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最让人议论纷纷的一件事,莫过于红旗这个品牌要造硬派越野车了。
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有点懵,觉得不太可能。
毕竟在咱们老百姓心里,红旗的形象一直都是那种四平八稳、庄重大气的,是出现在国家重要场合的“国车”。
让它去翻山越岭、玩泥巴淌水,这画面确实有点颠覆想象。
这就好比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突然换上一身运动装要去跑马拉松,大家心里难免会犯嘀咕:这能行吗?
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了?
但是,随着成都车展上那台披着数码迷彩的展车一亮相,所有的疑问和猜测,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震撼。
这台车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但大家已经习惯叫它红旗的“方盒子”。
从它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决心,一种红旗品牌想要突破自我、拥抱新时代的强烈信号。
过去,我们提起国产硬派越野,可能会想到长城的坦克系列,它用实力证明了我们自己也能造出让市场追捧的好车。
但红旗的入局,意义又不一样。
它作为“共和国长子”,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备受关注。
这次它不是简单地跟风,而是想用自己的技术和理解,去定义什么是属于中国的顶级豪华硬派越野。
咱们先从这台车的外观说起。
成都车展上那台经过重度改装的版本,可以说把硬派越野该有的元素全都配齐了。
车头那个粗壮的金属保险杠,一看就不是样子货,是真的能扛得住野外磕碰的。
上面还集成了绞盘的安装位,这是野外救援脱困的利器。
车顶上加装了行李架和高亮度的探照灯,为长途穿越和夜间行车提供了保障。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从发动机盖一侧延伸到车顶的那根高位进气管,我们俗称“涉水喉”。
这个装置的作用,是把发动机的进气口抬高,这样在通过比较深的河流时,就能防止水被吸入发动机,避免车辆趴窝。
这些专业的越野装备,再加上那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小书包”式外挂备胎,共同营造出一种“全副武装、随时出发”的战斗气息。
更值得注意的是,厂家在车身内外预留了超过二十个改装接口。
这一点非常聪明,也体现了他们对越野文化的深刻理解。
玩硬派越野的人,很少有开原厂素车的,都喜欢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审美进行个性化改装。
红旗直接把这个“后门”给大家留好了,无论是加装额外的储物箱、油桶,还是升级悬挂系统,都变得更加方便。
这不仅是提供了一台车,更像是在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大大增加了车辆的可玩性。
当然,对于一辆硬派越野车来说,光有样子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核心在于它的底子硬不硬。
这台车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这是硬派越野车的“身份证”。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一下,咱们平时开的绝大多数家用轿车和城市SUV,都是承载式车身,车身外壳和底盘大梁是融为一体的。
它的好处是重量轻、舒适性好。
而非承载式车身,就像是单独造了一个非常坚固的梯形车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梁”,然后再把车身外壳安在这个车架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车身强度极高,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所有的冲击和扭曲力都由这个坚固的大梁来承受,车身不容易变形,非常耐用。
如果说非承载式车身是意料之中,那它的动力系统就真的是一个“王炸”了。
官方公布的信息是,它将采用四电机驱动技术,并且配备三把差速锁。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可以说是目前越野车领域里最顶尖的技术配置之一了。
我们来逐一解释一下。
传统的四驱车,通常只有一个发动机,动力需要通过复杂的传动轴和差速器分配到四个轮子上。
而四电机驱动,顾名思义,就是每个轮子都由一个独立的电机来驱动。
这样做的好处是革命性的。
电脑可以对每个车轮的动力进行毫秒级的精准控制。
比如,当车辆陷入泥地,左前轮和右后轮都打滑空转时,传统四驱车可能需要驾驶员手动锁止差速锁,过程相对繁琐。
而这套四电机系统,电脑能瞬间判断出哪些轮子在打滑,然后立刻减少或切断打滑轮子的动力,同时把动力百分之百地输送到有附着力的另外两个轮子上,帮助车辆脱困。
这种响应速度和智能化程度,是传统机械结构无法比拟的。
再加上三把差速锁(这里更多是电机实现的虚拟差速锁功能),它的脱困能力理论上达到了天花板级别。
即便是在只有一个轮子着地的极限情况下,它也能把所有动力都集中到这一个轮子上。
官方还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零到百公里加速能达到4秒级别。
一台看起来高大威猛的硬派越野车,跑得比很多性能跑车还要快,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得益于电动机瞬间就能爆发最大扭矩的特性,这种强大的动力储备,在日常驾驶中能带来畅快的加速感,在越野攀爬时则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攀登力。
不过,技术越先进,大家心里的疑问也越多。
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能源补给。
作为一台新能源车,它要怎么解决在野外的充电问题?
毕竟,开这种车去的地方,往往都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无人区,想找个充电桩比登天还难。
虽然目前还没有公布最终的动力形式,但外界普遍猜测,它很可能会采用增程式或者插电式混合动力方案。
增程式方案,车上会带一个发动机,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充电宝”一样,专门用来发电,再由电机驱动车辆。
这样既保留了电驱的优秀性能,又可以用加油的方式来解决续航焦虑。
无论最终采用哪种方案,如何平衡动力、续航、重量和可靠性,将是摆在红旗工程师面前的最大考验。
另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价格。
从这台车目前展现出来的技术水平、硬件配置以及红旗自身的品牌定位来看,它的售价肯定不会便宜。
很多人预测,这台车未来的落地价很可能会超过一百万元。
这个价格区间,直接就进入了路虎卫士、奔驰G级这些国际一线豪华越野车的市场。
这无疑是一场硬仗。
红旗能不能靠着领先的电驱技术和深厚的品牌底蕴,在这片高手如林的市场里站稳脚跟,最终还是要看产品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的接受程度。
总而言之,红旗造硬派越野车,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向上突破,敢于在最顶级的细分市场与国际巨头正面较量的一次勇敢尝试。
这面旗帜能否插上越野圈的顶峰,我们都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