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星源增程”技术实测:我眼里的三大反套路细节
01 油耗是吹出来的?我第一波就盯细节看
同事刚在广州定了一台昊铂HL增程版。新车刚到手,群里炸开锅,说亏电油耗能做到5.3升。按官方说法,A级车只有3.3升。我第一反应还是那句老话,数据那么猛,不信你把工况和实测都晒出来。
但真的去查了,CLTC工况下确实就是这个数。不是拿剩电糊弄人的那种。作为老司机,见过很多厂家堆数据,把市区低速、高速、开空调混一起拉平均,这一波广汽算是给足了底牌。
简单说,就是油耗比不少主流混动车还低。尤其A级增程做到3.3升。你要看整个行业,之前丰田、本田那一票混动只能做到4升,增程想把油耗砍到3字头其实蛮难。
02 发动机和发电机这俩“怪招”,我第一次见
说人话就是,这套“星源增程”核心有两点。我拆着看的时候,发现发动机用了“火山型燃烧系统”,活塞还有冷油道,还刷了类金刚石涂层。
这些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为了多榨一点效率,少一点摩擦。热效率高了,不用逼着发动机拼命转也能发更多电,油自然能省点。
但更怪的是,发电机技术非常另类。我修过好几个混动系统,主流方案要么皮带要么链条驱动。但这家直接搬出曲轴直连油冷发电机。同轴刚性,几乎没有多余能量损耗。
打个比方,就是你平时用拖线板充电,电损失不少。现在直接插墙上,电全送进去,损耗就下来了。
还有一点,是定转子双向直冷系统。说实话,这种命名在行业挺罕见。我理解就是发电机无论转子定子,温度都能直接降下来。极端工况下也不怕过热。
03 核心数字都是真的?那增程车天花板在哪
我以前被混动烧过一次。那阵子去青海跑长途,一路亏电,油耗直飙。增程车理论上应该有所缓解,但市面产品虚标太多。
这次广汽把A级增程亏电油耗做到3.3升,我觉得有点像“中王炸”。再看看昊铂HL这种大SUV,也只干到5.3升。放在增程圈里,确实是行业顶流水准。
可能有人会问,搞这些“黑科技”,是不是可靠性就有问题?我查了一下,广汽的发电机用碳化硅电控、0.2mm超薄硅钢片铁芯、磁钢分段设计,这些成熟度挺高,不是拍脑袋造的。
04 反面教材:以前的增程技术踩过的坑
老实说,增程电车痛点挺明显。第一,亏电油耗往往并不低,尤其大几座SUV更吃力。第二,发电机长时间高负荷,极易过热降效。
记得我修理厂以前进了一台某品牌增程SUV,发动机和发电机没分家,温度一高就掉效率。今年GB 9743-2024对动力系统有了新标准,行业都在往“高效率+稳定性”卷。这也是广汽这波技术创新能成为焦点的原因。
05 大白话总结:我能接受的增程,到底什么样
说到底,车就是个工具。大家要的,就是少加油、省得操心。广汽这次新技术,最打动我其实不是哪个零件多牛,而是油耗和稳定性两条都没拉下。
对于一般家用,A级车做到3.3升,一箱油能跑超长。像我身边跑长途的朋友,也不用再担心亏电了。大SUV能控制到5.3升,说实话,也能开。不求别的,稳妥可靠,不制造新烦恼就够了。
你问我买不买?还行吧,真想入手增程,不防优先看看这波“星源增程”。至于黑科技吹多猛,我还是建议大家多问问修车师傅,听听实战经历,别只看宣传。
有坑帮你踩了,认准了再决定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