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界R9未上市先翻车?BBA车主笑了:PPT造车谁不会

#美女#

华为智界R9未上市先翻车?BBA车主笑了:PPT造车谁不会

看到华为智界R9那堆参数,我差点笑出声。3.8秒破百、1000匹马力、L3级智驾——这年头,不会写PPT的科技公司果然造不出好车。

你们可能被那堆数字唬住了:轴距3米3、17.3英寸4K屏、10分钟充电400公里。但翻开6月销量数据,智界全系只卖了2500台,连问界的零头都够不上。参数党在直播间喊“国产天花板”,真实车主却在车友群吐槽:“车机卡成PPT,吹上天的L3智驾连高架匝道都识别不了。”

最讽刺的是定价。48万到60万的价格,精准撞上自家问界M9的命门。华为这波左右互搏,让准备掏钱的车主集体懵圈:同样的钱,买稳定交付的问界M9,还是等那个还在实验室的智界R9?理想L9老车主说得实在:“等实车出来再看,参数没输过体验没赢过的教训太多了。”

我特意翻了广州车展的谍照,B柱那块明显的凹陷确实扎眼。工程师朋友私下吐槽:“为了堆参数赶工期,连模具都没时间优化。”更别说网传的三电机方案,1000匹马力听着唬人,但现款R7的异响漏风都没解决透。这让我想起去年某新势力高管的名言:“有些企业把造车当成手机发布会,每个月换个皮肤就当新品卖。”

华为智界R9未上市先翻车?BBA车主笑了:PPT造车谁不会-有驾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看笑话。BBA销售拿着智界的参数表对客户说:“您看,国产车配置确实高,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交付。”而隔壁蔚来ET9默默把服务体验册子又加印了十万份。华为实验室里敲代码的工程师可能没想过,他们引以为傲的技术参数,正在成为对手营销的反面教材。

说真的,50万买车的消费者要的不是PPT炫技。问界M9能成功,靠的是实打实的座椅舒适度和城区智驾落地。R9要是连基础品控都搞不定,再强的三电机也是白搭。广州车展马上来了,是骡子是马这次真拖不得了——毕竟愿意为概念车买单的韭菜,今年已经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