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连续10年全球第一,芯片和机床的“卡脖子”到底打破了没有?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第10年拿到全球第一,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候,有人却还在念叨着“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这套老话,你猜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作没看见啊?

01

说实话,以前大伙儿被“卡脖子”那事儿确实让人心里窝火。高端芯片这东西吧,想用还得看别人的脸色,一不小心就给你断供。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你,核心技术不是自己家的,那腰杆子就硬不起来嘛。

我寻思着,光是盯着最尖端那一点点差距,然后说咱们全面落后,是不是有点片面了呢?

现在看看这情况吧,中芯国际的7纳米制程,那个叫N+1、N+2的工艺,人家已经开始量产了。

华为海思也推出了麒麟9000S、9100系列芯片,这可是在技术封锁下硬生生砸开的一条路。

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傻乎乎地非要去跟别人死磕最顶尖的2纳米。

反而把28纳米、40纳米这些成熟工艺做精做透了,这不就是古代版的“田忌赛马”嘛。

这种聚焦核心领域的操作够绝的,我们不是没技术,而是以前分配资源上出了问题,现在聚焦了马上就追上来了

现在特高压电网里头用的控制芯片,国家电网80%都是咱们自己产的。

连欧洲那边的公司想买,都得排队等着 13],你说这事的反差是不是很大?

02

咱们再说说机床,这个可是制造业的“工业母机”,给各种“大国重器”做手术的家伙。

过去一提到精密机床,大家脑子里马上就跳出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这俩名字。那精度,那稳定性,确实厉害。

中国新能源车连续10年全球第一,芯片和机床的“卡脖子”到底打破了没有?-有驾

问题来了,这局面是不是就不能改了呢?当然能改啊!

辽宁科德数控,这个公司可真是开了挂了。他们造出来的五轴机床,自主化率平均能达到85%以上。

从数控系统到电主轴,这些关键功能部件全是自己研发的。

这可不是玩虚的,这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而且你看数字不说谎,2023年的时候,国产数控机床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超过70%了 13]。

高端机床的出口占比也第一次冲破了30%。

以前是咱们去买别人的,现在是沈阳机床的i5智能机床,不少国外企业都得来采购。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逆袭嘛,说明当一个产业开始自主创新加产业链协同的时候,那力量比单纯的“领先”更有底气

03

聊完了“硬骨头”芯片和机床,咱们来看点更热闹的——汽车。

在燃油车那个赛道里,咱们确实跑不过德国的BBA,也追不上日本的丰田本田。

这得承认,别人有一百多年的积累,咱们起步晚了,没办法。

但是,换了新能源这个新赛道,就像换了个游戏规则一样,咱们直接实现了“换道超车”。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超过了1280万辆。

你猜怎么着?这个数字,已经让咱们连续10年都是全球第一了。

比亚迪一年就卖了400多万辆,拿了全球销冠,出口覆盖了100个国家和地区 13]。

这还不算完呢,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这个核心技术居然反向被丰田、大众这些汽车巨头用在了自己的车上 13]。

这事儿吧,越想越觉的不对劲,以前咱们是想买别人的技术,现在是咱们的技术反过来成了别人的标配。

这难道还能说是“不如德国”吗?这分明就是高手过招,咱们这波操作够绝的

04

再往上看看,大飞机C919。这个大家伙已经正式交付运营了,累计订单超过1000架。

这不仅是飞机本身的突破,你再把前面机床的事儿拉回来想想。

C919的不少核心结构件,就是用科德数控的国产五轴机床加工出来的 13]。

你看,从机床到飞机,整条产业链是不是就这么突破了?

以前韩国的三星、LG面板技术垄断市场,现在TCL、海信在全球的市占率稳居前列 13]。

高端MiniLED电视卖得比三星还好。

京东方的OLED面板,还给苹果、华为供货呢 13]。

这告诉我们,只要能找到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往前走,那速度真是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05

有人可能觉得,这些都是“硬实力”,那“软实力”呢?比如大学、环境这些。

咱们看看最新的数据吧。清华、北大的QS排名,常年都稳稳地在全球前30 13]。

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这些高精尖领域,咱们的论文引用量早就冲进了世界前三。

这说明什么?以前是中国学生挤破头要去国外留学,现在不少外国学者反而主动来中国搞科研 13]。

这不就是古代版“学区房”的逆袭吗?人才都往这里跑,说明这个地方有足够的吸引力。

以前是中国学生挤破头去国外留学,现在外国学者反而主动来中国搞科研,人才都往这里跑,说明这个地方有足够的吸引力

环境也是一样。瑞士的湖光山色确实美,但咱们的努力也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这近20年来,我国为全球贡献了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人工林保存面积,早就排到了世界第一。

森林覆盖率也已经超过了25%。

杭州、厦门这些城市,多次入选国际花园城市,宜居度也一点不差。

06

所以说,那些觉得咱们“什么都落后”的人,要么是脑子里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要么就是故意忽略了咱们的发展速度。

发达国家的优势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慢慢积累出来的。

但是,中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

这种速度,简直了,我们只用了几十年就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这种速度够狠的

我们有41个工业大类,37个还在增长,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85种产量都在上升 13]。

这种发展韧性,你敢说这是“落后”吗?

咱们不否认还有短板,但绝不是全面落后。

真正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而是找到自己的路。

这种自主创新加产业链协同的模式,才是咱们真正的底气。

最后吧,大伙儿想想,一个国家在短短几十年里,能把别人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走完,并且在新能源、大飞机、精密机床这些赛道上实现局部领先。这背后依靠的到底是什么?是纯粹的模仿,还是那种遇到困难也绝不退缩、非要自己搞出来的劲儿?以前有人说,技术是买不来的,这句话在今天看是不是更有了新的意义。我们是应该继续盯着那一点点差距去叹气,还是应该把眼光放在咱们已经走出来的这条路上?这事儿吧,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是不是啊。

创作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报道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创作,主要信息来自《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南方财经网》等媒体报道和公开资料。文章在尊重事实基础上进行观点表达,所有事实描述都有据可查。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思考,不代表任何立场。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理性讨论。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