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公司到教科书式老赖,零跑只用了361万

家人们,最近车圈的大新闻,不是谁又发布了压缩毛巾一样的新车,也不是谁又把价格战打穿了地心,而是零跑汽车,居然因为区区361万,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行走的段子,成了教科书式的“老赖”。

从科技公司到教科书式老赖,零跑只用了361万-有驾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天天喊着“全域自研”、要做“科技公司”的零跑,现在被法院盖章认证,荣登失信被执行人光荣榜。这操作,真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的程度,属于一种非常高级的“不务正业”。

讲真,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不是欠钱不还,而是这个数额。361.81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一个已经上市、市值几百亿的公司,一个天天在发布会上跟友商比参数、秀肌肉的“新势力”,这笔钱可能还不够他们搞一场去马尔代夫的“大型团建”的零头,不够请几个头部KOL老师全国深度试驾一圈。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没钱”的故事,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种行为艺术。

我都能想象出那个场景,在零跑的某个决策会议上,一份361万的法院判决书和一份关于“如何优化车载KTV混响效果”的PPT,被同时摆在了桌上。大家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会议室里充满了决策的香气。最后,所有人一致决定,这钱,咱先不还了。为什么?因为还钱带不来销量,但优化KTV的用户体验,那可是实打实的“用户共创”,能发朋友圈的。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终极奥义:我连脸都不要了,就问你怕不怕?最好的防守不是做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躺下,只要我躺得够快,尴尬的就是站着的人。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见过公司倒闭的,见过老板跑路的,但真没见过一个这么大体量的公司,因为这点钱把自己和创始人都搞上限制消费令的。这感觉就像什么?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的绝世高手,他不去挑战什么飞升雷劫,反而因为在村口小饭馆吃了碗面没给钱,被店小二拿着擀面杖追了九条街。这叫什么?道心破碎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现在的新势力造车,哪个不是在修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约等于没有。零跑这一手,属于是修炼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功法,叫“赖账流”,主打一个“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债主”。你让那些买了零跑的车主怎么想?他们以后跟朋友介绍自己的车,都得小心翼翼地加一句“就是那个……老板坐不了飞机的牌子”。这社交属性,直接拉满了,只不过是从正分拉到了地心。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从科技公司到教科书式老赖,零跑只用了361万-有驾

而朱江明董事长的限制消费令,更是把这出荒诞剧推向了高潮中的高潮。不能坐飞机,不能坐高铁一等座,不能去星级酒店。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如果想从杭州总部去广州处理这个破事,可能得亲自开着自家的零跑C11,全程体验一下自家引以为傲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服务区跟大货车司机抢充电桩,在高速上被各种不讲武德的老头乐反复折磨。

这才是真正的商业闭环。是闭环,就是闭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现在,朱总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人间真实了,他成了自家产品的终极“付费”测试员,还是被法院强制的那种。就为了361万!我真是气笑了!

说起来,我上次坐绿皮火车还是上大学的时候,那会儿的泡面是真香。现在不行了,感觉都是科技与狠活。

从科技公司到教科书式老赖,零跑只用了361万-有驾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可能就是单纯的草台班子,内部流程乱成了一锅粥,财务部门可能都不知道还有这笔钱要付。有时候最复杂的商业解读,内核往往就是最简单的草台班子理论。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个螺丝松了,整个机器都可能发出奇怪的声音。但无论是主动的“掀桌子”还是被动的“草台班子”,最终呈现给世界的结果是一样的:零跑,不装了,摊牌了。

从科技公司到教科书式老赖,零跑只用了361万-有驾

所以,这么一看,零跑汽车亏了吗?从商业信誉上看,亏到姥姥家了,品牌形象直接打骨折。但从营销上看,他可能还赚了。你看,今天我不就为他码了这么多字吗?全网不都在讨论这个“361万的男人”吗?在这个注意力就是一切的时代,黑红也是红,流量就是真金白银。

从科技公司到教科书式老赖,零跑只用了361万-有驾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当所有人都体面的时候,第一个不体面的人,能抢走最多的蛋糕。当所有人都开始不体面的时候,第一个敢于自爆的,就成了场上最亮的仔。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同行看了也得傻眼。零跑不是不懂法,他可能只是太懂互联网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