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内部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渠道革命:魏牌销量暴涨,坦克品牌却撤出直营店。 2025年9月,魏牌销量同比增长63.23%,而坦克累计销量出现下滑。 这场变革由魏牌CEO冯复之主导,直营店全面转向魏牌专卖。
魏牌在2025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9月份销量达到1.10万辆,连续多月保持破万态势。 1-9月累计销量6.36万辆,同比增幅高达96.35%。 这个成绩让魏牌成为长城汽车旗下增长最快的品牌。
蓝山和高山组成的“双山”产品线是魏牌增长的关键。 高山MPV家族自5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接近2万辆,多次登上新能源MPV周销量榜首。 这款车定位家庭用户,主打“移动大客厅”概念。
与魏牌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坦克品牌的表现。 9月份坦克销量2.14万辆,虽然单月仍有增长,1-9月累计销量出现了2.75%的下滑。 这是坦克品牌独立以来首次出现累计销量负增长。
硬派越野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2025年6月,坦克300还位居硬派越野车型销量榜首,到了7月和8月,就被方程豹豹5和北京越野BJ40增程反超,跌至第三名。 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给坦克带来巨大压力。
方程豹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抢眼,累计销量达到6.0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32%。 豹5车型上半年卖出2.71万辆,与坦克的销量差距不断缩小。 北京越野BJ40增程版也凭借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坦克品牌的产品更新节奏显得有些缓慢。 下半年计划主要集中在400、500和700车型的改款上,而预热4年的坦克800至今没有明确上市时间表。 相比之下,竞争对手方程豹在推出豹5后,又快速上市了豹8和钛3两款新车。
冯复之在2025年5月接任魏牌CEO后,迅速推进渠道变革。 他有着在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工作经历,深谙新势力品牌的运营模式。 在理想汽车任职期间,他曾带领团队在半年内完成13个城市的零售中心布局。
长城智选直营店的数量扩张速度惊人。 从零开始,到2025年5月已经达到430家,覆盖超过110座城市。 按照计划,到2025年底直营店数量将突破600家。 这种扩张速度借鉴了新势力品牌的渠道策略。
直营店模式的成本压力逐渐显现。 长城汽车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50.36亿元,同比暴涨63.31%。 而扣非净利润仅为35.81亿元,同比下降36.39%。 这反映出直营模式对车企盈利能力的直接影响。
渠道冲突是另一个棘手问题。 直营店实行全国统一售价,而经销商拥有终端定价权,导致同一车型出现价格差异。 一些消费者在直营店体验后,转而向价格更优惠的经销商购买,造成内部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渠道矛盾,长城汽车进行了重大调整。 坦克300、400、500系列全部归经销商独家销售,而长城智选直营店则专营魏牌车型,仅保留坦克700这样的高端车型。 同时,直营店售出车辆的售后服务可以在经销商门店进行。
门店标识的更换工作已经在多个省市展开。 北京、河北、陕西、广东等地的“长城智选”门店已经更名为“魏牌新能源直营店”。 门店内部的展车也全部换成了魏牌车型,坦克车型彻底从这些直营店消失。
魏牌的产品策略发生了转变。 早期主打咖啡系列的玛奇朵、拿铁和摩卡车型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定位更高端的蓝山和高山系列。 新车型采用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兼容5种动力形式。
高山MPV家族成为魏牌的增长引擎,销量贡献接近六成。 即将上市的高山7丰富了产品线,这款车瞄准多人口家庭市场,配备更大的车内空间和更智能的座舱系统。
坦克品牌在技术层面也在寻求突破。 2024年10月,坦克推出了Hi4-Z架构,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放弃了传统的机械四驱结构。 新架构车型电池容量更大,续航里程更长,并支持智能驾驶功能。
直营店的选址策略反映出品牌定位的变化。 这些门店大多设在城市核心商圈,与传统4S店分布在郊区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布局更接近新势力品牌的做法,旨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魏牌在用户运营上坚持DTC模式。 冯复之强调要直接与用户建立联系,通过官方APP和线下活动收集用户反馈。 这种模式虽然增加了运营成本,有助于提升用户忠诚度。
坦克品牌的经销商网络则保持相对稳定。 坦克车型的溢价能力较强,经销商仍然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空间。 部分经销商甚至推出了定制化改装服务,以吸引硬派越野爱好者。
市场竞争态势继续演变。 除了方程豹和北京越野,捷途、猛士等品牌也计划推出硬派越野车型。 这些品牌在性价比和产品特色上各具优势,给坦克品牌带来持续压力。
魏牌在充电网络建设上投入加大。 计划在直营店周边布局快充站,为车主提供更便捷的补能服务。 这部分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直营体系的运营成本。
坦克品牌的车主社群文化是其传统优势。 多年来形成的越野爱好者群体保持着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随着竞争对手的社群运营力度加大,这种优势正在受到挑战。
冯复之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他要求直营店员工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流程。 这种注重细节的做法借鉴了新势力品牌的经验。
财务数据显示,长城汽车在渠道转型期间面临利润压力。 直营店的高额租金和人力成本直接影响了整体盈利能力。 投资者关注这种模式能否在长期带来回报。
产品定价策略也反映出品牌定位的差异。 魏牌车型保持相对稳定的官方售价,而坦克车型在经销商处则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这种价格差异凸显了两个品牌不同的销售策略。
