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

翻开2025 1-9 月摩托车行业数据,一个清晰的趋势逐渐显现:小排量车型依然是市场绝对主力。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显示,125-150cc 排量段贡献了全行业近60% 的销量,其中150cc 车型同比增长18%,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无论是城市通勤的上班族,还是乡镇地区的家庭用户,都更倾向于选择这个排量区间的车型—— 动力足够日常使用,油耗经济,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堪称摩托车市场的黄金排量带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各品牌的表现呈现出明显分化。光阳、三阳等曾经的热门品牌销量同比大幅下滑,而新大洲本田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9 月累计销量76.08 万辆,稳居行业第五;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内销30.53 万辆,同比增长23%,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出口更是突破40 万辆,增幅近40%,在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这份逆势增长的表现,恰好踩准了125-150cc 的市场节奏。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深入看新大洲本田的产品布局,不难发现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针对125cc 通勤需求,推出皮实耐用的NS125UNS125GU;瞄准150cc 个性化市场,打造复古风格的NS150LA、运动踏板NS150GX,还有适合长途骑行的跨界ADV 车型NS150XC,几乎覆盖了该排量段的所有主流场景。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这些车型不仅贴合用户需求,性价比也十分突出,比如NS150LA 凭借复古设计和亲民定价,上市后迅速继125LA后成为150级别的网红车型,单月销量稳定在4000 辆以上。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在制造业领域,销量与品质的关系始终是热议话题。卖得多了,难免出现个别小问题这种观点其实符合行业客观规律。就像菜市场里的菜,一天卖上千斤,偶尔有个蔫叶子很正常,总不能因为一片叶子,就说整批菜都不好。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125-150cc 车型为例,年销量动辄数十万,涉及零部件采购、生产组装、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偶尔出现个别产品有小瑕疵的情况并非个例,况且车辆情况还跟用车环境,用车和保养习惯等问题息息相关,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新大洲本田在全国布局了完善的4S 店和服务网点,用户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快速反馈并得到解决,这种不推诿、重售后的态度,也是其赢得用户信任的重要原因。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再看当前的行业生态,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有些品牌不琢磨怎么把车做好,反倒盯着别人的销量说三道四;还有些人拿着个别案例放大炒作,好像能靠这个博眼球。还有个别自媒体博主,拿着个别案例无限放大,制造焦虑情绪,试图博取流量。但市场最终的选择不会说谎——76 万辆的销量,背后是数十万用户用真金白银做出的判断。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消费者的选择,从来不是看谁嗓门大,大家看重的是日常骑行的可靠性、维护的便利性、品牌周边生态的服务,以及品牌长期积累的口碑,而非网上的杂音,毕竟打字不要钱,买车是真花钱。自己骑得舒不舒服、用得方不方便,售后服务好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小排量踏板的主力市场,从76万辆销量看摩托车的选择逻辑-有驾
图片

小结:新大洲本田能在光阳、三阳这些牌子销量下滑的时候逆势增长,靠的不是别的,是每一位车主骑出来的口碑。其实对于摩托车行业的未来发展,真正的出路在于回归产品本质。企业应聚焦产品,不断优化技术、提升品质,比如在发动机耐用性;行业博主应多传递专业知识,比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日常保养的技巧,助力用户理性消费;消费者也应保持客观心态,既要关注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行业整体的进步。

125-150cc 的市场热度,到新大洲本田76 万辆的销量表现,我们能看到摩托车行业的发展逻辑:只有真正贴近用户需求、坚守品质底线、重视售后服务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需要企业、媒体、用户共同维护—— 少一些炒作与攻击,多一些务实与包容,才能让摩托车行业真正迎来可持续发展的春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