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事儿,特别魔幻。
国民女神高圆圆,亲自下场给2026款腾势N9站台,还表演了一个绝活:开着一台车长超5米2的巨物,在停车场里“一把入库”。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车牛逼,也不是女神牛逼,而是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加速抽象。
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上演一出大型行为艺术,剧本名字我都想好了,叫《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如何从大银幕无缝衔接到地下车库》。
讲真,车企请明星代言,这事儿不新鲜,属于常规操作。但腾势这波操作,骚就骚在它不跟你谈什么品牌调性、诗和远方,它直接把明星拉到最现实、最让你头疼的场景里,当场给你解题。
就好像你跟一个修仙大佬请教长生之道,大佬不跟你讲什么心法口诀、天地元气,直接掏出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告诉你把这个刷完,雷劫来了你都能给它推导出最优解。
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这么个意思。
第一个炸点,就是这个所谓的“泊车黑科技”。
5米2的大车是什么概念?在我这种中年人眼里,这根本不是车,这是一艘准备随时靠岸的陆地巡洋舰。开这种车进商场停车场,不亚于开着航母进西湖,不是技术问题,是物理问题。
但腾势说,物理问题可以用魔法解决。
它给你塞了一颗激光雷达,13颗摄像头,还有个“易三方泊车”技术,核心是后轮能拐弯,双向20度。这一下性质就变了,等于你这艘陆地巡洋舰,船尾安了俩螺旋桨,能横着走。最小转弯半径4.65米,比很多A级小车还夸张。
这就很鸡贼。
它解决的根本不是“停车难”这个技术问题,它解决的是“我菜得抠脚但我又想开大车”这个心理问题。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打游戏,对面一个Boss血厚得跟城墙一样,你刮痧半天都不掉血。结果官方给你出了个付费道具,叫“真伤匕首”,一刀下去直接按百分比掉血。就问你气不气?
同行看了也得傻。大家还在吭哧吭哧优化算法,教育用户要相信雷达,腾势直接掀桌子了:别学了,我替你开,我给你装个任意门,直接闪现到车位里,6不6?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
然后是第二个,更离谱的,叫“易三方安全”。
发布会上各种秀肌肉:210km/h玩鱼钩测试不翻车,180km/h高速爆胎车身不跑偏。
我当时就想,这帮工程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是,我知道这是在展示技术冗余和极限能力。但问题是,哪个正经人开着一台家用SUV上高速飙到180然后等着爆胎?这是开着孩子去上补习班,还是去参加《速度与激情11》的海选?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你们地球人就是这么浪费技术的吗?
这种宣传,就不是给正常人看的。它是给那些潜在的、对国产新能源安全性抱有最后一丝怀疑的人看的。它是一种暴力沟通。
它在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告诉你:你看,我都已经疯成这样了,我都已经把车开到赛道上去自残了,我都给它上了金钟罩铁布衫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种安全感,不是来自于参数,而是来自于那种“我已经替你发过疯了”的承诺。
这就像你妈觉得你冷,不是给你加一件秋裤,是直接给你裹了三床棉被,然后告诉你,放心,现在就算去北极圈裸奔,你都只会热出汗。
这是一种爱,一种沉重的、让人窒息的、但又无法拒绝的爱。
再来说说那个“防晕车黑科技”。
讲真,作为一个经常带着全家老小出门的中年男人,我看到这个功能是有点绷不住的。
晕车,堪称家庭出行的头号天敌,破坏力远超堵车和小孩哭闹。而腾势这套所谓的“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简直是把玄学和科学搞到了一起。
它说能联动空气悬架,提前过滤颠簸,这我信,这是科学。
但它又说,能通过座椅侧翼充气抵消离心力,座舱里还给你整上动态光影和特调香氛……坏了菜了,我感觉我不是坐在车里,我是被绑进了一个理疗舱。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晕车的人还有没有晕我不知道,但车企肯定是“悟了”。
他们终于明白,所谓的智能座舱,核心卖点不是你有几块屏幕,能装多少APP,而是你能否解决一些真实到令人发指的、具体到鸡毛蒜皮的痛点。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后者会用最不讲理的方式,考验你所有的算法。
而智能座舱的关键,也不在于你能K歌看电影,而在于你能不能让你那个一上车就抱怨“头晕、味儿大、晃得慌”的丈母娘,安安静静地坐到目的地。
能做到这一点,比你吹嘘自己有多少算力,要性感一万倍。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如此。
最后,那个什么“紫瑢金”双色车身和“金山棕”内饰。
诶,这就到了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的层面了。
颜色、材质、名字,这些东西有实际价值吗?没有。但它能提供情绪价值吗?能,而且是拉满的。
“稳坐金山,人生腾势而上”,这话术,简直是典中典。它精准地挠到了这个时代精英阶层的痒处。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他们买的是一个“彩头”,一个“寓意”,一个能自我暗示的心理图腾。
这和当年老板们排队加价买奔驰S级,一个道理。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它在无声地帮你完成社会身份的确认。
腾势现在在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它在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品牌玄学。它告诉你,开我的车,不只是舒服,不只是安全,你还能“腾势而上”。
这套逻辑,你信吗?理智上我不信。
但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信。
因为当一个产品,把你在物理世界里所有能想到的痛点——停车、安全、晕车——都用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给你解决了之后,它再跟你聊点形而上的东西,你就很难拒绝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高圆圆为什么会选腾势N9?
官方的答案是四大硬核支撑。
但我的答案是,这根本不是一台车,这是一个打包好的“中年危机解决方案”。
它用冗余到夸张的技术,抚平你对驾驶技术不自信的焦虑;用军工级的安全标准,对冲你对家庭责任的恐惧;用堪比理疗舱的配置,安抚你全家老小的抱怨;最后再用一点东方玄学,给你疲惫的人生打上一针强心剂。
这套组合拳下来,就问你怕不怕?
它不是在问你“我的车好不好”,它是在问你“你的生活还扛得住吗”。
这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所以,这台车最终会卖得怎么样,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整个行业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打法:技术,最终要为人的情绪服务。所有的参数,最后都要兑换成用户的安全感和掌控感。
最好的科技,不是让你觉得自己像个傻子,而是让你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无所不能。
哪怕,只是在停车入库的那一瞬间。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