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聊起车,是不是总能听到华为这个名字?
有意思的是,现在聊华为造车,好像得先分清楚是哪个“华为”了。
很多人都挺纳闷,一边是余承东带着问界汽车在商场里卖得红红火火,另一边又冒出来一个叫“境”字辈的新联盟,拉着广汽、长安这些老牌车企,说也要用华为的技术造车。
这不就是华为自己跟自己打擂台吗?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是内部意见不合,还是下了一盘我们普通人没看懂的大棋?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说说大家比较熟悉的这支队伍,就是以问界为代表的“界”字辈。
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就是经常在发布会上语出惊人的余承东。
他们的合作模式,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保姆式”或者“全包式”合作。
什么意思呢?
就是华为不光是提供技术那么简单,它要从头到尾深度参与。
一辆车应该长什么样、有什么功能,华为要提意见;这车叫什么牌子,华为要一起商量;最关键的是,车造出来了怎么卖,华为也要管。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问界汽车大都开在人来人往的商场里,跟华为手机、电脑摆在一起卖。
这种方式很新潮,完全是互联网的玩法,把汽车当成一个大号的电子产品来推销。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效率非常高。
华为利用自己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遍布全国的零售网络,一下子就把问界这个新品牌给带火了。
特别是问界M7和M9,订单量大得惊人,直接冲进了三十多万甚至五十万以上的高端市场,让奔驰、宝马这些传统豪华品牌都感到了压力。
但这种模式也有一个让传统车企很纠结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话语权变小了。
据说在这种合作里,车企在产品怎么设计这类核心问题上,能拍板的部分可能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
很多实力雄厚的车企心里就犯嘀咕:我跟你合作,最后是不是把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品牌和工厂,都变成了给你打工的了?
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失去灵魂”的担忧。
就在这个时候,华为的另一路人马登场了,这就是由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主导的“境”字辈联盟。
如果说“界”字辈是华为手把手带出来的“亲儿子”,那“境”字辈更像是华为悉心培养、并肩作战的“好兄弟”。
这个模式,我们可以叫它“技术赋能模式”。
它的核心想法是:我(华为)把我最顶尖的看家本领,比如那个能让车自己开得像老司机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还有那个非常聪明的鸿蒙智能座舱,都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你。
但是,车还是你的车,品牌是你自己的,生产由你负责,销售也用你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经销商网络。
你自己当老板,我给你提供最好的武器装备,帮你打赢未来的战争。
这个“境”字辈联盟的出现,简直是给那些实力强大、又不想“失去灵魂”的传统车企,送上了一份量身定制的大礼。
第一个公开宣布加入的就是广汽集团,他们合作的新品牌叫“启境”。
为了搞好这个项目,广汽和华为成立了联合办公室,华为直接派了两百多个顶尖工程师,常年驻扎在广汽的研究院,跟广汽的工程师们坐在一起,天天面对面地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深度,可不是简单地买卖零件。
最关键的是,广汽“启境”这个品牌,所有权百分之百是广汽的;未来卖车,会通过广汽自己的销售渠道,甚至能覆盖到县城一级,更贴近咱们普通老百姓的购车习惯;而且,在产品设计上,广汽拥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话语权,明显比“界”模式要高。
这下,广汽心里就踏实了,既能用上华为全国顶尖的智能化技术,又能保住自己的品牌和饭碗,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而且,加入“境”字辈朋友圈的,远不止广汽一家。
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品牌,也推出了“华境”车型,主打的是十五万到二十五万这个价格区间。
这个定位就非常巧妙了,它正好和“界”字辈三十万以上的高端路线形成了互补。
这就好比,华为既能在高端赛场上帮你争冠军,也能在大众市场上帮你抢份额,实现了全方位的覆盖。
还有像一汽红旗、东风岚图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家队”车企,也纷纷选择加入。
他们可能在之前的智能化浪潮中稍微慢了半拍,现在通过和华为合作,等于是一下子就补上了短板,直接站到了行业的前沿。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就能看明白“境”和“界”的根本区别了。
虽然它们用的都是华为最核心的智能技术,技术水平上没差别,但在合作的逻辑上完全是两条路。
“界”字辈,是华为冲在最前面,带着伙伴一起冲锋陷阵,更像是华为自己主导的一个品牌矩阵。
“境”字辈,则是华为站在身后,为众多实力雄厚的车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让这些“国家队”选手自己去市场上打拼。
一个主攻线上和商场,一个依托传统的经销商网络;一个瞄准金字塔尖的高端消费群体,一个覆盖范围更广大的中高端主流市场。
那么,华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中国式智慧。
首先,这避免了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果只做“界”模式,虽然短期内能快速打响名气,但可能会让很多想保持独立性的潜在合作伙伴望而却步,路反而会越走越窄。
现在有了“境”模式,华为的角色就从一个“造车新势力”的领导者,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欢迎各路英雄好汉加盟,一起把智能汽车这块蛋糕做大。
这就好比,它不光自己开了一家生意火爆的连锁餐厅,还成了所有餐厅的顶级食材和厨具供应商,整个行业的繁荣都离不开它了。
对于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来说,这更是一件大好事。
广汽、一汽、东风这些承载着国民记忆和工业基础的大型车企,通过这种合作,能够迅速完成智能化转型,不用再耗费巨资和时间去从零开始研发,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跟国外的巨头和国内的新势力们掰手腕。
这无疑是增强了我们整个国家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局面带来的好处是最直接的。
无论是追求极致科技体验的年轻人,还是看重品牌信赖度和售后便利性的家庭用户,未来都能在市场上找到搭载了华为先进技术、但又符合自己不同需求的汽车产品。
选择更多了,企业间的竞争更充分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预计到2026年,当这些“境”字辈的车型大规模上市后,我们将亲眼见证这场由华为自己发起的内部竞赛,会给整个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部评论 (0)