了256色可调氛围灯,晚上开起来,那灯光配上车内的黑色皮座,确实有点梦幻感。我还跟销售聊了,他说,很多客户特别喜欢那个星空天幕,500颗星粒模拟夜空,抹上一层浪漫。

2026款极氪001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性能悬架系统及外观细节上全面升级,实力提升成为40万级纯电轿跑新标杆-有驾

说句实话,我还是对它用的音响系统有点佩服——29扬声器,声场真是满天开,还原细节都能细腻到触摸,就像在现场一样。问我,值不值这个价?这得看你怎么想,如果对音响、座舱细节有极高要求,我觉得是值得的。

再说续航和充电,咱们别忘了这个电池,改成了三元锂,电池布局也考虑得挺周到,堆叠配置和散热设计,估计要长时间应对高速充电的高热量。从我观察,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充电焦虑,从这个层面来说,极氪这次的长续航+快充策略,是有点过人之处。

你可能会问,价格咋样?我估算,从老款的起售价30万左右,2026款加了这么多硬核配置,起价大概会在33万左右。低配或入门版本可能在25万多点,那中间版呢?我觉得,折中点在哪?估计就是30万-31万之间。这个价格对比奥迪、特斯拉那些明星车型,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尤其是以配置超越同级别为卖点。

2026款极氪001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性能悬架系统及外观细节上全面升级,实力提升成为40万级纯电轿跑新标杆-有驾

悬架方面也升级了,配了魔毯悬挂,行程达85mm,最大离地间隙206mm。日常上下班,过滤那些细碎的颠簸还算OK,但一旦激烈驾驶,悬架的弹簧调整就能派上用场,提供更稳的支撑,减少车身的侧倾。这让我想到,其实汽车的操控,像是生活中的平衡术。你要舒适,也得有钱浪费在操控感上,否则跑不了太快。

外观也不是省事,改了个大刀子般的前脸,配上新加入的星穹灰、神秘紫配色,看着就高端。轮毂用上了22英寸五辐风暴,搭配红色制动卡钳,感觉像在比赛跑道上飘。FR版还整了点碳纤维套件,个性化—你心里有点小炫耀心理吧。

2026款极氪001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性能悬架系统及外观细节上全面升级,实力提升成为40万级纯电轿跑新标杆-有驾

我还好奇,一个朋友说:这车现在就像是‘带速达’的豪华快递,怎么都赶不上。那他的话也有点夸张,但也反映出,它不光是快,还是能拉人的车。

你会不会考虑,把这个未来感和性能拉到日用车的范围?我看这车的市场定位很明确,希望它的用户能接受价格,稳定性,预约验车三位一体的平衡感。你觉得,这样的中期升级版能撑多久?我其实挺好奇,这次升级,是不是代表未来几年的里程碑——还是,我只是被它的新灯和大轮毂迷了眼?(这段先按下不表)

想问问你:你觉得,未来换电池和快充还会不会变得更快?我猜,没人能确定,但我估计,汽车厂商会不遗余力地追这个快充极限。

2026款极氪001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性能悬架系统及外观细节上全面升级,实力提升成为40万级纯电轿跑新标杆-有驾

毕竟,谁都不想在高速路上等两小时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