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围剿”宁德时代:一场打不赢,却又必须打的战争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为夺回被扼住的利润咽喉,众多车企正以“自研电池”为武器,向宁德时代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但宁德时代的技术与规模优势,让这场反抗困难重重。这既是一场关乎未来的生死博弈,也是一场短期内难有胜算的艰难突围。

一个“不造车”的,凭什么在新能源时代称王?

在新能源这场喧嚣的牌局上,聚光灯永远打在那些造车者的身上。

我们为特斯拉的颠覆而惊叹,为比亚迪的销量而欢呼,为小米的入场而疯狂。

但如果你把视线,从牌桌上移开,看一眼那个沉默的“发牌员”,你会发现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

无论牌桌上的输赢如何,最大的赢家,永远是那个“发牌的”。

这个“发牌员”,就是宁德时代。

车企“围剿”宁德时代:一场打不赢,却又必须打的战争-有驾

它不造车,却扼住了所有车企的咽喉。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个“幕后皇帝”的权力游戏。

沙漠里的“卖水人”--淘金的死了,卖水的发了

如果把新能源的赛道,比作一片充满机遇的沙漠,那么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是不远万里、前来寻宝的“淘金客”

而宁德时代,选择了一个最聪明、也最“无聊”的生意——在沙漠里,卖水

当所有“淘金客”都在为如何把帐篷搭得更漂亮(炫酷的车型)、如何让骆驼跑得更快(舒适的体验)而内卷时,宁德时代只做一件事:控制水源。

这个水源,就是“动力电池”。

车企“围剿”宁德时代:一场打不赢,却又必须打的战争-有驾

正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位,让宁德时代在一众烧钱的“淘金客”里,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来看它的“帝国版图”有多恐怖:

在国外:全球电车霸主特斯拉是它的大客户;传统的BBA、大众、现代,想造电车,也得先来“宁王”这里拜码头。

在国内: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贵”,上汽、吉利这些“老炮儿”,无一例外,都在它的客户名单上。

2025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宁德时代以37.9%的全球市场份额,连续八年,稳坐世界第一。

它不是在做生意,它是在收“过路费”。 只要你想在这条新能源的路上跑,就绕不开它这座收费站。

所有车企,都在为宁德时代“打工”

对于车企而言,宁德时代是一种“甜蜜的毒药”

“爱”,是因为在战争初期,宁德时代提供了最稳定、最先进的“军火”(电池)。想造车?直接买“宁王”的电池,是最快、最省事的路径

但“恨”,也随之而来,并且越来越深。

因为,动力电池,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它不仅决定了一辆车的性能,更决定了一家车企的利润咽喉。

当所有车企都把自己的“咽喉”,交到同一个人手里时,会发生什么?

车企“围剿”宁德时代:一场打不赢,却又必须打的战争-有驾

近年来,由于上游材料涨价,电池价格一路飙升。车企们惊恐地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卖一台车,赚到的钱,一大部分都流进了宁德时代的口袋。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那句著名的抱怨——“我们不就是在为宁德时代打工吗?”——道出了所有车企的心声。

车企涨价,消费者不买账;自己扛,财报就崩盘。这场由电池引发的成本危机,最终甚至引来了工信部的介入,才得以平息。

车企“围剿”宁德时代:一场打不赢,却又必须打的战争-有驾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场蓄谋已久的“反抗”

没有人愿意永远为别人打工。一场针对“宁王”的“独立战争”,早已悄然打响。

蔚来、小米、比亚迪(虽有自供,但也在加大外采的同时强化自研),甚至财大气粗的大众,都已开始布局“自研电池”。

这背后,是两个核心诉求:

夺回“命门”:把技术的钥匙,重新握回自己手里,避免再被“卡脖子”

夺回“利润”:把电池这块最大的成本,变成自己新的利润增长点

车企“围剿”宁德时代:一场打不赢,却又必须打的战争-有驾

自研,是所有一线车企的必经之路。

但是,这条路,好走吗?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独立,需要“资格”

虽然自研是大势所趋,但对于绝大多数“新势力”而言,现在谈“独立”,时机还不成熟。

为什么?

第一是没钱。

造车,本就是一场“烧钱”游戏。看看新势力的财报,除了少数几家,绝大多数都还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新工厂要分摊成本,营销要抢占市场,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

此时,再投入数百上千亿,去砸一个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电池研发,无异于一场豪赌。赌赢了上天堂,赌输了,连牌桌都下不去。

车企“围剿”宁德时代:一场打不赢,却又必须打的战争-有驾

第二是没资格。

更残酷的现实是,当下的新能源市场,正在从“群雄逐鹿”的草莽时代,向着“三足鼎立”或“寡头垄断”的决赛圈快速演变。

牌局都还没结束,你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最后,有什么资格去考虑“战后重建”(自研电池)的事?

所以,看懂了宁德时代,你就看懂了这场新能源战争的“下半场”。

下半场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关于车型、关于营销的“面子之争”,而是关于电池、关于供应链、关于核心技术的“里子之争”。

只有那些能拿到下半场“入场券”,在残酷的“大逃杀”中最终幸存下来的玩家,才有资格,去挑战宁德时代的霸权。

而对于大多数品牌而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它们仍将继续“痛并快乐着”地,为宁德时代“打工”。

微信公众号:

财富行动派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

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