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威朗Pro,这款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合资紧凑型轿车,如今在市场上的处境颇为尴尬。从最初的13.99万指导价,一路跌至7.19万,优惠幅度高达6.8万,几乎腰斩,但销量依然不见起色。2025年6月,威朗Pro单月销量仅1781辆,远不及日产轩逸的2.5万辆,甚至比不上一些国产新能源车型。那么,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得买?为什么它卖不过轩逸?
今天,我们就从动力、空间、舒适性、智能化等多个维度,深度剖析威朗Pro的优缺点,并对比日产轩逸,看看它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从动力系统来看,威朗Pro的1.5T发动机账面数据确实亮眼,最大功率184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百公里加速7.58秒,在同级别燃油车中属于第一梯队。相比之下,轩逸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仅135马力,加速成绩11.47秒,动力表现明显逊色。威朗Pro的动力响应更快,高速超车更有信心,而轩逸则更适合佛系驾驶。
不过,威朗Pro的CVT变速箱在低速时存在顿挫问题,尤其是20-40km/h区间收油再加速时,会有明显的拖拽感,影响驾驶体验。此外,威朗Pro的油耗表现也不如预期,市区油耗普遍在9-10L/100km,高速6.5-7L,而轩逸市区油耗仅6-7L,高速更低至5L左右。对于家用车用户来说,油耗是重要考量因素,威朗Pro在这方面并不占优。空间方面,威朗Pro的车身尺寸为4664×1786×1472mm,轴距2700mm,属于标准的A级轿车。轩逸的车身长度略短(4631mm),但轴距更长(2712mm),后排腿部空间更宽敞。威朗Pro的后排头部空间受溜背造型影响,身高180cm的乘客坐进去头部仅剩两指(约3cm),而轩逸后排头部空间有三指(约5cm)。
后备厢方面,威朗Pro标称容积520L,比轩逸更大,但开口宽度较窄(105cm),实际装载便利性不如轩逸。此外,威朗Pro的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扩展性更好,而轩逸的后排座椅无法放倒,灵活性较差。
舒适性方面,威朗Pro的底盘调校偏向运动,悬架较硬,过减速带时后排乘客能感受到明显的弹跳和震动。轩逸的悬架更软,滤震效果更好,但缺乏路感,操控性不如威朗Pro。隔音表现上,威朗Pro在低速时(60km/h)车内噪音控制不错(62分贝),但高速行驶时风噪明显(120km/h达72分贝),而轩逸的整体隔音水平稍逊一筹。值得一提的是,威朗Pro的座椅偏硬,长途驾驶舒适性一般,而轩逸的“大沙发”座椅在舒适性上更胜一筹。
智能化配置是威朗Pro的另一个争议点。它标配10.25英寸中控屏+8英寸液晶仪表,支持语音控制、OTA升级等功能,科技感较强。然而,许多车主反映车机系统卡顿、黑屏、闪屏问题频发,导航时延迟明显,影响使用体验。相比之下,轩逸的车机系统虽然功能简单,但稳定性更好,操作更流畅。在驾驶辅助方面,威朗Pro提供L2级智能驾驶辅助,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但车道保持修正幅度较大,跟车距离设定保守,实用性一般。轩逸的驾驶辅助系统仅在顶配车型提供,功能相对基础。
保值率方面,威朗Pro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根据市场数据,威朗Pro三年保值率仅52%,而轩逸高达72%。按指导价13.99万的威朗Pro乐享版计算,三年后二手车价约7.27万,而轩逸同价位车型三年后仍能卖到10万以上。保值率低不仅影响二手车残值,也反映了市场对这款车的认可度不足。
综合来看,威朗Pro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动力强劲、操控较好、配置丰富,适合追求驾驶乐趣的年轻用户。但作为家用车,它在油耗、舒适性、保值率等方面的短板恰恰击中了家庭用户的痛点。相比之下,轩逸虽然动力平庸,但省油、舒适、保值,更符合大多数家庭用户的需求。如果你预算有限(7万左右),且更看重动力和配置,威朗Pro可以考虑;但如果你更在意长期用车成本和舒适性,轩逸仍然是更稳妥的选择。威朗Pro的困境,本质上是传统燃油车在新能源时代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在保持驾驶质感的同时,满足用户对经济性和智能化的更高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