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跑高速的车主都知道,服务区充电位有多抢。前几天就有网友拍着,某高速理想充电桩前吵翻了——非理想车主刚把充电枪插上,旁边理想车主就急了:“这是我们品牌自建的桩,你凑啥热闹?”非理想车主也不服:“服务区是公共地儿,凭啥只许你用?”两下里吵得脸红脖子粗,评论区直接炸成了锅。
有人站理想这边,拿油站举例子:“中石化中石油的油站,不也只卖自家油?理想花真金白银建充电桩,宠自家客户没毛病啊!”还有人扯到其他品牌:“看看问界,连个像样的充电网络都没有,理想能把桩铺到高速上,本来就是实力。”底下一堆点赞的,说“品牌投入就得有回报,专属权益没毛病”。
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非理想车主吐槽:“高速服务区又不是理想家后院,公共资源凭啥搞‘专属’?真要是急着充电,总不能因为不是理想车就等着吧?”更有理性的理想车主出来打圆场:“其实没必要吵,5C桩是咱自家车主独享还说得过去,2C、4C桩谁花钱谁用呗!咱开增程车的,高速上直接用油跑也无所谓,犯不着为这点事儿红脸。”
说到底,这事吵的根本不是“素质”,是新能源行业的“两难题”:一边是理想这样的品牌,砸钱建充电网络,想给自家车主谋点优先权益,毕竟投入了成本;另一边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跑高速就怕没电,看见充电桩就想上,管它是谁家建的。这不是谁对谁错,是新能源车从“各建各的圈”到“大家一起用”的必经阵痛。
其实网友提的办法就挺实在:理想不妨搞点差异化服务,比如自家车主充电打7折,非理想车主按正常价收费。既保住了品牌车主的“专属感”,也没把其他车主拒之门外,还能回收点建桩成本。毕竟新能源发展到现在,光靠“圈地”不行,只讲“共享”也不现实,平衡好品牌投入和用户需求,才是长久之道。
这事儿哪是什么“蹭电没素质”的骂战?分明是提醒整个行业:充电网络要往前跑,规则也得跟上。别让车主们为了个充电位吵来吵去,一起把“方便充电”这事儿办好,才是真的为车主着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