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很多人买车,尤其是买SUV,心里头都憋着一股劲儿,那就是要“大”。
车身越大越气派,空间越大坐着越舒坦,这道理谁都懂。
可问题是,你花了真金白银买回来的那个“大空间”,到底有多少是实实在在能让你舒舒服服用的,又有多少是看着大、用着憋屈的“公摊面积”呢?
这事儿就像买房子,建筑面积一百平,套内可能就七八十,车里的“得房率”到底怎么样,平时咱普通人还真不好衡量。
最近,有个挺有名的汽车平台叫懂车帝,他们就干了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他们找来了市面上几款特别火的SUV,有大家熟悉的德系豪华品牌,像奥迪Q5L和宝马X3L,也有日系的主流车型,还拉上了咱们中国自己的新势力代表,新一代智己LS6。
他们没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参数对比,而是设计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测试:让几组身高体型各不相同的人,直接在车后排换一套完整的衣服。
这招儿可真是太绝了,车内空间到底是不是虚胖,能不能让一个大活人在里面自由活动,这一换衣服,啥都明白了。
测试一开始,德系的两位豪华选手先上场。
在很多人印象里,这俩车又高又大,后排空间肯定没得说。
可真到了实际操作环节,问题立马就暴露了。
测试的人一坐进后排,脚底下就硌得慌,低头一看,地板正中间有一条又高又宽的凸起,就像在平地上砌了道小梁。
这玩意儿是干啥的呢?
简单说,这是传统燃油车,特别是那些追求操控性能的车型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它们的发动机是竖着放的,需要一根长长的传动轴把动力送到后轮去,这根轴就得从车底下穿过去,所以车内地板就必须给它让出位置,鼓起一个大包。
结果就是,嘉宾在后排想从左边挪到右边,都得费劲地抬腿跨过去,换裤子的时候更是别扭,身体得拧来拧去,不停地调整姿势,一不小心就撞到车门或者前排座椅,既费时又难受。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大客厅,结果发现正中间有个拆不掉的承重柱,看着都堵心。
接下来轮到日系车。
情况比德系车稍微好一点,那个大鼓包变成了一个小土丘,但它还是在那儿,对于后排中间的乘客来说,舒适度依然大打折扣。
尤其是对参与测试的老年组嘉宾,每次抬腿跨过那个凸起都显得有些吃力。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或者经常需要后排坐三个人,中间那位就得一路岔着腿坐,时间短了还能忍,要是跑个长途,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这就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车身尺寸再大,如果内部空间被这些结构占用了,实际能用的“有效面积”就缩水了,所谓的“大空间”也就成了个听着好听的空壳子。
就在大家觉得后排中间有个“包”可能是SUV的通病时,新一代智己LS66登场了,场面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测试嘉宾坐进去,脚下一片平坦,整个后排地板就像家里的客厅一样,是纯平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一台纯电动车。
电动车没有发动机,也没有那根长长的传动轴,它的电池是像一块大平板一样铺在车底的,所以设计师可以把车内的地板做得完完整整、一马平川。
结果可想而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智己LS6的后排换衣服,腿脚都能舒展开,活动自如,就像在自己卧室里一样轻松,花的时间也是所有车里最短的。
这个小小的测试,其实揭示了一个现在造车理念的大变化:真正的好设计,不是看纸面上的数字有多漂亮,而是看它有没有真正站在用车的角度,去解决那些平时我们觉得别扭但又说不上来的小痛点。
一个纯平的后排地板,看着不起眼,但它直接关系到一家人出行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这才是真正把功夫下到了实处。
当然,空间只是评价一辆家用SUV的基础。
在现在这个新能源汽车打得火热的时代,光有个大空间已经不够了,真正的竞争焦点,已经从“我有什么功能”,变成了“我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
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简单地堆砌配置,而是看谁能更精准地洞察到我们在日常用车时遇到的麻烦,并用更智能的办法去解决它。
在这方面,智己LS6就展现出了它作为“新势力”的聪明劲儿。
它背后是上汽集团,有几十年的造车经验,懂车也懂中国人需要什么。
同时它又有新品牌的创新活力,敢于尝试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比如,咱们很多人都头疼停车,尤其是在陌生的商场地下车库,绕来绕去找不到位置,找到了又倒不进去,特别烦人。
智己LS6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你开车到地方,可以直接下车,然后通过语音或者手机操作,让车自己去找车位、自己停进去。
等你办完事要走了,再把它召唤到你跟前。
这种“动口不动手”的体验,就把停车这件烦心事彻底从你的生活中剥离出去了。
还有,它也考虑到了副驾驶的感受。
以前的车,副驾驶就是个座位,但在智己LS6上,副驾驶的乘客可以享受到近乎“头等舱”的待遇。
座椅可以大幅度向后躺倒,面前还有一块独立的屏幕可以看电影,旁边的小冰箱里还能拿出冰镇饮料。
这样一来,堵在路上的时间就不再是煎熬,反而成了一种放松和享受。
这些设计,都是从我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让汽车这个工具变得更贴心、更懂人。
更让人感到骄傲的是,在智能驾驶这个最考验技术实力的领域,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悄悄地走在了世界前列。
过去我们总觉得,德国、日本的车在技术上更牛,但现在情况完全变了。
智己LSě搭载的这套由国内顶尖科技公司Momenta提供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能处理很多非常复杂的路况了。
比如在路口转弯时,它不仅能显示侧后方的影像帮你消除盲区,还能用人工智能算法,把画面里可能有危险的行人和电动车用红框标出来,提前给你预警。
这就像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旁边时刻提醒你,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就连以前我们仰望的那些德国豪华品牌,也开始主动寻求和Momenta这样的中国科技公司合作,采用“中国方案”来提升自己的智能化水平。
这背后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智能汽车这条新赛道上,我们已经凭借着对本土复杂路况的深刻理解、庞大的数据积累和快速的软件更新能力,从一个“追随者”变成了“引领者”。
因为我们最懂中国人在什么样的路上开车,最需要什么样的辅助功能,这种本土化的优势,是任何外来品牌都难以比拟的。
如今,路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车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得惊人。
在这场大浪淘沙中,只有那些真正有实力、能不断满足用户新需求的企业才能站稳脚跟。
长江后浪推前浪,最终能留下来的,必然是那些像上汽智己这样,既有深厚功底,又有创新思维,能够代表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强者。
从目前市场上的信息来看,智己LS6的一些版本性价比非常突出,比如21.49万的52Max版本,据说提车比较快,体验也不错。
而新出的22.99万的52Max+版本,更是把后轮转向、空气悬挂这些通常在更高级别车型上才有的配置都给加上了,后排的体验又上了一个台阶,对于追求品质的家庭用户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