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买车都选双离合,而不是AT变速箱?看完你就懂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买车都选双离合,而不是AT变速箱?看完你就懂了-有驾

绵帮堂哥选车,他预算 15 万左右,盯着两款车纠结半天 : 一款是用 6AT 的日系轿车,另一款是用 湿式双离合的德系 SUV

最后他拍板选了双离合那款,问他为啥,他说 “试驾的时候感觉踩油门更跟脚,而且销售说市区开百公里能省 1 个多油,我每天上下班来回 50 公里,算下来一个月能省小两百块呢”

这事让绵琢磨了好一阵,记得以前老司机都念叨 “AT 耐造,双离合是花架子”,可现在问身边准备买车的年轻人,十个里有六个会优先看双离合车型。

不是说 AT 变速箱不好,而是现在选双离合的人多,背后藏着好几层原因,今天绵就掰开了跟大家聊聊,保证都是实实在在的观察,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术语。

首先得说,很多人选双离合,其实是被 “短期感受” 牵着走,不是说他们不懂好坏,而是当下的需求更重要。

你想,我们买家用车,最常关心啥?

无非是开着爽不爽、加油贵不贵

双离合在这两点上,刚好能给用户 “看得见摸得着” 的好处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买车都选双离合,而不是AT变速箱?看完你就懂了-有驾

举个栗子,市区通勤的时候,你踩下油门,双离合因为是预挂挡设计,换挡速度快,基本上没有 AT 那种 “踩下去等半秒才加速” 的延迟感

就像绵同事小李,开的是 1.4T 双离合的车,每次下班过路口,绿灯一亮他总能第一个冲出去,用他的话说 “感觉比隔壁开 AT 的同事快半拍,虽然实际加速时间差不了多少,但就是觉得爽”

这种 “即时反馈” 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说比啥都重要,毕竟开车图的就是个顺手。

再说说油耗,这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 “实惠”

双离合没有 AT 的液力变矩器,动力传递损耗小,同样的车型,双离合版本往往比 AT 版本百公里省 0.5-1 个油

别小看这 1 个油,按现在 92 号汽油 8 块钱一升算,每天开 50 公里,一个月就能省 200 多块,一年就是 2400 块,够给车做两次保养了。

而 AT 的优点 : 比如耐造、能开十几年 : 反而不是当下能感受到的。

现在很多人换车周期也就 5-6 年,双离合的寿命完全够用,没必要为了 “十年后的可靠性” 放弃眼前的实惠,你说对不?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买车都选双离合,而不是AT变速箱?看完你就懂了-有驾

销售为啥更愿意推双离合车型?

因为车企的产能和资源都在往双离合倾斜。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了 : 车企的 “成本与市场定位博弈”,不是双离合一定比 AT 好,而是它更符合当下大多数家用车的 “性价比需求”

你可能不知道,AT 变速箱的结构复杂,尤其是高端的 8AT、9AT,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都很高。

比如采埃孚的 8AT,一套下来成本要小两万,车企要是把它装在 10-15 万的家用车上,车价就得往上提,消费者不一定买账。

而湿式双离合的成本,比如大众的 DQ381,比同级别 AT 低 3000-5000 块,车企既能控制车价,又能在配置表上写上 “7 速湿式双离合”,听着比 “6AT” 更有科技感,销量自然更好。

但你看高端车型,比如奔驰 E 级、宝马 5 系,还是坚持用 9AT、8AT,为啥?

因为买这些车的人,更在意长期的可靠性和行驶质感,愿意为 AT 的 “耐造” 多花钱。

就像绵一个开奔驰 E 级的朋友说 “我打算开十年,AT 虽然油耗高一点,但不用担心后期出问题,省心”

所以不是双离合赢了 AT,而是它们各自找准了自己的市场 : 双离合主打 10-20 万家用车,AT 主打 25 万以上高端车,车企根据定位选变速箱,消费者跟着定位选车,慢慢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买车都选双离合,而不是AT变速箱?看完你就懂了-有驾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人没注意到 : 双离合的技术迭代,已经解决了以前的老问题

早个十年,大家吐槽双离合,主要是因为干式双离合容易顿挫、过热,比如早期大众的 DQ200 干式双离合,堵车的时候半联动时间长了,离合器片容易磨损,投诉率很高。

但现在不一样了,市面上主流的双离合基本都是湿式的,比如比亚迪的 6 速湿式双离合、长城的 7 速湿式双离合,故障率比以前降了不少。

据第三方汽车质量平台的数据,2020 年的时候,双离合变速箱的故障率还是 5.2 次 / 千台,到 2023 年已经降到 3.4 次 / 千台 左右,虽然还比 AT 的 2.1 次 / 千台 高一点,但差距已经小很多了。

而且现在的双离合还加了智能换挡逻辑,比如堵车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 “低速模式”,减少半联动时间,顿挫感也轻了。

绵自己开的就是湿式双离合的车,每天早晚高峰在市区堵一个小时,基本感觉不到明显的顿挫,跟以前坐过的干式双离合比,是两台车。

以前还有人说 “双离合不适合跑山路”,但现在的湿式双离合,扭矩承载能力也提升了。

比如比亚迪的 DM-p 车型用的双离合,能承受 400N・m 以上的扭矩,跑山路爬坡的时候,动力传递很直接,不会像以前那样 “光吼不走”

绵去年国庆开着朋友的比亚迪宋 PLUS DM-i 去爬黄山,盘山路的时候换挡很顺畅,完全没觉得比 AT 差,这要是放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

另外还有个隐藏因素 : 新能源汽车的带动

现在买混动车型的人越来越多,而很多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 DM-i、DM-p,长城的 DHT-PHEV,用的都是双离合变速箱。

为啥混动喜欢用双离合?

因为双离合能更好地匹配发动机和电机的动力切换。

混动车型在行驶中,经常要在 “纯电模式”“发动机直驱模式”“混动模式” 之间切换,双离合的换挡速度快,能让动力衔接更顺畅,而 AT 在切换的时候,容易出现动力中断的情况。

就拿比亚迪宋 PLUS DM-i 来说,它用的是 6 速湿式双离合,去年全年卖了 47 万多台,很多人买它的时候,主要是冲着混动的低油耗和长续航去的,根本没特意关注变速箱类型,相当于 “顺带” 选了双离合

而且现在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越来越高,2023 年已经超过 30%,这些用户买了混动,自然也成了双离合的使用者,慢慢就带动了双离合的口碑。

不过绵得提醒一句,不是所有双离合都值得选,还是要分干式和湿式

现在还有一些低价车型,比如 5-8 万的入门级 SUV,为了控制成本,还在用干式双离合,这种就尽量别碰了。

比如某品牌的入门级 SUV,用的是 5 速干式双离合,2023 年的投诉率还是 4.8 次 / 千台,主要问题还是顿挫、过热。

所以选双离合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是 “湿式” 还是 “干式”,10 万以上的车型基本都是湿式,问题不大,10 万以下的就得多留个心眼。

最后绵想说,现在很多人选双离合,不是因为 AT 不好,而是双离合更符合当下的用车需求 : 换车周期短,所以不用太担心长期可靠性;

每天通勤,所以更在意油耗和加速感;

混动车型普及,所以顺带选了双离合。

要是你打算开十年以上,或者经常跑烂路、拖重物 AT 还是更稳妥的选择

但要是你跟大多数人一样,买 10-20 万家用车,开 5-6 年就换 双离合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用被以前的 “坏口碑” 吓到。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