售后服务体系的整合仍在进行中。 直营店销售的车辆可以到授权经销商处进行维修保养,这种合作模式需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部分经销商对承接直营店车辆的售后业务持谨慎态度。
市场反馈显示,消费者对直营店模式的接受度存在差异。 一些消费者认可直营店提供的统一服务标准,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青睐经销商提供的价格优惠和灵活谈判空间。
魏牌在营销方式上更加注重新媒体渠道。 通过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络进行品牌推广,邀请网红和车主进行内容共创。 这种营销策略与传统汽车品牌的做法有区别。
坦克品牌的营销则更侧重越野场景的体验式营销。 组织车主参加越野活动,展示车辆在极端路况下的性能表现。 这种营销方式与其产品定位高度契合。
供应链管理也受到影响。 直营模式要求更精准的库存控制,以避免车辆积压。 而经销商模式则允许更大的库存缓冲,两种模式的并存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度。
员工团队结构正在调整。 直营店员工需要具备更强的产品讲解和用户体验服务能力,而传统经销商销售人员的谈判技巧更为重要。 这种差异导致两类门店的人才需求不同。
门店装修标准统一升级。 新更名的魏牌新能源直营店采用统一的视觉设计,以蓝色为主色调,突出新能源属性。 店内设置专门的用户体验区和休息区,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销售数据统计方式随之改变。 直营店和经销商销售不同品牌车型,长城汽车需要建立两套独立的销售统计体系。 这给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带来新的挑战。
区域市场表现存在差异。 在限购城市,新能源车型的魏牌表现更好;而在三四线城市,坦克品牌仍然保持较强的市场吸引力。 这种区域差异影响着渠道布局的优化。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长城汽车的渠道调整反映了传统车企向新势力学习的过程。 这种转型需要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战略,考验着管理层的决策能力。
用户投诉处理流程需要重新设计。 直营店销售的车辆投诉由直营体系直接处理,而经销商销售的车辆则遵循传统售后流程。 这种双轨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二手车业务受到影响。 直营店开始尝试推出官方认证二手车业务,这项业务需要与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进行协调。 目前两种模式的二手车业务仍在探索阶段。
保险和金融服务也在调整。 直营店推广统一的保险和金融方案,而经销商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这种差异影响着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过程。
门店运营时间延长。 为了吸引下班后的客流,部分直营店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 这种作息调整增加了人力成本,有助于提升客户到店率。
员工培训内容更新。 直营店员工需要掌握新能源技术知识和用户体验技巧,培训周期比传统销售人员更长。 培训投入成为直营体系的重要成本组成部分。
市场促销活动差异化。 魏牌在直营店开展体验式营销活动,如试驾活动和用户沙龙;坦克品牌则在经销商处开展价格促销活动。 两种促销方式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
供应商合作关系调整。 直营店和经销商销售不同车型系列,零部件供应商需要适应两种不同的供货节奏和品质要求。 这种调整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魏牌凭借新能源车型的优势抓住市场机遇,而坦克品牌在新能源转型节奏上相对滞后。
产品质量管控标准统一。 虽然销售渠道不同,长城汽车坚持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售后服务标准。 这种一致性是维护品牌形象的重要基础。
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升级。 为了支持直营模式,长城汽车投入新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直营店和经销商客户数据的共享与协同。
行业协会统计显示,汽车渠道变革正在成为行业趋势。 多家传统车企开始尝试直营模式,像长城汽车这样大规模调整的案例仍属少见。
投资者关系部门需要应对新的挑战。 资本市场关注渠道变革对财务指标的影响,长城汽车需要更透明地披露直营业务的运营数据。
员工激励机制差异化。 直营店员工采用固定薪资加绩效奖励的模式,而经销商销售人员主要依靠销售提成。 两种激励机制对员工行为产生不同影响。
门店布局密度优化。 在核心城市,直营店布局密度较高;而在偏远地区,则依靠经销商网络覆盖。 这种差异化布局需要考虑区域市场特性的平衡。
售后零部件供应体系调整。 直营店需要建立独立的零部件库存体系,这与经销商的零部件供应体系需要保持协调。
品牌形象传播统一。 尽管销售渠道不同,魏牌和坦克的品牌宣传保持一致性,通过统一的品牌活动强化整体形象。
行业论坛讨论显示,消费者对渠道变革的看法不一。 部分消费者认可直营店的服务品质,另一部分消费者则担心选择范围变窄。
内部管理流程重构。 长城汽车建立专门团队负责直营店运营,这与经销商管理团队需要密切配合。
市场调研持续进行。 通过定期收集消费者反馈,长城汽车不断调整渠道策略和产品策略。
竞争对手密切关注长城汽车的渠道变革。 一些车企开始研究类似模式的可复制性,另一些车企则坚持传统经销商体系。
法律法规合规性审查。 直营模式需要符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长城汽车法务团队参与渠道调整的合规评估。
信息系统安全升级。 新的销售模式依赖更复杂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成为重要工作内容。
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拓宽。 直营店员工有机会向用户体验管理等新岗位发展,这与传统销售人员的晋升路径有所不同。
客户满意度调查方式更新。 直营店采用线上实时评价系统,而经销商仍以传统问卷调查为主。
行业展会参与策略调整。 魏牌和坦克以不同形式参加行业展会,反映两个品牌不同的市场定位。
媒体关系管理细化。 针对直营店和经销商的不同特点,长城汽车制定差异化的媒体沟通策略。
国际市场拓展考虑。 渠道变革经验可能影响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渠道布局决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