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到2025年10月,整个汽车界都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断芯潮”风暴中,搞得人心惶惶。
德国大众在狼堡的工厂里,原本全天候不停歇的生产线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几百号工人拿着轮岗待工的通知单,一脸懵逼。
宝马慕尼黑工厂那边也不太好看,刚刚下线一半的新能源车啊,就因为芯片缺货,车间里的车都堆在那里,根本没法继续测试。
据内部消息传闻,如果这芯片短缺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光第四季度美欧的车企就得少交付超过50万辆车,这对本来就因为转型新能源而压力山大的传统车企来说,简直是在伤口上撒盐。
谁能想到,这场全球汽车行业的“噩梦”,居然是荷兰“自己导演”的,最后还把自己逼到不得不求和的境地呢?
这一切的关键,都离不开中国东莞那家年产500亿颗芯片的工厂!
谁卡住了全球汽车的“心脏”?
要说事情的始末,还得提到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在全球先进制程芯片行业里,可算是个大佬。
特别是在汽车用的功率芯片方面,全球超过三成的主流车企都靠它来供应,而欧洲四成左右的汽车芯片市场需求也是由它稳稳把控着。
不过安世的产能布局还挺有讲究,把那些技术含量高的晶圆厂设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而把最核心的封测环节放在哪儿呢?
也就是说,把芯片从“半成品”变成“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全部安置在了中国东莞。
别小看封测,没有这个环节,再高级再精细的晶圆,也只能算是一块毫无用处的硅片罢了。
东莞这家工厂一年封装的芯片超过500亿粒,别忘了,全球每年的车规功率芯片总需求才一千多亿颗,这意味着东莞的这个厂几乎包办了全球一半的产能,真不得不佩服。
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在芯片封测用的配套材料这块早就站稳了脚跟,全球超过六成的封装配套材料都来自中国,加上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便宜,短时间内根本没什么能取代的。
显然,荷兰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今年九月底,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搞了个“硬碰硬”的动作。
他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正式调查,也拿不出一点证据,就那么拍拍脑袋签了个部长令,直接把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给“管控”起来了。
接着,荷兰又联合公司里的荷兰和德国高管们,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把总部的核心管理团队全都换了。生产调度、订单交付,甚至资产管理的权限,统统掌握在了荷兰人手里。
荷兰行动的“台前幕后”
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荷兰这次明显是在配合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搞点打压。
毕竟,美国早就把安世的中资母公司闻泰科技当成“心头大患”,在2019年就把它列为“战略威胁”,到2024年又把它加入“实体清单”。
今年6月,甚至还直接向荷兰提出了要求:只有换掉安世的中国籍领导,才能获得安世的豁免制裁。这个动作,实际上是荷兰想借此控制安世总部,从而断绝中国在先进制程产业链里的海外布局。
更过分的是,一旦荷兰掌控了总部,它还玩起了“心理战”,用安世总部的名义给全球员工发邮件,声称公司停产,甚至可能拿不到工资。
这招一方面想打乱安世中国分公司员工的情绪,让东莞工厂难以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中方的反应,想看看能不能把控制权扩大到中国,把安世的全球产能都揽在自己手里。
中方的“精准反击”
尽管荷兰费劲千算万算,还是低估了中国的底气,中方对此没有被这波操作给吓住,反而推出了“反制+护企”的组合拳,个个都击中荷兰的要害所在。
对比一下中方的反制措施,直接把安世荷兰总部急需的中国产封装配套材料给切断了。没有这些材料,荷兰那边的晶圆就像没有酵母的面粉,根本搞不出能卖的芯片。
在“护企”这方面,中方可是没少撑腰,安世中国的分公司第一时间发公告,告诉员工生产一切正常,工资绝对不会掉一分,还专门召开的管理层会议,把情况说得清清楚楚,把大家的信心稳住了。
安世中国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无锡经开区,也没闲着,主动联系本地供应链上的企业,帮忙提供生产所需的辅助材料,还协调银行贷了专项资金,就是怕工厂因为总部的事儿受影响。
荷兰彻底慌了
反反复复的折腾让荷兰人彻底慌了,得知道呀,安世一半的盈利都是靠中国市场撑着的,可现在进不了中国,工厂又无法正常生产,钱袋子一下子被勒紧了,压力山大。
让荷兰人更坐立不安的,还是ASML的境况,作为荷兰的“国宝级”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对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5%。
ASML要生产光刻机,用的那些高纯度稀土磁材、镜头玻璃啥的关键零件,90%的都得从中国进,要是中方把反制措施再扩大到ASML的话,荷兰经济可就得跟着受影响啦。
更让人头疼的是,欧盟内部那边压力也挺大的,因为欧洲的汽车厂商因为芯片短缺亏得挺惨,欧盟议员们还直接公开炮轰荷兰,觉得它的“单边行动”搅乱了整个欧盟汽车产业的稳定,没有办法,只好催促荷兰赶紧跟中国好好商量,找个解决办法。
在这堆压力压下来以后,以前一直挺硬气的卡雷曼斯也只好收敛点了,宣布打算在十月下旬去中国一趟,声称是要“化解误会”。
荷兰那边的“求和”态度根本不是真心的,卡雷曼斯在接受荷兰媒体采访时,还在嘴硬,说管控安世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但扯不到任何具体的证据。
荷兰明确表态,短时间内不会放开对安世荷兰总部的控制,实则就是想让中方先放弃反击,自己却不打算改正之前的失误。
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中方态度很明确:可以谈,但前提是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要是荷兰不归还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的合法控制权,也不纠正那非法掠夺中企资产的事,反制措施就不会停下来。
毕竟,中方掌握的不光是东莞那500亿颗芯片的生产能力,还拥有全球最齐全的芯片产业链。
如今,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公司已经在14纳米以上的成熟工艺上实现了稳定的量产,就算没有依靠安世的总部,文泰科技也能联合国内的企业,一起搭建出一套完整的“中国产”功率芯片体系。
要是荷兰一直这么拖着走,最后很可能会变成安世中国完全自主,反倒变成荷兰安世最强的对手。
毕竟,中国企业在控制成本方面天生就有优势,同样一颗车规级的功率芯片,用中国的生产方式比欧洲便宜差不多40%。到那个时候,荷兰不仅会失去中国市场,还得在全球范围内和中国企业拼销量。
荷兰低估了形势,总想着靠抢来掌控产业链,结果忘了如今的世界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拥有500亿颗芯片的产能,这不只是个数字,更代表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结语
荷兰这次算错了,也给别的国家提个醒子!想用“卡脖子”手段打压中国企业,到了头来只会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卡雷曼斯来华到底能不能展现出点真心,要是还打那些“小九九”,荷兰恐怕会遇到更难搞的麻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