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正经历着数十年来的最大危机。
从2015年到2023年上半年,中国这个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现在却成了拖累全球业绩的最大包袱。而这一切的发生,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保时捷的滑坡速度令人震惊。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仅3.2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6%,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单一市场。这和四年前2021年在华销量接近10万辆的辉煌相比,堪称断崖式下跌。
利润数据方面,上半年保时捷营业利润同比下跌67%,几乎跌去近七成,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5.4%骤降至5.5%。
今年以来,保时捷已经三次下调盈利预期,对利润率的预测从年初的10%-12%,一路下调到6.5%-8.5%,再到如今的2%甚至更低。
保时捷到底怎么了?
第一是,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是最直接冲击。
以问界M9为例,这款车型在短短10个月内实现大定订单突破15万辆,连续五个月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冠军,排名第二的宝马X5销量不到问界M9的一半。而且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在高速发展,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销量预计将突破1300万辆。
第二是消费环境的变化。
经济低迷造成消费降级、消费人群迁移,使得中产阶级在经济形势趋紧时,转向国产新能源车的趋势愈发明显。
说白了,同样的40-50万,消费者可以买保时捷Macan,也可以买理想、小鹏、蔚来这些产品力非常好的国产新能源车。再加上政策与环境因素,新一代高资产阶级消费者对本土品牌认知感更强,部分高端消费者开始放弃国外品牌,以国产高端品牌来表达立场和支持。
在我看来,保时捷的困境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危机,更是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集体失灵的一个缩影。传统豪华车品牌们的神话效应正在失效。
现在保时捷们面临同样的挑战:当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新的竞争核心,传统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术三大核心部件的优势正在消失,而在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新核心部件上又未能及时建立壁垒。
而且,合资豪华车型在智能化、科技感上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的需求。
这事要是放在十年前,谁敢信中国汽车品牌能在高端市场让保时捷如此狼狈?我感觉,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
保时捷的遭遇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传统豪华品牌要么像奥迪、奔驰、沃尔沃一样调整电动化策略,采取更灵活的多动力组合策略,要么深入本土化,真正融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只要挂上国外豪华车标就能大卖的市场了。
保时捷中国总裁坦言,在保时捷任职二十多年,从未见过变化如此快的市场。这意味着,没有任何品牌能够依靠过去的荣耀安稳度日。
这一切变化,你觉得是暂时现象还是永久性的格局重构?传统豪华品牌还有机会扳回一城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