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

这辆劳斯莱斯闪灵,为何会上演“王者陨落”的惊魂一幕?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驾驶员?

当价值不菲的劳斯莱斯闪灵在北京万寿路与另一辆车发生碰撞,车头毁损,安全气囊弹出,现场触目惊心。

这起事故,迅速成为焦点,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事故的“幕后推手”——所谓的“辅助驾驶”。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科技光环”下的盲点:谁是真正的驾驶者?

“我平时劳斯莱斯开得太少,对这车的辅助驾驶能力边界认知不够清晰。”

知名汽车博主陈震的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碎了许多人对智能驾驶的无限遐想。

这句话,点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是否过度依赖了那些看似无所不能的科技?

“辅助驾驶”,顾名思义,是“辅助”,而非“替代”。

当驾驶员将车辆的控制权,甚至思考权,都一股脑地交给这套系统时,危险似乎就已悄然埋下。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想想看,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高速公路上,看着车辆自动保持在车道内,跟随着前车的步伐,心想:“嘿,这可真是省力!”

;亦或是在拥挤的停车场,看着车辆自己挪腾腾地找好车位,精准入库,觉得科技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

这些场景,都让我们对“智能驾驶”充满了信任,甚至是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然而,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更要了解所依赖工具的能力边界。

陈震的遭遇,不正是“不知彼”的典型写照吗?

他拥有的是一辆搭载全新“SPIRIT软件架构”的劳斯莱斯闪灵,基于“奢华架构3.0”打造,号称“史上最智能车型”,还曾在他自己的视频里展示过其辅助泊车功能。

这一切,都指向了极致的科技体验。

但这份体验,是否真的意味着可以“放飞自我”?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责任”二字,重于泰山

北京交警的通报, terse but powerful:“陈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无论车辆多么智能,无论辅助系统多么先进,在法律面前,驾驶员永远是第一责任人。

这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要求,更是对生命安全最基本的尊重。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了解的科技,又怎能轻易将其生命线交托?

在这次事故中,对方车辆的家庭,承受了多大的伤痛?

两个孩子、四个老人,需要照顾,而家庭的顶梁柱却因这场意外而骨折。

这份沉重的代价,是任何科技的光环都无法弥补的。

陈震事后道歉,并承诺全力承担赔偿,这是一种担当,但事故本身带来的伤痛,却无法被轻易抚平。

笔者在多年的汽车评测生涯中,深切体会到,即使是顶尖的辅助驾驶系统,也并非万能。

它们在特定场景下表现出色,但在复杂多变的路况、恶劣天气,或是突发状况面前,依然需要驾驶员的及时干预和精准判断。

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人机协同,而非人机“甩锅”。

“边界感”:智能驾驶的“成人礼”

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其能力和侧重点截然不同。

简单地将它们一概而论,是极其危险的。

就像你不能用一把瑞士军刀去砍伐参天大树,也不能用一把斧头去雕刻精美的艺术品。

每种工具都有其最适合的场景。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陈震坦言,“不同品牌辅助驾驶之间,区别可大了去了”。

这番话,是血泪的教训,更是给所有车主敲响的警钟。

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自己座驾的“脾气”?

是否清楚它的“看家本领”和“短板”?

笔者的经验告诉我,在接触一款新车,特别是搭载了全新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时,切记:

深入研究说明书:别嫌它厚,那里面藏着车辆的“性格密码”。

循序渐进地体验:从封闭场地,到熟悉路段,逐步熟悉其各项功能。

保持高度警惕:即使系统介入,眼睛也要时刻盯住前方,手也要随时准备接管。

理性看待宣传:广告词里的“解放双手”,更应理解为“减轻负担”,而非“完全撒手”。

“科技的反噬”还是“人的失责”?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科技的发展,本应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出行更安全。

但当科技成为“挡箭牌”,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时,它就变成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难以预料的风险。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陈震的事故,并非孤例。

在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类似的“翻车”事件屡见不鲜。

这究竟是科技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对科技的理解和运用出了问题?

笔者认为,责任主要在于“人”的失责。

我们往往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忽略了它背后潜藏的风险,也低估了自身在驾驶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正如《论语·学而》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了科技的便利,却不思索其局限,不学习其使用方法,最终只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未来的方向:人机共驾,而非人机代驾

劳斯莱斯闪灵的事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智能驾驶发展道路上的“暗礁”。

未来的汽车,必然是智能化的,但这种智能化,应该是“人机协同”,而非“人机代驾”。

王者陨落:陈震闪灵撞了,辅助驾驶谁担责?-有驾

我们期待更智能的汽车,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更负责任的驾驶员。

当科技为我们提供更多选择时,我们也要明白,最终的选择权,以及伴随选择而来的责任,始终在我们自己手中。

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它是一次深刻的警示,一次关于科技与责任的哲学拷问。

希望从陈震的这场“惊魂之旅”中,我们都能获得一些启示,让科技真正服务于安全,而非成为危险的诱饵。

你是否也曾对辅助驾驶有过“过度自信”?

你的经历又是怎样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科技的浪潮中,安全、理性地前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