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家的工信部,又公布了一批准备上市的新车名单。
这事儿可能听起来有点官方,有点枯燥,但您要是仔细瞅瞅,这名单简直就是个“汽车界春晚”的节目预告单,里面藏着不少大新闻,能让咱们提前看到未来一两年马路上会跑些什么新潮的玩意儿。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甚至有点出乎意料的,就是连那个一直坚持只造纯电动车的小鹏,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
这一下子,汽车圈里可就热闹了,大家都在琢磨,这是不是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风向要变了?
那个被一些人说成是“过渡技术”的增程式混动,难道真要火起来了?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复杂的参数,用大白话聊聊,这批新车背后到底在发生什么,跟咱们老百姓的买车用车又有什么关系。
要说这次名单里最抢镜的,那必须是小鹏X9的增程版。
这事儿为什么这么引人关注呢?
打个比方,就好比您身边一个天天宣称自己是素食主义的朋友,突然有一天被人发现在大口吃红烧肉,您肯定会觉得特别惊讶,想知道他到底咋想的。
小鹏汽车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那个“素食主义者”,从一出生就举着“智能纯电”的大旗,老板何小鹏以前也公开表示过,不太看得上增程式技术。
可现在,现实就是这么有趣,小鹏不仅做了,还直接用在了自家的旗舰MPV车型X9上。
咱们来看看这台车。
从外形上看,它和纯电版的X9几乎一模一样,还是那个充满未来感的设计,看着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星际飞船。
车身尺寸特别大,长度超过了5米3,轴距也达到了3米16,这空间,坐七个人绝对是宽敞舒服。
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车尾巴上多了一个“POWER X”的标志,这就像个小小的身份牌,告诉大家:“我心里,多了一台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是干嘛的呢?
它是一台1.5升的增程器,说白了,它不直接开车,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发电,像一个随车携带的超大号充电宝。
真正让车跑起来的,还是电动机。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首先,您开起来的感觉,跟纯电车没两样,起步快、加速顺滑、车里还特别安静。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彻底解决了里程焦虑。
根据申报信息,这台车光用电池就能跑340公里。
这个数字已经很厉害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城市里上下班开一周,可能都不用启动那台发动机。
而一旦您需要出远门,比如逢年过节回老家,那台发动机就会启动起来发电,让这台车的总续航里程一下子能达到14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从北京开到上海,一千二百多公里,中间完全不用停下来加油或者充电,一口气就能到。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简直就是解决了最大的一个痛点,既享受了电车的驾驶乐趣,又没有了长途出行的后顾之忧。
小鹏的这个转变,可以说非常现实,也非常聪明,说明他们开始真正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去造车了。
看完了小
新款的问界M7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问界M7这款车,去年就卖得特别火,这次的改款,可以说是把“智能化”这个长板又加长了不少。
车身尺寸变得更大了,内部空间更宽裕,还增加了新的车身颜色。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的“杀手锏”是它搭载了华为最新的ADS 4.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听起来很专业,但对咱们普通驾驶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开车会变得更安全、更轻松。
它全身上下装满了各种雷达和摄像头,有1颗192线的激光雷达,还有十几个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
这套装备就像给车安上了一双“火眼金睛”,能360度无死角地感知周围的环境。
比如在拥挤的市区,它能看得更远、更清楚,能提前预判到旁边车道突然加塞的车,或者从路边突然跑出来的小孩,从而及时作出反应。
在高速上,它能更稳定地实现自动跟车、变道,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可以说,这已经不只是简单的“辅助驾驶”了,而是在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迈进。
除了问界,还有好几款新车也加入了华为的“朋友圈”。
比如岚图汽车新出的一款叫追光L的轿车,车长超过5米1,外观非常气派,它也明确会搭载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
还有广汽旗下的昊铂A8,一款轿跑风格的新车,同样也选择了和华为合作,配备激光雷达和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选择自己负责把车的底盘、电池、电机这些“身体”造好,然后把最核心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就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交给华为来做。
这是一种强强联合,让我们的国产车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有底气。
最后,我们再聊一个现象。
您可能会发现,现在的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长得越来越像了。
车头和车尾都喜欢用一条长长的灯带贯穿起来,门把手设计成隐藏式的,车身侧面线条也偏爱溜背的造型。
这并不是说设计师们偷懒了,而是汽车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潮流,就像几十年前的汽车都有着方方正正的轮廓一样。
当大家的外观都趋于一致的时候,竞争的焦点自然就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比的是什么呢?
比的是内在的细节和体验。
同样是贯穿灯,你的灯语能不能玩出花样?
同样是隐藏式门把手,你的在天冷的时候会不会被冻住弹不出来?
同样是车里的大屏幕,你的系统反应快不快,好不好用?
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能不能听懂咱们带点方言的普通话?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地方,恰恰决定了一辆车好不好用,也最能体现一个品牌的功力。
在这方面,我们的中国品牌做得越来越出色。
总的来看,这次工信部的新车名单,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2025年,增程式混动车型将会迎来一个大爆发。
车企们不再偏执于某一条技术路线,而是变得更加务实,更加关注用户的真实需求。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因为市场的选择多了,竞争激烈了,我们才能用更合适的价钱,买到更符合自己心意的好车。
增程技术也许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方案,但在当下,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燃油车平稳过渡到电动化时代的完美选择。
能让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出行,让自己轻轻松松地驾驶,不管它用的是什么动力,它就是一辆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